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五四运动后到一九二一年,全国大小文艺社团约有一百多个,影响最大的,是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和语丝社。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一九二一年一月四日在北京中央公园来今雨轩开成立会。发起人有十二个: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成立会召开之前,曾由周作人起草宣言,在北京报刊发表,并征求会员。宣  相似文献   

2.
茅盾     
茅盾原名沈德鸿,又名沈雁冰。一八九六年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巨大成就的革命作家。中学毕业后进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一九一七年开始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杂志》上发表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方面的文章,一九二○年参加《小说月报》的革新工作。一九二一年和郑振铎、叶圣陶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并负责主编《小说月报》。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许多文学论文,并翻译了不少外国进步作品。他早期的文学主张是“为人生”。  相似文献   

3.
《春蚕》是我国三十年代艺术画廓中的一件珍品,它的作者茅盾则是我国老一辈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一九二八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时用的笔名。茅盾早在“五四”前夕就开始了文学活动。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即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和倡导者。一九二一年他和叶圣陶、郑振铎等人组织了我国最早的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同时还主持了《小说月报》的全面革新工作,使它成为“五四”  相似文献   

4.
我国最早的一部数学书是公元一世纪纂编的《九章算术》,共收集了246个问题的解法。 我国最早翻译的西方书籍是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它是由明代数学家徐光启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于1607年在北京出版的。  相似文献   

5.
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乃今见《三国演义》最早刻本考──兼说嘉靖本非最早刻本亦非罗贯中原作张志合明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为罗贯中原作,且是《三国演义》诸版中的最早刻本,这一论断是由郑振铎先生最早提出的。(郑振铎《三国志演义的演化》,原载《小说月报...  相似文献   

6.
这篇童话的作者叶圣陶,是现代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一八九四年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中.一九一一年初中毕业后,因家中生活拮据,无力升学,便当了小学教员,一直持续十年之久.后来又在中学和大学任教.他在学生时期即开始练习写作.一九一四年发表了文言小说《穷愁》,初露文才.一九一九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人生》,这是他创作的真正开端.一九二一年一月,他和沈雁冰、郑振铎等共同筹备组织文学研究会,并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主要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灾》、《线下》和长篇小说《倪焕之》等.  相似文献   

7.
华东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的杜殿砷同志,是最早向我国介绍赞可夫教学论思想的人。不久前,他又翻译了《和教师的谈话》,并与几位同志合译了《教学与发展》。在这两本赞可夫教学论思想的代表作即将同我国读者见面的时候,笔者怀着当前如何向外国教育经验学习的一些问题,特向杜殿坤同志求教。杜殿坤同志一见面就说:“对赞可夫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笔者从描写学派的翻译规范理论出发,以《飞鸟集》郑振铎译本中的语言欧化现象为研究个案,分析了文本语言规范制约下译者对语体,句法结构,词汇选择等方面所做的处理.译者郑振铎在五四时期改造白话文及改变中国传统文学现念的环境之下,受译入语体系的文本语言规范制约,输入了散文诗这一文学类型,出现了大量的欧化结构现象.  相似文献   

9.
蒋小丽 《英语广场》2020,(35):14-17
《回顾》是美国作家爱德华·贝拉米于1888年发表的一部乌托邦小说。最早的中译本是英国来华传教士李提摩太与其助手蔡尔康合译的《百年一觉》;最近的译本是林天斗和张自谋合译的《回顾》。本文以此两译本为例,对影响其翻译目的的译者、技术、文化、目标读者等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反映了明末清初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红楼梦》中人物的服饰描写占据了很大比例。通过对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红楼梦》译本中服饰翻译进行分析,得出其主要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并兼顾其他的翻译技巧,如增译、省译、分句与合句、换序等,从而实现了翻译的顺畅与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11.
文学研究会: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开展以来出现最早的一个进步文学团体。一九二一年一月在北京正式成立,发起人有沈雁冰(茅盾)、郑振铎、叶绍钧(叶圣陶)、王统照、郭绍虞、孙伏园、许地山等十二人。他们在发起《宣言》中说:“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失意时的消遣的对侯,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治文学的人,也当以这事为他终身的事业,正同劳农一样。”他们主张“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象,表现并且讨沦一些有关人生一般的问题。”他们反对无病呻吟的旧文学,反对以文学为游戏的鸳鸯蝴蝶派的文学观。一九二一年,他们接编并革新了被鸳鸯蝴蝶派控制十多年的文学刊物——《小说月报》,还创办了《文学旬刊》,一九二二年出版《诗刊》,  相似文献   

