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题目:绝热容器中盛有一定质量的热水,将一小杯冷水倒入容器中,容器中水温降低了3℃,再向这容器中倒入一小杯同样的冷水后,容器中水温又降低了2℃,要使容器中的水温再降低6℃,应再向容器中倒人多少杯同样的冷水?  相似文献   

2.
1.类推法求n=1,2,3时的解,找出解答的规律,再类推到n. 例1 将一勺温水倒入盛有冷水的量热器内,这时量热器水的温度升高了5℃,再加一勺同样的温水,量热器内水的温度又上升了3℃. 如果不断向量热器内加同样的温水,量热器内水温最终比开始时升高多少? 分析首先列出加一勺温水时的热平衡方程,再列出加二勺水时的方程,依次类推到加n勺水的热平衡方程.  相似文献   

3.
《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江苏省学生适用)试卷中第38题是这样的:将一勺热水倒入量热器,这时量热器内的水温上升了5℃,再加一勺同样的热水,水温又升高了3℃.问:()继续再加7勺同样的热水,则此量热器中的水温还将上升多少?(2)如果不断地向量热器内加同样的热水,量热器中的水温最终比开始时升高多少?(假定量热器的容积较勺的容积大得多)思路一勺一句地添加n次热水,与一次添加n勺热水的效果是相同的.解(回)假定添加n次热水后量热器中水的混合温度为tn,根据热平衡方程得:解之得:将它们代入(1)式化简可得:再加入7勺…  相似文献   

4.
关于“哪个比热大”的讨论景泰县正路乡石井学校薛延勇原题:甲乙两个物体,质量相等,温度相同。先把甲投入一杯热水中,热平衡后水温降低8℃;取出甲(设热量和水量均无损失),再把乙投入这杯热水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8℃。由此可知()。A.甲的比热大B.乙的...  相似文献   

5.
题目:质量、温度均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将乙投入一杯热水中,达到热平衡时,水温下降2℃;将乙取出,再把甲投入这杯热水中,达到热平衡时,水温又下降2℃.若热量和水量的损失可忽略不计,则( ). (A)甲的比热较大 (B)乙的比热较大 (C)甲、乙的比热一样大 (D)无法判断哪个比热大 分析:此题涉及到两次热平衡,用定性分析解答较难,而用定量分析法求解则能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6.
张振楼 《物理教师》2006,27(4):51-51,54
原题:将一勺水倒入原盛有水的量热器中,平衡后,量热器中水温升高了5℃.再补充一勺同样的热水后,量热器中水的温度再升高3℃.如果再倒入一勺同样的热水,试求量热器内水的温度还能上升多少?量热器本身的热量不计,混合过程中的热损失忽略.原解:设量热器内原有水的质量为m,温度为t0  相似文献   

7.
[例1](天津市)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先把甲放在一杯冷水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升高了△t℃,把甲取出后再立即把乙放入此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了△t℃.若忽略热损失,问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哪个大?请加以论证说明.  相似文献   

8.
一道热学计算题的解析 题目:将一勺热水倒入量热器,这时量热器的水温上升了5℃;再加一勺同样的水,温度又升高了3℃.若不断地往量热器中加同样的热水,量热器的水温最终比开始升高多少?(假设量热器容积较勺的容积大得多,不计热损失) 分析:量热器中的水最终升高的温度,无疑是每次加水时,升高的温度之和,这样,其解法  相似文献   

9.
题目 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两个物体甲和乙,先把甲放入一杯热水中,热平衡时,水温降了5℃;将甲取出后再把乙放入(设热量和水的质量无损失),热平衡时,水温也降了5℃,由此可以判定( )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物理中考的趋势是 :分值减少 ,理化合卷 ;实验及能力性试题增加 ;题型不断创新 .在题型创新上 ,像论证推导题、开放性试题就是其中的两种 .这类题考查了考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题目 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甲、乙两个物体 ,先把甲放在一杯冷水中 ,热平衡后水温升高了Δt℃ ;把甲取出后再立即把乙放入此杯水中 ,热平衡后水温又升高了Δt℃ ,若忽略热损失 ,问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哪个大 ?请加以论证说明 . ( 2 0 0 0年天津市中考题 )分析与解 论证前提表述 :设甲、乙两物体的初温为t,质量为m ,水的初温…  相似文献   

11.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和燃烧》第3课《热是怎样传递的》中有一个对流实验(如图一),“在一杯红色的热水中,沿着杯壁慢慢地加入一杯冷水,仔细观察冷水和热水融合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以后,发现冷水倒入热水中,冷水先沉到杯底,受热以后浮上来,这说明发生了对流。这个实验设计得很巧妙,巧妙之处在于仅仅用了很简陋的仪器,就把对流实验现象很生动地展示出来了。但细细一琢磨,又觉得这是依靠向下冲力沉下去的。因为,我把一杯染色的热水沿的实验来证明对流,我总是感觉到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我们能否把对流实验设计得再周密一点,达到科学…  相似文献   

