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因 《大理文化》2008,(5):57-61
1 1942年在郭沫若的文学生涯中可谓至关重要.   据有关资料载:那年的4月2日,重庆<新华日报>第一版刊登了这样一则海报:五幕历史剧<屈原>明日在国泰公演:中华剧艺社空前贡献;郭沫若先生空前杰作;重庆话剧界空前演出;全国第一的空前阵容;音乐与戏剧的空前试验.……  相似文献   

2.
《寻根》2017,(1)
正一《新小说》于1935年2月在上海创刊,月刊,二十开,方型本。郑伯奇编辑。郑伯奇(1895-1979),原名郑隆谨(一作隆瑾),字咏涛(一作泳涛),伯奇原为笔名。陕西长安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17年去日本留学。1921年加入创造社。1926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回国后任中山大学教授、黄埔军校政治教官。1927年到上海,与郭沫若、郁达  相似文献   

3.
身份是移民在异域书写自我和寻求归属的依托。本文旨在通过对郭沫若留学时期创作的身边小说的文本细读,去品味隐藏在文本中的或隐或显的身份焦虑。从某种意义上说,郭沫若小说人物的认同危机和身份焦虑,与中国文化和社会存在的总体经验息息相关。他的小说由是成为海外知识分子的身份焦虑与自我建构的艺术写照。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内地的京九铁路线上,有一风景奇特、曾被当代客籍名学家郭沫若先生赞誉为“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璀璨明珠——井冈山。  相似文献   

5.
“经传分治”是郭沫若研治《周易》的重要方法,具有超越前代的眼光与视界,成为推动《周易》研究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重要引导力量,并为《易》学研究的现代化发展指明了方向。郭沫若“经传分治”治经方法的学理基础与文化根脉需要系统把握,对其依靠主观臆想、“精神考古”得出的某些结论,则值得进一步的审视与检讨。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抗战时期创作的历史剧,延续早期的剧作以女性为主要对象的特点。其不同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这些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上至身份高贵的王后、太妃,下至任人宰割的侍婢。第二,女性自身和他者之间存在一种对立情形。第三,女性或有明确的自我意识,或者完全被权力所同化,从而很难分辨其女性意识是否完整。总而言之,这些差异,一方面说明了作者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也表明了由于时代和社会思潮对郭沫若的影响,女性仍然不是本位的,而是功能性的,即郭沫若剧作中所呈现的女性意识的效度仍然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7.
一见如故1992年11月14日,一位满头银发的俄罗斯长者登上莫斯科飞往北京的班机,专程前来参加郭沫若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他是俄罗斯著名汉学家费德林博士,时年80岁。当飞机进入中国境内时,他依窗深情地俯览神州大地,眼前浮现出50年前在重庆第一次见到中国著名学者郭沫若先生的情景。那是1942年的一天,苏联驻重庆大使馆传达室工作人员告诉年轻的外交官费德林,有位中国先生来访。他走进传达室,只见一位50岁左右戴眼镜的中国人坐在沙发上。那人站起来说:“我想与使馆内懂中文的任何一位同志谈谈。”“好的,我马上去向大使通报。”“…  相似文献   

8.
程光炜 《东方文化》2001,(5):103-111
1949年后,周扬不再以人身份,而是以中共艺政策主要发言人和化界领导人的身份,正式登上了中国新学的历史舞台。1949年7月2日,全国第一次代会在北京召开,周扬与郭沫若、茅盾并列为大会主要报告人。在新成立的全国艺界最高领导机构——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凭借翔实的史料和文献,注重多学科、多方法的交叉运用,从社会背景、生产方式、阶级立场等角度展开对孟子的考证;把孟子放到先秦学术史与思想史的脉络下进行梳理,从晚周的社会环境中分析思孟学派的学术脉络;根据文献学材料论证井田制的性质、产生、瓦解,回应学界争论,还原历史真相,开阔研究视野。但由于时代或文献局限,郭沫若学术判断易受政治影响,引起学界争论。  相似文献   

10.
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郭沫若的《屈原赋今译》,此书第一部分是《九歌今译》。郭氏《九歌·解题》说:“十一篇歌辞有六种写法。第一种是叙述祭祀的排场,如《东皇太一》、《礼魂》。第二种是歌者或祭者向女神求爱,如《云中君凡《少司命》(这两位都是女神)。...  相似文献   

