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我13岁。书上说,我这个年龄的孩子会产生一种奇怪的心理,叫什么成人感,可我却从来没有这种感觉。看了书之后,我决定也来培养培养这种“感”,免得大人老说我“长不大”。什么叫成人感呢?它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据同学介绍,就是要有自己的秘密,说白了就是要在房门、抽屉和日记本上挂一把锁,惟一的一把钥匙只有自己才有。自己不在家时,把房门锁上,免得大人进房查看书包;每次记完日记,不要忘了上锁,免得大人偷看日记。我决定就按照这个方法办。于是不久,我的胸前多了三把串在一起的钥匙(当然,别人是看不见的)。看着锁住的房门、抽屉和日记本,…  相似文献   

2.
锁之悟     
据说十六岁的孩子会产生一种奇怪的心理,叫什么“成人感”,我却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看了书之后,我决定也来培养这种“感”,免得大人们老说我长不大。可是什么是“成人感”呢?据同学介绍,就是要有自己的秘密,说白了就是要在自己的房门、抽屉和日记本上挂锁,钥匙只自己才有,防止大人进房查看书包、偷看日记。我准备就这么办。很快,我的胸前多了  相似文献   

3.
上锁     
最近,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像我们这样10—13岁的孩子通常会产生一种不让别人拿自己东西的心态,这种心态就叫做“成人感”。我可没这种感觉,但我决定培养这种感觉,免得大人总觉得我长不大。不想让别人看自己的东西,锁上不就得了?于是,我就把我的房门、抽屉、日记本都上了锁,钥匙当  相似文献   

4.
上锁     
最近,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像我们这样10-13岁的孩子会产生一种不愿意别人动自己的东西的想法,有人说这叫做“成人感”。我可没这种感觉,但我决定培养这种感觉,免得大人总觉得我长不大。不让别人拿或看自己的东西,锁上不就得了。于是,我就把我的房门、抽屉、日记本,都上了锁,钥匙只有我自己有。上学时,我的胸前又多了三把钥匙。一股无名的喜悦涌上心头。回家的时候,看看钥匙,怎么少了一把?我突然发现门口有一个亮晶晶的东西,细细一看“:苍天保佑,原来你在这!”我仔细想想,这房间里没什么保密的,房门钥匙就不要了。我的文具全在抽屉里,一天要开…  相似文献   

5.
上锁     
我,今年12岁。书上说,我这个年龄的孩子会产生一种奇怪的心理,叫什么"成人感"。我却从来没有这种感觉。看了书之后,我决定也来培养这种"感",免得大人都说我"长不大"。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偷看?别说日记。连你也是我的呢!我爱怎么看就怎么看!”妈妈发火了。“我以后把抽屉上锁!”女儿不满地说。“你敢!日记里有什么秘密还得锁起来?上面没写见不得人的事,干嘛怕人看?一个女孩子,不好好  相似文献   

7.
女孩的疑问     
作为一名大学生,在业余时间我也打工——做“家庭教师”。一天,我的学生在下课休息时悄悄地把我拉到她妈妈的书房,然后用一把钥匙打开了抽屉,从中拿出一扎信和两本日记,央求我将其中的内容读给她听。望着这位不满9岁的小女孩,我有些吃惊地问她:“你为什么乱翻妈妈的抽屉,看她的信和日记呢?你不怕妈妈发现了打你吗?”女孩低着头说:“我只是想知道她把什么东西锁起来了,她越是锁住我越想知道。”女孩抽出一  相似文献   

8.
    
锁,能锁住抽屉,但能锁住秘密吗? 在许多小朋友都担心自己的日记和信件被不开明的家长偷看的时候,我却感到庆幸,因为我有一个很能理解栽的妈妈。就在那个美丽的黄昏,她温和地对我说:“你已经长大了,也该有一块自己的天地了。”她给我腾出一个抽屉,一个挂了一把小锁的抽屉。从妈妈的手里接过那把小小的钥匙,我真想扑进她怀里,就像小时候那样,依偎着她。  相似文献   

9.
抽屉     
我想要一个抽屉 ,而且要带锁的。我老早就有这个想法 ,可又不敢向妈妈开口 ,一直犹豫到今天 ,唉 !管它三七二十一 ,说吧 !妈妈听后 :“唔 ,这把旧锁你拿去吧 !这是钥匙。”啊 !我做梦也没想到妈妈这么快就答应我了 !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搂了搂妈妈 ,亲了一下。“好妈妈谢谢您 !”“唉 !别肉麻了 ,快去整理抽屉吧 !”于是我很快清理出一个放杂物的抽屉 ,放进了我的几本书和日记、书信 ,然后上了锁 ,就出去了。晚上 ,我打开这只属于我的抽屉———天啊 !我胡乱堆放的东西都整整齐齐的分类叠好了 !我大吃一惊 ,原来妈妈也有钥匙 ,我找了妈妈 ,…  相似文献   

10.
拆开看看     
“我拆开看看”是儿子爱说的一句话。对于他这种“毁东西”的行为,我是有点放任的。男孩大都爱鼓捣东西,当然是把好东西毁捣坏的时候居多。对这种事,我一般不会发火。我觉得东西已经坏了,再发火也无济于事。每逢儿子拆坏了什么,我最多就是提醒他下回拆东西先打个招呼,免得真拆了大人有用的。大概是我的这种宽容助长了儿子的勇气,从小至今,他敢于向任何他感兴趣的东西下手。亲戚送他一个小钢琴八音盒,他给拆的只留个外框。朋友送的塑胶叫叫狗,被儿子开膛破肚,取出了里面的小哨。家里的3个小  相似文献   

