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波 《现代企业教育》2014,(12):443-443
电视媒体有着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因为其具备视觉和听觉两个层面相结合的传播特点,同时还是现阶段的主流媒体、长期处理风向标以及引领者的地位。随着中国以及世界经济的腾飞,电视媒体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这个时候舆论监督的必要性便显露无疑。本文主要围绕电视媒体与舆论监督的关系阐述,以及电视媒体的舆论监督的必要性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传统主流媒体舆论监督的强势地位受到网络传播的挑战,从揭露腐败现象到影响公共决策等方面,网络舆论监督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本文从传播活动的五个环节出发,通过与传统媒体的舆论监督进行对比,指出了网络舆论监督优势所在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生活教育》2010,(4):F0002-F0002
由南京日报社总编辑卜宇所著《区域性主流媒体策略研究》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我国社会,区域性主流媒体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对整个社会舆论场发挥着引领引导作用。随着媒体市场化竞争加剧,我国媒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市场类媒体迅速发展,新兴媒体不断崛起,区域性主流媒体受到巨大挤压,呈现出”边缘化”趋势。如何让区域性主流媒体不仅能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4.
《生活教育》2010,(3):F0002-F0002
由南京日报社总编辑卜宇所著《区域性主流媒体策略研究》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我国社会,区域性主流媒体占据着重要地位。它对整个社会舆论场发挥着引领引导作用。随着媒体市场化竞争加剧,我国媒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市场类媒体迅速发展,新兴媒体不断崛起。区域性主流媒体受到巨大挤压。呈现出“边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作为高校的主流媒体,校报长期以来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校园网、手机报、微信、微博等多种新兴媒体形态的发展,高校的传媒生态正在逐渐发生着改变,校报的主流媒体地位也受到极大挑战。本文结合媒介生态学理论,试图探讨高校校报的转型与创新路径。本文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报应回归媒介本位,凸显新闻性,加强信息服务,打造全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6.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使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不断衰减,并对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威构成消解。如何恢复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威,如何使传播内容和对象比较固定的高校媒体重现活力,已成为当务之急。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主流媒体话语权威不仅涉及主流媒体自身的生存问题,也涉及确保健康向上的社会舆论导向,更涉及人类在精神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中,电视作为传统主流媒体,借助自身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结合电视媒体声画结合、生动形象的传播特性,很好地行使了大众媒体舆论监督的职能。对揭露事实真相、打击违法犯罪、引导社会舆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代媒体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肩负着传播主流信息,引领社会风尚和开展舆论监督等社会功能.恪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加强媒体自律将促进自身各项功能的顺利发挥.  相似文献   

9.
媒介融合背景下,影响力和传播力降低的我国城市广播电视台,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进程中,仍存在体制改革步履维艰、新旧动能转换难以下手、新媒体建设难见收效等困境,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以视听新媒体为主驱动力,建立融合型组织架构,实现群内媒体的互联互通;与新兴商业媒体合作,拓展主流媒体传播空间,实现主流信息的最广泛传播,建成融合发展的城市权威媒体。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一直是媒体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体现,也是媒体树立权威性、公信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媒体不断增加舆论监督类栏目。但是,开展舆论监督必须理性、科学,否则不仅不能起到正确导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而且有时还会带来负面社会效应。面对围绕舆论监督而时常引发的各种争议,媒体应反思其在开展舆论监督过程中存在的失实、失度现象,努力追求更合理、更有效、更具有建设性和艺术性的舆论监督方式,使舆论监督发挥最佳社会效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政治的传播产生了一些新颖的媒介,不同传媒的形式加入促使政治的走向也发生了的改变。介于当下社会传媒的巨大影响力同政治活动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于是人们开始对政治传媒和传媒政治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Despite growing calls for media education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little 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over what to teach and how to teach.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lated initiatives varies across different contexts as well as cultures. The outcomes depend largely on the beliefs, attitudes and efforts of individual teachers. This study aims to identify and discuss teachers' beliefs about media through an analysis of documents related to school media. It examines how 13 secondary schools in Hong Kong justified their applications for funding to set up a school television station. Using methods in documentary research, the study analyses the claims made for school media. The hidden assumptions held by schools towards school media, new media, mass media, media education and media literac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具备相应的新媒体素养。面对当前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普遍缺乏的现状,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新媒介素养阅览室、设置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和举办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活动等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媒介素养教育是指以帮助学生了解熟悉大众传播资源的内容,理解大众传媒的本质,掌握运用传媒的基本技能,学会管理自己的传媒事务和传媒生活,建立与传媒合理互动的关系为特征的教育活动。当前,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加大媒体与社会机构的参与力度,加强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提高媒介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使得整个传媒行业产生巨大转变,媒介融合运营而生,并对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应对这一变革是现目前整个业内讨论的热点。本文主要从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角度,探讨高校应加强培养具有多媒体运用能力,宽口径,厚基础的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students develop when they engage in digital media production and analysis in school settings. The metaphor of ‘digital building blocks’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material practices,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s and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at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edia literacy.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two established approaches to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critical reading and media production, do not adequately explain how students develop media knowledge. It suggests there has been too little focus on material practices and how these rela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in media learning. The article explores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four-year investigation in a primary school in Queensland, Australia using actor–network theory to explore ‘moments of translation’ as students deploy technologies and concepts to materially participate in digital culture. A generative model of media learning is presented with four categories of building blocks that isolate the specific skills and knowledge that can be taught and learnt to promote participation in digital media contexts: digital materials,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s, media production and media analysis. The final section of the article makes initial comments on how the model might become the basis fo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schools and argues that further empirical research needs to occur to confirm the model’s utility.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网络媒体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可以说中国网络业正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要在众多的网络媒体中展露头脚,媒体网站则必须不断创新、打造公信力、挖掘优势资源。本文认为“差异化之路”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媒体快速发展,导致当前传媒格局发生革命性改变,传统的“铁三角”格局已不复存在,网络等新媒体成为主流媒体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新的传媒格局,传统报业只有义无反顾的投身新媒体建设,才能在未来的媒体格局中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获得更大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9.
在舆论引导中增强地方政府利用新媒体的主动性,强化网络舆情监督,提高充分利用新媒体塑造政府形象的意识是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需采取提高党政干部的媒介素养,尊重网民话语权,加强网络舆情监督,做好城市形象宣传策划等措施,提高地方政府利用新媒体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教育开放的四个领域之一.而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水平的提高,一个新的历史机遇正出现在面前.目前,我国的远程教育尤其是现代远程教育正在蓬勃发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网络环境的完善,流媒体(stream Media)技术作为互联网中视音频传输的核心技术越来越普及,而这一新技术的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必将给网络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