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和桑丘离开城堡继续去冒险。一天早上,他们正沿着海岸前行。没过多久,一位骑士驱马向他们奔来。我是月亮骑士。我知道你是拉曼查的堂·吉诃德。我是来跟你决斗的。骑士说。好啊,我随时准备战斗。堂·吉诃德  相似文献   

2.
ATTHEDROPOFAHATHewasquarrelsomeandreadytofightatthedropofahat.读过这句话,你如果把它理解为“他这人爱吵架,帽子掉到地上就会同人争吵”,那可就同句子的实际意义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了。中世纪,在欧洲社会中,流行着决斗的风气。一些骑士或武士们为了自己的心上人,往往采取决斗的方式,如俄国的大诗人普希金就死于决斗之中。这些人们在决斗之  相似文献   

3.
战胜自我     
读完《读者》2000年第一期《决斗》这篇文章后,我沉思了许久。作者鲜明犀利的观点,精彩有力的话语让我深深折服。我仿佛感受到“决斗”字后燃烧着的熊熊的火,感受到作者的激情,甚至触摸到“决斗”之魂。“决斗”有很多种,有欧洲古典式的生死决斗;有战场上,刀光血影的格斗;有竞技比赛中两方的激烈较量;有生意场上勾心斗角的算计,这些都只是自己跟别人的决斗。而作者认为“自己跟自己,两个‘我’之间的争斗和较量是最主要的。”自己跟自己较量大多是精神上的决斗,它看上去并不轰轰烈烈,甚至是冷冷清清的,但一个优质的生命就该这样趋于完善。这…  相似文献   

4.
最近,方舟子先生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学史上的决斗》一文,里面讲述了涉及科学家的两次著名决斗,然后他说“:我不知道历史上曾经有哪位科学家为了一个科学问题而要求用刀枪来决定胜负。这需要两个当事人都一样的疯狂才行。即使发生这样的决斗,其结局也与科学的结论无关。科  相似文献   

5.
决斗     
欧洲曾流行过一种风俗:决斗。当两人发生了龃龉或冲突,各执一端、互不相让时,便约定时间地点,并邀请证人,兵戎相见。显然这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格斗。普希金便是在这样的决斗中死去的。———我始终不能理解,一个好端端的生命为什么要让它在决斗中毁灭呢?一个鲜活的生命转眼间便倒下了,倒在他人的咒语和狂笑里,倒在别人的谈资里,倒在死不瞑目的时间里,还有比这更残忍的吗?———这样的斗法,形式上虽然废除了,但实质还在。这便是精神上的决斗。自己跟他人,自己跟自己。而最主要的,还是自己跟自己,两个“我”之间的争斗和较量。这里虽然没有“小…  相似文献   

6.
<正> 塞万提斯曾在《堂吉诃德》中公开表明其创作目的:“我的目的无非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 骑士小说是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是欧洲中世纪骑士制度的产物。其时的封建骑士都要坚守所谓“忠君”、“护教”、“行侠”等信条,并特别地把获得贵妇人的爱情和崇拜作为骑士的最高荣誉,常常为此去冒险。这也就是所谓的“骑士精神”。而骑士小说正是这种骑士精神的集中反映,其主要内容是写骑士为了荣誉、为了宗教、为了执行贵妇人的命令而到处游侠冒险。与各种妖魔鬼怪、奇禽猛兽进行搏斗的故  相似文献   

7.
陈之腾 《上海教育》2014,(18):47-47
在金字塔下探寻法老的奥秘,在城堡门口与全副武装的骑士决斗,在高耸入云的教堂里祈祷,在紫禁城中咀嚼华夏千年的兴衰史,在车水马龙间感受都市繁华,在火箭发射台下领略航天科技的辉煌……风格迥异的建筑活跃在和田路小学的操场上。2014年6月5日,  相似文献   

8.
陈大超同志的小说《坐着发言》,塑造了一个堂·吉诃德式的悲剧英雄。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是个立志用骑士精神改造现实丑恶社会的悲剧英雄。他拿生锈的长矛与庞大的风车作战,把凶恶的野兽当着决斗的对象,但是往往以失败告终。《坐着发言》中的米老师企图以个人的力量改变传统的教育制  相似文献   

9.
虽然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序言中声明写作此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反对骑士小说,但我认为他对骑士小说的态度非常复杂:一方面通过戏拟和反讽手法批判骑士小说的一些弊端;另一方面又借助骑士小说的文体特点广泛反映西班牙的社会现实,并借助骑士小说中的骑士道精神来表达新的人文观念,体现了一个伟大作家深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正>击剑(Fencing)是一项源自古老剑术决斗的经典体育项目,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公元14世纪,在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出现骑士阶层,他们以精湛的剑术纵横天下,博得了广泛美誉。此后各国贵族纷纷效仿,击剑成了上流社会的时尚。19世纪初,击剑运动逐  相似文献   

11.
荒野的枪声     
《红领巾》2010,(10):8-8
两个人在一片开阔的荒野上决斗,他们同时拔枪对射。结果两人都胸部中弹身亡。 有两名目击者碰巧在远处看到了这场决斗,但警方调查详情时,他们的证词却不一致。一个说是一声枪响,另一个说是两声枪响。这两名目击者中是否有人说谎呢?  相似文献   

