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稀有气体在地球各圈层具有特征的同位素组成,是各种地质作用和地球化学过程理想的示踪剂.近年来,稀有气体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中最令人瞩目的进展之一,是示踪地球内部流体的来源.稀有气体同位素、δ13C和Mg/Ca的比率作为反映温度变化的工具.它们相辅相成、相互验证为得出更为精确的结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经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GCA,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学报)主编帕多瑟克(Frank Po- dosek)博士提名、美国地球化学学会审查批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段振豪研究员最近被聘请担任该刊副主编(Associate Editor)。GCA是由地球化学学会(The Geochemical Society)和陨石学学会(The Meteoritical Society)两大国际性学会主办、爱思唯尔出版公司(Elsevier Science Ltd)出版的半月刊,属于国际地球化学领域最权威的期刊,在地球科学领域非评述性国际期刊中其SCI(科学引文索引)影响因子(3.897)名列第一,其副主编均为国际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领域的顶尖科学家。段振豪是担任该刊副主编的首位中国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4,(5):F0004-F0004
海南省地质调查院现有职工323人,其中技术人员241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0%,拥有各类仪器和设备396台(套)。工作涉及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农业地质、旅游地质调查和固体矿产、液体矿产、地球化学、工程地质、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勘查,以及地质灾害评估与治理、环境评价、地质工程测绘、地矿信息咨询等。  相似文献   

4.
汉诺坝麻粒岩相-榴辉岩相堆晶岩捕虏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产状、层状堆晶构造、矿物岩石学、年代学、REE地球化学和高 温高压波速实验表明,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的麻粒岩相和榴辉岩相堆晶岩捕虏体是显生宙 以来由幔源岩浆底侵于壳幔边界形成的镁铁质堆晶岩,分别经历了下地壳麻粒岩相变质作 用和上地幔榴辉岩相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仪器设备研究方向:造山带化学地球动力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壳幔相互作用地球化学、地球内部结构和动力学、极地环境与生态地质学。研究内容:以地壳和地幔物质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及其动力学过程为主题,以地球不同层圈之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稳定支持,在以下5个前沿领域取得了突出进展:(1)地球生命史及地质时间框架研究,就“地球早期生命的起源和演化”及“鸟类起源”与“恐龙绝灭”领域的研究,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论文十多篇。(2)地球物质科学,在下地壳和上地幔流变学、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示踪和填图、地壳重熔与岩浆演化等方面取得了国际前沿水平的成果。(3)矿产资源与能源,成矿作用、成矿机制和成矿动力学研究,提出了新的找矿思维和找矿方法。(4)大陆动力学研究,建立了我国大陆岩石圈演化和动力学的整体认识,并形成了我国的优势。(5)地球表层系统演化及环境效应,黄土古气候研究位居世界前列。岩溶动力学与全球变化已取得世界瞩目的成果。地下水循环机制及人类对其影响,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影响,地质灾害机理及主要污染元素的地球化学循环等领域均取得创新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基金》2004,18(1):64-64
按资助金额排序单位名称 合计项数(项)金额(万元)00 00 00 00 8 8 0000图8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1 116.1115.921 878823俐612卿523 489482绷458 448 416 387 376 365 35835561 57 32 31 38 27 21 21 25 18 2525巧1614巧12 14 1316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科…  相似文献   

8.
认识星球     
正等离子体层顶表面波震荡磁层和极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院重点实验室魏勇研究员等与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张效信研究员、北京大学濮祖荫教授、宗秋刚教授,山东大学史全岐教授等合作,结合我国风云三号卫星广角极光成像仪极光图像、国际卫星遥感和就位探测数据及地磁台站数据(涉及9颗不同轨道卫星和2个地磁台站系统),发现了P S W证据,证明了极光边界波动(命名为  相似文献   

9.
兰州地质研究所建立于1956年。兰州地质研究所以多学科综合研究为特点,重视岩石圈中的生物地质作用及有关矿产的形成机理。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沉积学及沉积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及生物地球化学、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板块构造、磁性地层学)、原油孢粉学及藻类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水平和特色。其它研究领域还有:环境地质学(古环境与古气候)、放  相似文献   

10.
申娜 《科学中国人》2022,(24):51-53
花朵美轮美奂,只不过一季芬芳;石头虽貌不起眼,却见证着世间沧桑。正因如此,在地质学者眼中,它们就是与过去对话的绝佳载体,是探索地球何以绵延至今的绝佳证据。目前学界将岩石大致分为三类,即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水成岩)及变质岩,其中岩浆岩作为地球内部活动的产物而备受关注。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下称“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的青年学者胡方泱就聚焦于此。据他介绍,岩浆岩中,有一种岩石稍显特殊,那就是花岗岩。  相似文献   

11.
赵劲松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19(4):300-303,32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地化所)是我国著名的地球科学综合性研究所之一,该所与时俱进,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中国科学院科技发展目标,审时度势地进行定位和调整学科方向,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1986年,地处贵阳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66年)搬迁部分研究室,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始建于1978年8月)合并成立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1993年更名为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1998年该所被列入中国科学院分类定位试点研究所,1999年该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一期…  相似文献   

