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未成年人处在成长发育阶段,易受社会不良影响的侵害,需要多方面的教育和保护。用法律手段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就提出要“用法律手段来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防止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对青少年的引诱和腐蚀,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1991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这部法律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角度立法,把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融为一体。它的颁布,标志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步…  相似文献   

2.
《中学文科》2006,(1):16-18,87
识记:全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法律的名称。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 理解;从用法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协调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保护职责三方面,说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从国家利益和青少年的自身需要两个方面,说明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 活动: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列举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结合实例,谈谈自我保护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尽管我国正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内容,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只能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原则性规定,许多制度需要具体细化。我国亟须加快制定《未成年入网络保护法》,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名誉会长李玉玲在参加“播撒绿色的希望拥抱网络的春天——净化青少年社会文化环境社区行”活动时表示,为了给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她在今年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制定《未成年入网络保护法》的提案。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结合工作实际,本着“维权服务,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工作理念,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和组织建设入手,建立“青少年维权岗”网络体系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组织机构,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职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例会制度》、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已经施行。这是建国以来我市首次为保护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颁布的地方法规。它体现党和政府对教育培养新一代的高度重视,深得民心。《条例》是优化教育环境的有力武器。学校要运用《条例》,主动争取社会的支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多办实事。一、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条例》要求建立市、区县、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三级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分别规定了家庭、学  相似文献   

6.
王静文  罗晓岚 《中学文科》2005,(1):14-17,87
识记:1.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法律的名称。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理解:1.从用法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协调社会对青少年的保护职责三方面,说明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2.从国家利益和青少年的自身需要两方面,说明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活动:1.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列举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2.结合实例,交流自我保护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题“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是该册教材的最后一课,在这一课最后一页的“相关链接”中提到了专门针对未成年人制定的两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虽然教材中没有提到任何关于这两部法律的具体内容,但其实是在为下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一框题“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打下伏笔。  相似文献   

8.
“尽管我国正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内容,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只能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原则性规定,许多制度需要具体细化。我国亟须加快制定《未戍年人网络保护法》,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名誉会长李玉玲目前表示。为了给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国家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主要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家庭保护,就是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学校保护,就是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其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相似文献   

10.
《学苑教育》2012,(8):4-5
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全体会议在成都召开。会议强调,2012年是新修订的《四川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颁布实施的第一年,要着力推动该条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一步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切实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副省长、省未保委主任黄彦蓉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国家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主要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家庭保护,就是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学校保护,就是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规  相似文献   

12.
身为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国家有三亿多少年儿童,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也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可以说,这些都是为了保障少年儿童的健康和安全的。为了维护孩子们的权益,帮助父母更好地学法用法,给父母真正的法律援助,本刊在2003年特开辟“佟律师说法”专栏,邀请北京市致诚律师事务所主任、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律师为大家“说法”。  相似文献   

13.
2014年3月1日,新修改颁布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作为国内第一个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城市,早在1987年上海就颁布了我国首部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这也是上海继1997年、2004年之后再次对条例进行修订,而此次修订的焦点聚焦在了未成年人安全上。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建国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 ,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制定了一系列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 ,使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得到了充分的保护 ,也使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但是 ,近年来 ,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贵州省统计 1998年未成年人犯罪人数为 776人 ,1999年为 112 8人 ,2 0 0 0年为 12 2 6人 ,2 0 0 1年为 15 89人 ,犯罪人数呈直线上升。因此 ,少年司法制度的改革 ,首先应从未成年入的思想教育入门 ,成…  相似文献   

15.
各市教委 ,沈铁、东电教育处 ,辽油教育培训部 :未成年人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对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维护社会稳定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 ,国家于1999年颁布并实施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该法的实施 ,必将对创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部去年专门发出了《关于组织学习贯彻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的通知》。现结合贯彻落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特别是学习贯彻《人民日报》今年2月12日…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从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部法律对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培养未成年人的良好品行,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大意义。《预法》对学校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学校对学生负有法制教育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教育行政部门应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工作效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外,根据《预法》第十条的规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当将教育计划告之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以便密切学校与…  相似文献   

17.
<正>网络如今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通过网络学习与生活,但是也面临着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网络欺凌等风险。2024年1月1日起,一部和这些问题息息相关的行政法规开始实施,它就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部行政法规,看看它规定了哪些内容吧。《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制定这部行政法规,是为了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从此,我国产生了第一部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奠定了依法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基础。《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了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分工,确定了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方面对未成年人进行保护。本文拟对学校保护工作谈谈粗浅体会。一、学校保护的法律要求学校保护是指学校、幼儿园及其它教育机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9.
“以法治校”小议□兰州市三十九中学王家利☆1991年9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末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为“保护法”),该法的诞生标志着我国青少年工作步入法制化的轨道,标志着我国近4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了明确的...  相似文献   

20.
1999年6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并于1999年11月1日正式施行。这部法律体现了党和政府解决犯罪问题以“预防为主”的战略思想,强调德育和法制教育的基础作用,突出家庭、学校的主体教育责任和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重视对不良行为的及时矫治和对未成年人的挽救和保护。 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立法依据 1.制定本法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需要。中国现有未成年人近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近1/3。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栋梁。未成年人好奇、求知欲强,渴望独立,感情奔放,敢说敢做,但是经验少,自制力差,思想容易冲动,行为容易过激,容易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这一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