12.
“佛典翻译文学”是研究外未文化对中国文学史影响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南北朝时期三种佚经——康法邃十卷《譬喻经》、失译十卷《譬喻经》和失译十卷《杂譬喻经》——的钩沉、流传和特征等问题的剖析,可以透视中国“佛典翻译文学”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3.
现代中学语文与外国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学作品最早出现在由洪北平、何仲英编纂,商务印书馆1920年出版的第一套中学白话教材《白话范》(四册)中,共有四篇:胡适译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刘半农译英国诗人虎特的诗《缝衣曲》,耿济之译屠格涅夫的小说《航海》,托尔斯泰的小说《三问题》。此后30年,外国学与中学语教材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翻译词典》是我国翻译界普遍公认的权威词典,为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中也有一些引用错误,许多学者误将《词典》中“中国翻译大事记”首条作为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译事来引用,这是不当的.本文通过引用史料对《诗经》的搜集、整理、复原和西汉时匈奴与汉人译事的阐述记载,说明中国最早译事有文字记载的至少也应上溯至公元前11世纪《诗经》的搜集与整理.  相似文献   

15.
周作人(1885——1967),原名櫆寿,改名作人,字启明,号知堂,是鲁迅的二弟。一九○一年赴南京水师学堂读书。一九○六年去日本留学。一九一一年回国在绍兴任中学教员。一九一七年去北京任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纂处编纂员,后被聘为该校文科教员。周作人是从翻译和评介外国文艺走上文学道路的。在日本热心于介绍俄国及东北欧被压迫民族的文学作品,与鲁迅合译了《域外小说集》,还翻译了波兰显克微支、俄国珂罗连柯、匈牙利育珂摩耳等人的作品。其间,深受外国文艺以个性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影响。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周作人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论文《人的  相似文献   

16.
较之近代翻译文学,五四时期的翻译文学有了更多的文学自觉,多数译者皆是知名作家,他们借由翻译实现了文学观念、文艺思潮、文体建设的新文学改造。特别是1913年泰戈尔成为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之后,我国一度呈现"泰戈尔文学热"。冰心穷10年光阴翻译了泰氏《吉檀迦利》,后来又译《园丁集》。从翻译小诗到小诗写作,冰心受到了哪些影响?又在自己的写作中实现了哪些创新?本文通过语料库技术对以上问题进行实证,对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范式的方法论创新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由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戈宝权同志担任特约顾问并作序的《俄国文学史》一书,最近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共二十章五十余万字.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由我国国内学者编著的第一部俄国文学史,是介绍和研究俄罗斯文学的最新著作,它“担当填补了近几十年来我国在研究俄国文学史上的空白的重任.”(戈宝权语) 这本专著是由我国九所高等学校的十位正副教授集体编写的.编写组由湖南师大易漱泉、王远泽和西北大学雷成德组成.戈宝权对本书思想内容的研究和结构安排提出了  相似文献   

18.
《好同学》2005,(5)
作为著名文学翻译家、作家、文学评论家、学者,冯亦代一生中著作等身,曾组织编译《当代美国小说选》,与人合译欧文·肖的长篇小说《富人·穷人》,译海明威的剧本及短篇小说《第五纵  相似文献   

19.
巨型南瓜     
《海外英语》2012,(2):52-53
大师简介:方华文,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授,文学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被文学翻译家一国际翻译家联盟推选为代表人物,并被国际译联誉为“中国当代最多产的文学翻译家”。已发表著、译作品2000余万字,并主编了《经典英美报刊选萃》等多部英汉对照读物。  相似文献   

20.
由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戈宝权同志担任特约顾问并作序的《俄国文学史》一书,最近由湖南文艺出版迁出版。全书共二十章五十余万字。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由我国国内学者编著的第一部俄国文学史,是介绍和研究俄罗斯文学的最新著作,它“担当填补了近几十年来我国在研究俄国文学史上的空白的重任。”(戈宝权语)这本专著是由我国九所高等学校的十位正副教授集体编写的。编写组由湖南师大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