12.
题目: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先把甲放在一杯冷水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升高了Δt℃;把甲取出后再把乙放入此杯水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又升高了Δt℃.若忽略热损失,问甲、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哪个大?请加以论证说明.(2000年天津市中考题)分析与解:这类题旨在考查同学们的推理论证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由于已知条件少,很多同学感到解答困难.这里给出几种解法,可能对大家会有所启发.论证前提表述:设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为m,初温为t,水的初温为t0,则第一次热平衡后的末温为t0 Δt,第二次热平衡后的末温为t0 2Δt.解法一:…  相似文献   

13.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和燃烧》第3课《热是怎样传递的》中有一个对流实验(如图一),“在一杯红色的热水中,沿着杯壁慢慢地加入一杯冷水,仔细观察冷水和热水融合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以后,发现冷水倒入热水中,冷水先沉到杯底,受热以后浮上来,这说明发生了对流。这个实验设计得很巧妙,巧妙之处在于仅仅用了很简陋的仪器,就把对流实验现象很生动地展示出来了。但细细一琢磨,又觉得这是依靠向下冲力沉下去的。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个实验:一位教授在桌上放了一杯温水,用特殊的方法让它保持恒温,然后又在桌上分别放了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当他让学生先将手放进冷水中,再放进温水中时,学生感到温水很暖和;当他让学生先将手放进热水中,再放进温水中时,学生感到温水很凉。同样一杯温水,因为方式的改变,学生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这便是著名"冷热水  相似文献   

15.
周行志 《物理教师》2002,23(7):21-22
学生对初中热学中繁琐的计算往往感到“头疼” .若能用图像法来解题 ,既形象、直观 ,又克服了学生对繁琐计算的畏惧心理 ;既增添了解题的乐趣 ,培养了学生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 1 ]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 ,初温相同 ,把甲投入一杯热水中 ,待热平衡后水温度降低了 1 0℃ ,把甲捞出后 ,不计水质量损失 ,再把乙投入此热水中 ,待热平衡后 ,水温度又降低了 1 0℃ ,则 (   )(A)c甲 >c乙 .  (B)c甲 <c乙 .(C)c甲 =c乙 .  (D)无法比较 .解析 :本题一般思维是求出两物质的比热 ,然后比较大小 .根…  相似文献   

16.
一个公开教学活动上,我带着孩子们用非常简单的材料:两个杯、一些水,经历了一堂《热水与冷水》的科学课:师:现我们有一杯冷水和热水,再倒出冷热不同的两杯水,那该怎么倒啊?(讨论片刻)生:在第一只空杯中,拿热水杯倒一点,再拿冷水杯倒一点。在第二只空杯中,拿热水倒得多一点,再拿冷水杯倒得少一点。这样  相似文献   

17.
亮亮和泡泡玩累了,来到快餐店。亮亮先吃了一个冰激凌,然后又要了一杯热牛奶。亮亮觉得这热牛奶好烫,可只喝了热牛奶的泡泡却不觉得烫。为什么呢?一起来做一个冷热作用的小实验吧。准备材料:一杯热水、一杯冷水、一杯温水开始做:1.将一个手指头放在冷水里。2.拿出来,再把手指放在温水里。3.再用另一个手指重新开始,先放在热水里,然后放在温水里。问题:两个手指对温水的温度感觉是否一样?实验结果:从冷水里拿出的手指感觉温水的温度更高些,相反从热水里拿出的手指感觉温水的温度要低些。为什么:这是因为手指的皮肤已对先试过的冷、热水温产生…  相似文献   

18.
如何解释初中物理——热学现象□华亭矿务局中学厚桂英问题的提出:在烧杯中盛大半杯热水,在试管中也加入半管热水,再将试管放入烧杯中,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至沸腾时,对试管中的水的情况有以下四种说法,哪种说法正确?(1)试管中的水与烧杯中的水温相同,杯、管...  相似文献   

19.
一套美国中学化学教材中的习题(续7)山西省榆次市经纬中学田宇译第九章物质的状态▲课文中的问题1.当热水被倒入与其温度相同的水杯中时,水分子的平均动能会受到怎样的影响?2.一块处于0℃的冰中的微粒的平均动能与一艘充气式飞艇中(处于0℃)的微粒的平均动能...  相似文献   

20.
正气球的表面滑溜溜,怎么可能戴得了耳机?哈哈,大脸兔总是能把一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不信?跟着一起做吧!【魔法材料】一个吹好的气球、几个空果冻壳(ké),一杯热水、一瓶(pínɡ)冷水、一个盆子。【魔法进行时】1.将热水倒入空的果冻壳里,等待半分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