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输》介绍战国时期的公输盘的事迹。提起公输盘,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他是古代有名的能工巧匠,但他与鲁班是同一人还是两个人,长期以来却很少有人提及。教材是这样解释公输盘的:“公输盘,鲁国人,公输是姓,盘是名,也写作‘公输班’或‘公输般’,民间称他鲁班。”显然教材是认为公输盘与鲁班是同一人。新  相似文献   

2.
《鲁班学艺》(五年制十册第30课,六年制第十二册第22课)中的鲁班,教参中的解释是:“据说历史上确有此人,姓公输,名般,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建筑工匠。因‘般’与‘班’同音,故称鲁班。”笔者认为公输与鲁班不是同一人。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3.
“与”犹“谓”,不完全外动词,训见《经传释词》。……《玉台新咏》载古诗八首,其第六首云:“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又《乐府诗集》载相和歌古辞《艳歌行》:“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公输即鲁班,本是一人,中何以用“与”字?古今皆不得其解,今读“与”犹“谓”,  相似文献   

4.
[瞻仰鲁班大师]鲁班本名公输般,是春秋战国时代鲁国人(今天的山东),因为“般”与“班”同音,所以称之为鲁班。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工匠,被誉为木匠的祖师,也是建筑业的鼻祖。他一生发明了很多造福人类的东西。  相似文献   

5.
<正>春秋战国时期诞生过诸子百家,影响深远。"文圣"孔子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工圣"鲁班则创造了物质文明。鲁班不仅会"动口",更会"动手"。鲁班的"动口",在于他对徒弟的言传身教,开创了中国的工匠群体;鲁班的"动手",则体现在以制造为起点,以创新为升华,推进了中国的工艺文化。鲁班在中国科学技术中的地位,堪比孔子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一、哲匠始祖——鲁班鲁班,本名公输般(本姓公输,名般),也称公输  相似文献   

6.
班门弄斧     
“班门弄斧”民间又说成“鲁班门前弄大斧”;另有“关公面前耍大刀”,意思相同。班,指古代巧匠公输班,又作“公输般”、“公输盘”,鲁国人。通称“鲁班”。墨子、孟子书里都讲过他,把他和春秋时期的一些名匠名师并提,可见他是战国以前的人。至今民间还把他尊为木工、建筑工的行业神。  相似文献   

7.
鲁班的故事     
我国春秋时期有一个了不起的建筑工匠,名叫鲁班。其实,鲁班本姓“公输”,单名一个字,叫“般”。因为他是鲁国人,又“般”与“班”同音,所以人们就称他为“鲁班”。 鲁班出身在一个工匠世家,他的父亲和爷爷都是工匠。鲁班从小爱看长辈们敲敲打打地造房子,他便也常常把尺子、榔  相似文献   

8.
提起鲁班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陌生。如果要问:鲁班是姓鲁名班吗?恐怕张口能答的人不一定很多。那么,对于“鲁班教子学艺”的故事,也许更鲜为人知了。据考证,鲁班确有其人。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原名为公输般或公输班,因“般”与“班”同音,故后人称之为“鲁班”。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工匠和发明家,被人们尊称为“木工的祖师”。鲁班有个儿子。当儿子长到十五岁的时候,鲁班把儿子叫到跟前,对他说:“你已经长大了,你想学点什么本领呢?”儿子皱了皱眉头,说:“我去学种地吧。”于是,鲁班把儿子送到一位有经验的农民那儿去学种地。一年过后,儿子回到家,第一句话就告诉父亲:“种地这活儿太累了,我可干不了。”  相似文献   

9.
风筝的起源     
风筝起源于战国时期。据《墨子·鲁问》篇记载,"公输班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又说"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公输班就是后人所说的七巧匠鲁班或"鲁班爷"。他制作的"鹊"或"鸢",其原料是极薄的木片或  相似文献   

10.
墨子破云梯     
墨子和他的墨家学派是一个科学家团体,他们在数学、物理学、医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墨子还精通手工技艺,可与当时的巧匠公输般(即鲁班)相媲美。墨子很擅长防守城池,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般还要高明。墨子非常反对为了争城夺地而使百姓遭受灾难的混战。一次他听到楚国要利用公输般发明的云梯去侵略宋国,就急急忙忙地亲自跑到楚国的都城郢(Ying)都,劝公输般不要帮助楚惠王攻打宋国。  相似文献   

