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喜珍 《文教资料》2007,(3):185-186
母语阅读与第二语言或外语的阅读之间尽管有许多共同的基本要素,但阅读过程却差异很大。令人感兴趣的问题为是否存在着两个平行发挥作用的认知过程,或者是否存在着对两种语言的处理都适应的策略。本文将着力探讨母语与第二语言,尤其是汉语与英语,阅读的异同之处,尤其是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如语言文化内容或背景知识认知体系,形式上的(或字面的)认知体系、语言学(或语言)认知体系等。  相似文献   

2.
母语阅读与第二语言或外语的阅读之间尽管有许多共同的基本要素,但阅读过程却差异很大,尤其是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如语言文化内容或背景知识认知体系,形式上的(或字面的)认知体系、语言学(或语言)认知体系等。  相似文献   

3.
母语阅读与第二语言或外语的阅读之间尽管有许多共同的基本要素,但阅读过程却差异很大,尤其是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如语言文化内容或背景知识认知体系,形式上的(或字面的)认知体系、语言学(或语言)认知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着力探讨母语与第二语言的阅读的异同之处,尤其是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如语言文化内容或背景知识认知体系,形式上的(或字面的)认知体系、语言学(或语言)认知体系等。  相似文献   

5.
第二语言阅读与母语阅读之间尽管有许多共同的基本要素,但阅读过程却差异很大。第二语言阅读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内容认知体系和语言认知体系对第二语言阅读的影响尤其深远。了解内容认知体系和语言认知体系,掌握第二语言阅读技巧和策略,可以帮助第二语言学习者成功地进行第二语言阅读。掌握内容认知体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不同类型的语言文本结构及不同语言群体的差异是影响第二语言阅读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在阅读前应借助语境信息在阅读过程中寻找重要信息并运用释义、重复等来记忆文本,识别文本结构。  相似文献   

6.
母语阅读与外语阅读有许多共同的基本因素。但阅读过程差异很大。本文提出的问题包括:是否有两种平行的阅读认知过程或是否有既适应母语又适应外语的加工策略。本文将研究母语阅读与外语阅读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具体地讲,就是研究文化因素对阅读的影响,即内容(背景)图式、形式(语篇)图式和语言学(语言)图式。  相似文献   

7.
阅读能力是第二语言学习中公认的最稳定、最持久的模式。换言之,学习虽然可以运用刚学得的技能,但更多地是运用现有的能力水平去理解本。无论是在母语还是第二语言的语境中,阅读都包含读、本和读与本间的互动等内容,尽管母语的阅读与第二语言或外国语阅读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重要基本因素,但是其阅读过程差异很大。引人感兴趣的问题是有没有两个并行发挥作用的认识过程,或有没有同时适应两种语言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认知体系在理解母语文本及第二语言文本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读者无论以母语还是第二语言阅读,只要熟悉文本的内容、形式和语言等认知体系,就能对文本有较多的理解。但是,如果一个第二语言读者不具备这种知识,那他就可能因认知的障碍而理解甚少。本文将探讨认知体系在文化因素方面:内容认知体系(schema)和形式认知体系对母语和第二语言阅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母语知识与外语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学习与第一语言习得之间的差别主要是一种“量”性差别。导致这种差别的基本原因在于学习第二语言的成人与习得母语的儿童之间在认知能力的发展、语言学习环境、与目的语的接触、交际的需求等方面存在着各种差异。而第二语言学习中的第一语言迁移或对母语知识的依赖应当被视作人们内在的语言认知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学习第二语言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拼音文字系统的发展性阅读障碍者与以中文为代表的表意文字系统的发展性阅读障碍者在阅读过程中大脑的激活部位存在差异。关于母语阅读障碍儿童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是近年来发展性阅读障碍研究的热点。双语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理论假设主要有两种语言相互依赖假设和正字法依赖假设。前者认为母语的阅读障碍可以自动迁移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后者认为母语的阅读障碍是否会迁移到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要依赖两种语言的正字法特征。我们认为这两种理论不是相互矛盾的,阅读障碍是否会同时出现在两种语言中可能取决于这两种语言是否共用了相同的有缺陷的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1.
虽然 L1阅读和 L2的阅读有许多相同的成分 ,其过程的差异还是相当显著的。但令人感兴趣的是 ,这两者之间是否有相同的认知过程在起作用 ,还是有某些过程策略可以调节 L1和 L2的阅读。本文主要通过对L1和 L2的阅读差异的探讨 ,着重分析文化差异因素在阅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文化差异包括文章的背景图式 ,语篇图式和语言图式  相似文献   

12.
外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是教学的中心任务之一。图式理论的出现为外语教学注入了很多新的思路,其对外语阅读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何处理语言图式外的能力。外语教师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途径实现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的传授,培养学习者更加全面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成为终生的乐读者。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recent research related to the reading process, where this is of particular relevance to Reading for Professional Purposes (RPP), a term which refers to any reading activity carried out for purposes connected with work or study (academic or professional) whether in the first language (L1) or in a foreign language (L2). Key elements of the professional reading process are highlighted, with specific reference to the role of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schema theory and to the controversial issue of whether reading in a first and a second language is a linguistic or a reading problem. Findings from a variety of relevant research areas are considered, including the process of inferencing, the concepts of coherence and cohesion, the structure of professional texts, reading strategies used by scientists when reading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the role of culture in professional text structuring and the concept of reader-responsible vs. writer-responsible languages. The review concludes by examining some limitations inherent in applying theories and models of reading to RPP.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专业教学中,阅读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是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基础。而目前英语专业的阅读课存在许多问题,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拟从分析图示理论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及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Reading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variable relationships exist between measures of oral reading fluency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depending on whether the language of the text is the reader's first language or an additional language. This paper explores this phenomenon, using reading assessment data for 2,000 Kenyan children in two or three languages: English, Kiswahili and one of two mother tongues, Dholuo or Gikuyu. The assessment data allowed us to compare reading and comprehension rates across languages.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many children could read English words more easily than words in Kiswahili or their mother tongue; nevertheless, their reading comprehens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English than in Kiswahili, Dholuo or Gikuyu.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emphasising English reading fluency is an inefficient route to gain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lls because pupils are actually attaining minimal oral reading fluency in English and only modest comprehension skills in their own languages. The evidence also demonstrates that Kenya's national language policy of mother tongue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in the early primary grades is consistently ignored in practice.  相似文献   

16.
图式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读者经过预测、推理、验证直至最后的肯定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利用储存在记忆中的各种知识,通过文字解码来理解语篇。根据图式阅读理论,影响阅读效率主要有四个因素:语言图式、内容图式、修辞图式和阅读策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的语言图式,并利用语篇、文化背景、阅读策略等促进教学方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外文阅读学理论研究中 ,“图示”是理解文本 (text)的先决条件。读者只有建立先期语言图示和内容图示 ,在阅读过程中 ,通过对已知信息的激活 ,才能达到对文本的理解。由于外文阅读理解文本的目的不同 ,也就出现了方法和类型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将直接影响阅读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图式理论是非母语英语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理论指导,它揭示出读者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文本信息的过程.本文在总结图式阅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有必要在英语专业的阅读课程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文章认为阅读课程教学应以建立英语阅读的语言、文化和形式图式为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结合这三种形式的图式建构,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和课外阅读实践,扩大学生的语言、语篇和文化的知识储备,不断提高阅读课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认知心理学家所提出的图式论,为探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背景知识与语言理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本文根据该理论,从阅读理解的角度分析了图式论对话语理解的认知性解释,论证了图式论与阅读理解是一个相互制约的过程,阐述了图式论对现代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