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林逋之隐     
林逋的人格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底色,体现了儒家精神的真谛,他对儒家文化的践行正是通过隐逸来完成的。林逋的隐是真正的生命、心灵之隐,那份豁达和逸致超然不凡、与众不同。在林逋眼里,文学作品不具有政治的严肃性.而是个体生命意识的承载,从其隐逸诗中可以感受到林逋恬淡旷远的襟怀和惬意潇洒的生存状态。林逋在独处和思考中安于孤独、品味孤独、静享孤独,生命追求和思想层次都提升到了较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论林逋之隐     
林逋的人格以传统儒家文化为底色,体现了儒家精神的真谛,他对儒家文化的践行正是通过隐逸来完成的。林逋的隐是真正的生命、心灵之隐,那份豁达和逸致超然不凡、与众不同。在林逋眼里,文学作品不具有政治的严肃性.而是个体生命意识的承载,从其隐逸诗中可以感受到林逋恬淡旷远的襟怀和惬意潇洒的生存状态。林逋在独处和思考中安于孤独、品味孤独、静享孤独,生命追求和思想层次都提升到了较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太原大学学报》2020,(2):94-98
林逋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意象和自然意象,透过这些意象可以窥探到林逋诗歌是纯粹的表现自我、吟咏性情,是儒佛道三家思想的融合与统一。林逋诗歌,以自适为归宿。  相似文献   

4.
林逋,北宋初期有名的隐士,一生甘于隐居。林逋词存世三首,但是在这三首词中,每一首词却都表达出与其诗截然不同的风味,在他的三首词作中,表现出林逋作为一名隐士的真性情,即多情、率真和孤傲。  相似文献   

5.
林逋,北宋初期有名的隐士,一生甘于隐居。林逋词存世三首,但是在这三首词中,每一首词却都表达出与其诗截然不同的风味,在他的三首词作中,表现出林逋作为一名隐士的真性情,即多情、率真和孤傲。  相似文献   

6.
林逋与许浑皆好佛学,崇陶诗。相近的思想性情使林逋与许浑诗作有趋同倾向。林逋对许浑诗歌的接受表现为两点,一是在字词的选择上承袭许浑;二是诗风同宗平淡闲适,在艺术上相近却不相犯。  相似文献   

7.
林逋是北宋初期晚唐体诗人,晚年隐居西湖孤山二十年。分析前人的论述和他的诗歌,可以发现林逋的隐逸思想是决绝的,他的隐逸原因是无奈的——理想不能实现、学不应时和身体多病。  相似文献   

8.
林逋是宋初晚唐体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高尚隐逸情操备受后世景仰。这种思想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他接受了东晋“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影响。陶渊明崇尚自然,不爱官场、富贵,安贫乐道的思想,为林逋所继承,并成为其后来长期隐居孤山的精神支柱;同时林逋种梅、饮酒、抚琴等情趣,也明显受到了陶渊明隐逸时生活情趣的影响;在诗歌创作上,林逋也吸收了陶渊明创作手法,形成了“平淡邃美”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林逋是北宋初年著名的隐士,他的隐逸诗词清逸出尘,既是诗人自身高洁品质的写照,也是他淡雅超脱、率性自然的个性之体现。从林逋的隐逸诗词中,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其淡雅适意的人生观和自然率直的真挚情感。  相似文献   

10.
林逋的人生思考与精神超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潜之赏菊饮酒,林逋之梅妻鹤子,几成中国隐士的象征.分析林逋的诗歌及前人对他的论述,可以发现儒、道、释思想是造成林道隐逸的最主要的原因.他的隐逸不仅塑造了他清高脱俗和高雅闲逸的人格,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林逋完成了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1.
考证林逋《山园小梅》,可明确林逋所写“山园”的清寂幽绝,所写“小梅”乃一棵孤株白梅,立在林逋隐园清浅天然的开阔溪流处,枝桠尚小,疏花初放,清幽淡远。  相似文献   

12.
林逋的复远古思想与文学创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认为林逋的复古与柳开、石介的复古不同,他具有复远古的味道。林通的隐逸走的是儒家内圣之路。林逋的诗歌既有白体之平淡,又有贾姚锻句工警的特点,其为人、为诗皆为宋人所追慕。  相似文献   

13.
传统看法一直将林逋视作红颜弃轩冕的“真正隐士”,但林逋的“隐逸”自始至终与“仕进”交织在一起,他对修齐治道心向往之,当仕宦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击碎后,也会寻找安顿自己心灵之所,韬光养晦,等待时机,以图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14.
林逋隐居孤山,以咏梅著称于世,遂有所谓"梅妻鹤子"之说。但林逋咏梅八首律诗中,所写多称"小梅"、"孤根"、"一枝"。同时文人造访其所,所见也以松竹为主,由此可见其隐所植梅不多。整个北宋时期孤山梅花分布也极有限。所谓"梅妻鹤子"说也不见于宋人著作,是后世的想象之辞。  相似文献   

15.
梅花绝唱     
中国古代有许多咏梅诗,但称得上“梅花绝唱”的却只有两句,那就是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北宋诗人林逋(967-1028),字君复,钱塘人。他住在西湖的孤山,植梅畜鹤,无妻无子,因有“梅妻鹤子”之称。  相似文献   

16.
林逋的诗歌体现了"适性情"的诗歌创作思想,更多地关注、表现诗人自我。无论是闲适吟咏的隐逸诗、诗情画意的山水篇,抑或是精巧有味的咏物诗、表露真情的寄赠送别诗,皆是诗人心灵、性格、意趣的自然流露,表现出诗人的高雅情怀。林逋的诗歌富有极高的艺术性,不仅涵浑天成、韵味无穷,而且在平易疏淡之风中不乏构思精巧,对偶工切、用典圆融,甚富理趣的语句。  相似文献   

17.
林逋一直被学界认为是北宋初期"晚唐体"最杰出的一位诗人,但事实并非如此.林逋的七律数量多于五律,且在创作上呈现出与寇准、赵湘等典型的"晚唐体"诗人截然不同的特征.他的七律在内容上多着眼于身边事、眼前景;风格清新孤峭、"平淡邃美";用典化俗为雅;讲究炼字、炼句等方面的突出表现,更像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并已具有典型的宋诗特质,对宋祁、梅尧臣、黄庭坚乃至整个江西诗派的七律创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这是林逋写的一首咏梅诗,诗的题名又叫做《山园小梅》。林逋(公元九六七年——○二八年),字君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是宋代初年的著名人士。他为人清高,  相似文献   

19.
乙白莲 《语文天地》2010,(11):99-99
宋代诗人林逋,不求名利,终身不仕不娶,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以为伴,世称“梅妻鹤子”。他超凡脱俗的品格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林逋的《山园小梅》为个案,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从感觉到知觉,从错觉到幻觉,从直觉到统觉,层层深入,分析诗中的艺术知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