11.
风筝的起源     
《小学语文教学》2007,(7):94-94
风筝起源于战国时期。据《墨子&#183;鲁问》篇记载,“公输班竹木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又说“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公输班就是后人所说的七巧匠鲁班或“鲁班爷”。他制作的“鹊”或“鸢”,其原料是极薄的木片或竹片。汉朝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时,逐渐以纸代木。  相似文献   

12.
刘殿学 《下一代》2013,(1):40-41
鲁班是我国战国时期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他本姓公输。叫公输班,因为是鲁国人,所以称他为鲁班。他一生主要干木工活,在劳动实践中不断发明创造,成为木工的一代始祖。  相似文献   

13.
课本第 64页 :“战国初期杰出的建筑师鲁班 ,被后代奉为建筑工匠的祖师。”紧接着 ,第65页小字中又说 :“鲁班 ,又名公输般 ,春秋末年鲁国人。”无论怎么说 ,两处表述都应一样才是是“战国”还是“春秋末年”?$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庞长仙  相似文献   

14.
兼爱天下     
一位母亲梦见中午时分一只赤乌飞了进来,照得满屋光辉灿烂,然后,她在一阵剧痛中惊醒,生下一个小孩。这个小孩长大以后,成了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熟知力的作用和光的奥秘,尤其能够实际运用杠杆原理、针孔成像知识、点线体面圆概念。他顷刻间就能将三寸之木削成一个承载六百斤重的车轴,他做的木鸢可以在天空中飞翔。这个人与公输般很有渊源。公输般,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鲁班,木匠的祖师爷。他擅长制造武器,发明的一钩一镶,使得  相似文献   

15.
一、“齐”字不该去掉 人教版中学语文教科书第四册《公输》一文:“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起于鲁,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文章下面的注释说:“齐行:疾行。(据《吕氏春秋》《淮南子》校补)”从意思上我们也能看出:“齐”字强调了墨子听到公输盘为楚造云梯己成,并且将要用它攻打宋国之后,尽快去劝阻公输盘的急切心情。如果丢掉“齐”字,就不能体现出墨子途中行程之速。  相似文献   

16.
自全国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来,文言文在语文教材中占的比重比原来更大了,文言文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在翻阅教材中文言文的注释时,发现教材的编者经常使用一个术语“通”。如:《墨子·公输》:“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注:“距,和下文‘所以距’的  相似文献   

17.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联想可以帮助人们记忆,联想可以开拓人们的思维,联想更可以促使人们发明、创造。看看下面的文章和故事吧,你一定会受到启发。鲁班发明了锯春秋末年,鲁国有一位能工巧匠叫公输班,又叫鲁班,他会盖房子、石桥,还会用木头雕刻小鸟。有一次国  相似文献   

18.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门徒有一个任务.就是他们必须记载老师的言行事迹.这个风气是孔子弟子开创的.后来的诸子百家都继承了这一风气.《公输》就是墨翟弟子记载的墨予止楚攻宋的事迹,中学语文课堂上讲《公输》。一般都认为这篇文章体现墨家“非攻”思想。这是不错的.但仅仅讲这一点还不够,应该通过《公输》这篇课文,将墨家学派的特点讲出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开心剧场     
(话说,墨子趁着天下稍稍平定,带着众弟子周游列国,顺便游山玩水。当他们来到鲁国时,在大街上……)
  报童:特大新闻!公输盘(鲁班)为楚国制造大批攻城器械,准备攻打宋国!
  墨子(一听报童喊,脸色大变):Oh,my god!这该死的公输盘,太不厚道了。我还准备去宋国旅游呢!可不能让他破坏了我的计划。(转身)禽滑釐(墨子的大弟子)!  相似文献   

20.
古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对仲卿别母之后,自缢之前,有“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的描写。意思是说仲卿转脸向户里看看,一股愁绪象煎熬般涌上心头。诗中的“户里”作何解释,余冠英同志编注的《乐府诗选》认为是“顾念阿母”。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编注的《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也认为是“此时又转头去看户里的母亲,是决定自杀而有所顾念的表示”。一九六二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历代民歌一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