11.
最早接触日记,是妈妈给我朗读爸爸写的《让日记在为一种需要》,我好奇地问爸爸:“什么是日记?”爸爸笑吟吟地摸着我的头说:“把自己一天中见到,听到的感兴趣的东西写下来,就是日记。”“为什么要写下来呢?”“日积月累,那可是一个人成长的印记啊!”于是,我开始有了自己的日记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拆开看看”是儿子爱说的一句话。对于他这种“毁东西”的行为,我是有点放任的。男孩大都爱捣鼓东西,当然是把好东西鼓捣坏的时候居多。对这种事,我一般不会发火。我觉得东西已经坏了,再发火也无济于事。每逢儿子拆坏了什么,我最多就是提醒他下回拆东西前先打个招呼,免得真拆了大人有用的东西。大概是我的这种宽容助长了儿子的勇气,从小至今,他敢于向任何他感兴趣的东西下手。亲戚送他一个小钢琴八音盒,他给拆得只留个外框;朋友送的塑胶叫叫狗,被儿子开膛破肚,取出了里面的小哨;家里的三个小半导体,儿子给拆得七零八落,他至今还搞不懂怎…  相似文献   

13.
今天,我算是倒了霉,被老师骂,被父亲打,被母亲的眼泪所折磨得快没了魂。而事情的起因只是一页日记。从小,爸爸就要我写日记,一天写一篇,晚上要检查,当我问到日记是什么时,爸爸就说,日记是把一天的经历、感想写在本子里,然后交给大人看。那时,我就开始了自己的日记旅程。直到三年级,自己也不知道日记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4.
爸爸:我那个孩子真讨嫌,大人说话时他最欢喜插嘴,往往弄得我们很尴尬。妈妈:是啊!上星期天我的弟弟带女朋友来家里玩,我对弟弟的女朋友说:“我弟弟对你印象很好啊!”谁知我的孩子冷不防地冒了出来:“瞎讲,你们昨天还说她太胖,是在废品店工作的呢!”这一来把姑娘给气跑了,我弟弟也不睬我们了! 爸爸:有次一位邻居来借自行车,我因可能要外出,就对他说.“对不起,我的自行车钥匙找不到了。”谁知我那个宝贝儿子又跳了出来:“爸爸,钥匙就在抽屉里,我替你去拿!”弄得我满脸通红下不了台。  相似文献   

15.
很早以前,作文不叫作文,叫“写话”。作文课也不叫作文课,叫“写话”课。我觉得这种叫法对同学们来说更确切,就是让大家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而作文呢?顾名思义就是要创作文章。想想看,一个小学生,总共才掌握多少语文词句?能创作出什么文章来?如果作文课上,老师不去拉那么大的架  相似文献   

16.
我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外孙,叫佳男,今年三岁。一天,我和他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当他躲到房间里去的时候,一阵大风将房门关上了。他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吓坏了,我在房门外很焦急,因为钥匙在房内写字台上。外孙在房里直哭,我又无可奈何。怎么办呢?这不正是培养锻炼孩子意志的好机会吗?因此,我俩就在房门内外对起话来。我在门外喊:“佳男,要不要做个好孩子呀?”“我要做好孩子。”他哭着说。显然,孩子在这特定  相似文献   

17.
看着大人们总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可羡慕了,老盼着自己快快长大,可大人们总是笑着说:“你还小!”前几天,我当了一回“大人”,其中的滋味可真说不清。“我姐姐要做新娘了!”我到处和我的伙伴说。姐姐结婚的日子终于到了。家里来了很多客人,热闹极了。正当我玩得不知东西南北  相似文献   

18.
一天晚自习时,我到班上检查作业收交情况,发现一个叫王小丽的女孩儿趴在桌子上哭。我将她喊出教室,问她遇到了什么伤心事,她说她妈妈偷看了她的日记。小丽说,为这事儿,她同妈妈大吵一场,连饭也没吃就到学校来了。我轻拍一下她的肩膀,对她笑了笑,什么也没说。走进教室,我悄悄地让一位同学去买两个烧饼放在她的抽屉里。待她情绪稳定后,我有些轻描淡写地劝她要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把家长的行为理解成对自己的爱护,而不要理解成什么恶意。谁知在第二天的作文中,她对我说的话表示出极大不满。其中有几句话写道:“想不到我一向尊重的老师说出的话…  相似文献   

19.
上小学五六年级的孩子,大人们常常管他们叫“半大孩子”,不要小看这些“半大孩子”,如今的他们,可真是了得。家长拿他们没办法,老师也常感困惑。可你们知道他们的伤心事吗 ?   古人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辞强说愁”。可能这种观点早已跟不上时代了。“半大孩子”们的那些“伤心事”可真有一大堆呢。我曾做过的一次调查,使我了解了一些他们内心的“疾苦”。   一、不被尊重   得到尊重,是每个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半大孩子”自己觉着已是个“大人”了,对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很在意。他们希望家长、老师把他们当成大人看。…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孩子有小孩子的世界,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孩子的幸福快乐是他自己的一种心理感觉,这种感觉或许不被大人支持和理解,但作为大人应该尽量尊重孩子的世界,尊重孩子的看法,尊重孩子的选择。我认为小孩子的幸福和快乐,就是做自己想做的,说自己想说的,玩自己想玩的,没有成人的干预,没有成人的模式。曾记记得问过一个小孩:幸福是什么?他说:"幸福就是当小狗舔你脸时,即使你一天也没有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