11.
虽然郭沫若的历史小说创作受到多种文艺流派的影响,但他创造性地运用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法却是一个十分突出的倾向。作者运用表现主义的艺术形式寄托富有现实意义的抽象题旨,十分鲜明地体现了历史小说《豕蹄》的泛表现主义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借助于日本和中国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共同形成的“进化论”和“改造国民性”两大启蒙话语方式,延续着“毁灭一创造”的思维模式,构建了“文化抗战”思想体系,将战争中救亡图存与改造国民性的两大任务有机联系起来,将对外反侵略战争和对内反封建的两重任务与文化创造联系起来。在特殊形势下对民族现代文化进行了艰难的重构。  相似文献   

13.
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立足于甲骨卜辞研究、钟鼎文研究和诸子思想研究的相互贯通,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意义为旨归,而开拓了甲骨文、青铜器和周秦诸子思想等学术领域的新境界。郭沫若在古文字辨识研究基础上研究诸子的思想及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流变过程,析疑辩难完成的《十批判书》,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探讨与现实针砭的多重意义。郭沫若立足于新文化建设的立场对包括周秦诸子和典章器物等中国古代历史和社会阶级的研究,始终贯彻了为中国革命而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批判的远大理想。郭氏一生贯通文史和东西的学术研究,包含了高远的政治情怀、强烈的文化意识和精诚的信仰追求。  相似文献   

14.
“寿麻之国”今何在胡远鹏在千古"奇书"《山海经》中,曾提到一个名叫"寿麻"的国家。《大荒西经》有云:"有寿麻之国。……寿麻立正无景,疾呼无响。爱有大暑,不可以往。"这"寿麻之国"是今何处,数十年来,一直众说纷坛。"寿麻",郭沫若在《驳实庵字说》认为指...  相似文献   

15.
《文化市场》2001,(1):4-8
80年代,当中国开放的大门向世界敞开,各国优秀的艺术家都相继来到了上海。然而当时由于没有一个完整、高标准的专业剧场而使得艺术的脚步停滞不前。费城交响乐团只能在当时仅有的万人体育馆里演出,音响效果可想而知;小提琴大师帕尔曼和指挥家祖宾&;#183;梅塔来沪演出后也指出,上海有一流的观众,可惜没有一流的剧场。  相似文献   

16.
殷一璀 《上海文化年鉴》2005,(1):I0046-I0051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上海市文化工作会议,是新世纪新阶段上海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最近,胡锦涛同志在上海视察时指出,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市,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发展先进文化具有重大意义,他要求上海走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列,为激励人民奋勇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是党中央对上海文化建设的明确要求,也是上海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奋斗中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力量,认清上海文化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上海文化发展的战略目标,部署上海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会上,陈良宇同志将作重要讲话,对上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总体要求和工作蘑点提出重要意见,我们一定要认真领会、全面贯彻。下面,我就上海文化工作向大家做报告。  相似文献   

17.
’94上海国际儿童艺术节的巨幅标语,已飘扬在上海的上空。一切筹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个将于今年7月举办的国际性文化交流活动,可望成为世界儿童规模最大的盛会──报名参加者已达40余个国家。在世界版图上,从东半球到西半球,从北冰洋到南极洲,也许没有任何一座城市像上海这般,在短短的不足Ic年的时间里举办过如此众多的大型国际性文化活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视节、上海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动画节、上海国际科教电影节、国际摄影展、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及演奏国际比赛、国际儿童音乐舞蹈节、上海国际魔术节、亚洲音…  相似文献   

18.
<正>武汉市文物交流中心(原武汉市文物商店)收藏了一幅郭沫若的《墨梅图》。此图纵35.5厘米,横27.5厘米。纸本,水墨画。《墨梅图》采用夸张与大写意手法,构图奇特,气韵生动。画面表现一高一矮两株相连梅花,高者树干直立无分枝,  相似文献   

19.
郑振铎一生待人极为真诚直率。郭沫若在1921第一次见到他,就感到他是一位用日本话叫作“无邪气”的人。叶圣陶在1924年为《天鹅》一书写的序中,称他是一个“大孩子”。而在他牺牲以后,俞平伯在悼中仍然称他是“兴高采烈,活泼前进,对一切人和事都严肃认真,却又胸无芥蒂的大孩子。”这种人情美是令人向往的。而在他的日记中,则处处可以看到这种品德的闪光。今举一些例子。  相似文献   

20.
编辑手记     
《东方文化》2000,(3):127-127
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中,有好些“现象”值得谈论,譬如“郭沫若现象”、“茅盾现象”、“何其芳现象”、“曹禺现象”或“马寅初现象”、“陈寅恪现象”、“顾准现象”等等。如果谁有兴趣,可写一部“中国知识分子现象学”,那一定很有意思.也一定很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