12.
湖泊沉积物作为环境物质迁移的宿体,记录了区域及全球环境变化的信息。湖泊沉积记录具有时序分辨率高、信息灵敏的特点,在恢复和重建近代短时间尺度的环境变化中具有深海沉积和黄土堆积所无法替代的优势。但是,湖泊沉积记录中环境信息的高分辨识别与提取有赖于对各种湖泊沉积地球化学过程的深刻了解和认识。云贵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翼斜坡,是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交汇影响地区。该区湖泊以汇水面积较小、入湖河流较短、湖水较深而独具特色。基于现代湖泊地球化学过程研究的国际前沿性和有待深入研究之处,以及云贵高原湖泊特殊的水文和环境地质条件,并考虑到国内已有研究基础和人员、技术支撑条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了由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万国江研究员负责的重点项目“云贵湖泊现代沉积地球化学过程及环境信息的辨识与提取”。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青年科技工作者,是我国未来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他们就像一颗颗破土而出的种子,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科研世界里不断驰骋,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专家简介:周楠楠,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2008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4年5月—2016年12月,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综合分析处理了包括武汉台在内的全球地球动力学(GGP)台站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重力观测资料,研究和检测了地球液核的动力学效应。系统讨论了在日月引潮力、表面负荷和液核动力学行为引起的核幔边界及内核边界上,压力和重力扰动等不同驱动力作用下,地球的弹性引力形变响应.基于周日重力潮汐观测中的共振放大特征,通过国际超导重力仪观测资料的迭积,研究了地球的自由和章动(FCN),精密确定了FCN参数.采用位移场的变分方法研究了液核的自由振荡,严密推导获得了用于有限元数值计算的本征值 本征向量问题.同时采用GGP台站超导重力仪长期、连续、高质量重力观测数据,研究了固体内核的平动振荡  相似文献   

15.
正聚焦关键地质时期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BGEG)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基础,整合了两个国家重点学科(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化学)和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地质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以地球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以探索地球生物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为目标,立足于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融合,以地球表层系统中重大的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事件和过程为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1 顺应地球科学的发展趋势,形成纵横交错的资助体系地球科学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我们目前唯一生存环境-地球的基础科学.地球科学通过对塑造地球各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地球深部内层和日地空间等)的过程以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加深对地球系统的认识,并应用这种认识去解决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供给、环境优化和灾害减轻等重大问题.一种基于行星地球的科学议程为人们所共识,包括对地球行星的结构、能量和动力、生态、新陈代谢等基本领域的研究.旨在对地球系统组成及其相互作用的变化的认识,并对未来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尚彦军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秘书长,第七届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委会委员。研究领域涉及工程地质、岩石力学和构造地质等。近年来在风化岩结构力学、西藏东南部滑坡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岩体风化与文物保护、石油地下储存库工程选址,及现代施工条件下隧道工程地质力学研究等方面有创新,首次提出工程地质分区指标(EZI)、工程方案决策中综合适应性指标(CSI)、风化岩结构力学相关模型等,并得到一定应用。尚彦军通过压汞试验、粒度分析、三轴试验CT实时监测等方法和手段,系统研究了风…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围绕俯冲碰撞造山带的地质演化过程开展了大量的岩石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相关研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形成了一个活跃的极具创新思想的研究群体。群体的研究领域以岩石学为主、并与矿物学、地球化学、矿床学和构造地质学等多个学科密切结合与交叉,多年来领衔开展了多个来自基金委、中科院和科技部("973")等部门的重大重点研究项目,充分发挥和体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特色支柱性学科与研究集体,并已成为我国岩石学领域的前沿团队和国际上有声望的研究群体。在这个开放的舞台上,二十年来,为探索地质深层次演化机制,新老科学家们一道刻苦攻关,一同创新进取,不仅顺利地完成了项目,还取得了众多的突破。地研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他们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后迸发出夺目的光芒。安静的大院,郁郁葱葱的绿树,错落有致的小楼……初夏六月,我们如约到来,采访几经约访都未能见到的"大忙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翟明国。这位当年人大附中的高材生,经历了人生的巨大落差,文革的洗礼,生活的磨练却始终平静如初。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品质、理想和追求,不是由他所处的位置来决定的。作为优秀研究群体的领军人物,翟明国始终没有停止他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从未来土壤学看环境与生态优先研究领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土壤学已由原来仅研究土壤本身向土壤圈及其与各圈层之间关系的方向扩展。土壤圈是地球上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交界面上的一个圈层,它处于四个圈层的中心,既是地球各圈层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枢纽,又是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它的作用在于通过土壤圈与其它圈层物质交换影响全球变化,通过人为活动对土壤圈的强烈作用,对人类生存与环境起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学教育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近二十年地学和地学教育的变革 包括地质、地理、大气、海洋等众多学科在内的地球科学或地学,是自然科学中直接面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部分.地学不仅是认识地球固态、液态和气态各圈层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渠道,而且通过找矿勘探、气象预测、水文、测绘、地震等学科,在资源、能源、环境和减灾等方面直接为社会经济服务,直接为国家安全和海上权益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