12.
有胆的就请站出来与我决斗。如果你们哪一个敢碰一碰教员,我就揍他!蒋梦麟先生在《西潮》里面写道——你们这班懦夫!他很气愤地喊道,袖子高高地卷到肘子以上,两只拳头不断地在空中摇晃。有胆的就请站出来与我决斗。如果你们哪一个敢碰一碰教  相似文献   

13.
我喜欢个高人丑的王小波,他的德性很符合"愁容骑士"的美誉,但他离世之后的这些年,我再没发现一个苦脸的骑士,为此深感遗憾。直到电影《钢的琴》出现,我释然了,其主人公陈桂林,比王小波更愁眉苦脸,并且拥有更齐全的骑士装备——破摩托车可视作战马,而那贴服在胸前的手风琴恰可作其忠实的铠甲,完全就是个工人叼烟版的"愁容骑士"。  相似文献   

14.
谁是穷骑士?     
在一个岛上住着以下几种人:穷骑士、富骑士和无赖。骑士只讲真话,无赖只讲假话。有位姑娘只爱穷骑士,要求这三种人每人只能说一句话,姑娘根据他们所说的话判定谁是穷骑士。姑娘作了如下一番推理:如果这句话是“我是骑士”,则不能将三种人区别开来:如果这句话是“我不是骑士”,则三  相似文献   

15.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和桑丘又一次离开了村庄。第二天,他们遇到另一位骑士。实际上,这位新骑士是堂·吉诃德的邻居,是村民们派他来带堂·吉诃德回家的。陌生的骑士说:我是森林骑士,我连  相似文献   

16.
四维 《中学生百科》2012,(12):27-28
决斗,最近在微博上很流行。真正意义上的"决斗",我国从来没有,这是个舶来品,是西方人发明的玩意儿,在欧洲早期社会发展中,在大约11世纪到15世纪之间,决斗开始出现—发展—流行。起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时欧  相似文献   

17.
我家水池里养了两只大龙虾。一只身躯肥大,颜色浅一些,我叫它“大力士”,另一只黑而小,显得精干,我叫它“黑武士”。那天,我又到水池边观察它们,发现“黑武士”张牙舞爪,好像要跟“大力士”决斗。我真弄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决斗?正纳闷,突然我看到了池角有一块小指大的肉丁,哦,它们一定是为了争夺这块肉而战斗的呀。战斗开始了,“黑武士”果然厉害,三两下就把“大力士”打了个八脚朝天。“大力士”有些生气了,翻过身吐着水泡冲向“黑武士”。可是因为它身躯太胖了,跑得很慢,根本就追不上“黑武士”。“黑武士”非常得意,两根长胡子随着水流晃…  相似文献   

18.
戏仿,作为一种改写方式,是后现代文本中一个极为普通且自觉的现象。多丽丝·莱辛和约翰·厄普代克在各自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和《A&P》中,通过戏仿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刻画了后现代社会中两个新骑士形象——汤姆和萨米。两位小说艺术大师以嘲弄甚至亵渎的方式互文性地改写了以冒险奇遇为主题的骑士传奇,用两名世俗化的骑士来颠覆"尚武尚礼"的传统骑士形象和"三重"(忠君、护教、行侠)骑士精神,进而巧妙地传递了新骑士们的"冒险经历"和"英雄行为"的现代含义。  相似文献   

19.
著名的俄罗斯诗人普希金感情率真、爱憎强烈,曾数次与人发生决斗。1837年2月,在决斗中,遭法国流亡者致命枪击,终年只有38岁。决斗,是欧洲近代曾经流行过的一种解决争执的办法。决斗双方在公证人监视之下,利用剑或手枪来进行公平较量,直到一方被杀为止。在决斗中胜出的一方无需为被杀者的性命负责。因此欧洲大陆上曾经决斗盛行,大仲马名著《三个火枪手》里就曾经数次描述。对于生在中国的人来说,如果不是对欧洲近代的决斗风俗有所了解,这样的事情是全然无法理解的。文人有学术之争、意气之争,但多数付诸口舌与纸笔。用武器决斗是武人的行为,…  相似文献   

20.
200年前,1806年5月30日,星期五。两个来自田纳西州的年轻人,面对面站立,相距24英尺,他们要进行你死我活的决斗。因为决斗在田纳西州是非法的,所以他们旅行一天一夜到肯塔基州来解决“死活”问题。27岁的查尔斯·迪金森已经在决斗中干掉26个人了,他有足够的资本扬起脑袋到处嚷嚷一枪就能把对手撂倒。与这名百步穿杨的决斗高手对决的,是安德鲁·杰克逊,又高又瘦,算不上神枪手,但紧抿的嘴唇可见他的犟劲。主持者一声令下,迪金森首先枪响,杰克逊胸部剧烈颤动,但他依然站立!杰克逊举枪,射击,未响,再次举枪,这回响了,迪金森应声倒地——当夜他魂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