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称性观念、对称性原理和对称性方法及其应用,在基础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学生掌握对称性方法可能有学习障碍,可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牛顿运动定律的时空对称性、对称性与守恒定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进而运用势能的时空对称性推导机械能、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定律,并指出对称性思想在物理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和讨论晶体宏观对称性与微观对称性的区别和联系,明确晶体的宏观对称性是微观对称性的宏观反映,而平移对称性的存在与否,是晶体的微观对称性与宏观对称性之间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夫琅和费衍射图样的对称性与孔径的关系。用夫琅和费衍射的傅里叶变换观点,在衍射孔径上的场无位相变化的情形下,就不同形状孔径,对其夫琅和费衍射图样的对称性问题作比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5.
将各种积分统一划分为无方向积分和有方向积分两类,并以简洁的形式分别归纳出这两类积分的对称性结论,同时建立了交换对称性的相关理论;通过示例阐述了各种对称性在积分计算中的应用,并提供了创设对称性条件的方法,指出利用对称性简化积分计算时保证对称性匹配是其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论述物理学的对称性,对称性导致守恒及对称性的自发破缺产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对称性的有关概念,论述了机械能、电磁能与对称性的关系,并指明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对称性原理,给出一种解决电磁学问题的定性分析方法,使得在不知具体定律的情况下,根据此方法同样可得到实际所需结果。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对称性的有关概念,论述了机械能、电磁能与对称性的关系,并指明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简要分析了量子力学理论体系的对称性,并分析了量子力学理论体系对称性最重要的几个推论。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寓于语言的各个要素之中,其中最主要的是词汇。文章通过大量实例论述了《礼记》中所提到的词语朱雀、玄武、青龙和白虎这“四神”的文化意蕴及其发展变化,并从理论上概括了词语的民俗文化意义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说文》中6个表示人体名称的形声字,从该字的源义素是声符字的本义和源义、引申义和假借义三个方面,通过声符系联,得出各个字本义与源义之间的关系,力图为科学汉语字源学的建立提供经过系统整理的文献材料和论证阐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选取《说文》中6个表示头部名称的形声字,从该字的源义素是声符字的本义和源义、引申义和假借义三个方面,通过声符系联,得出各个字本义与源义之间的关系,力图为科学汉语字源学的建立提供经过系统整理的文献材料和论证阐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生命,都在为自己的生活而忙碌奔波,似乎每天都过得很充实。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问自己“我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时,往往会感到十分的迷惘和困惑,我们需要意义,我们时刻也离不开意义,我们生活的本性就是要追求意义。  相似文献   

15.
确定词语言语意义的类别是为了提供分析和理解的范式样本。从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可以把词语言语意义分为以语言词义为基础的词语言语意义和由语境规定的词语言语意义两大类,它们共包括概念义、感情意义、语体色彩、搭配意义、联想意义、象征意义、形象色彩义、语境具体义、语境转义、语境降用义、语境同义和修辞义 12个小类。这 12个小类还可以从功能上概括为功能性言语词义、替换性言语词义、描绘性言语词义三类。言语词义的功能不同,则对它们的解释方法也不同。言语词义上述两方面的分类剖析共同完成了一个对它们识别、理解和概括,阐释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6.
禅义指语词的禅宗行业语意义。禅义词语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其产生方式主要是语法造词和修辞造词。禅义词语的释义可运用三层释义法,即先解释其本义,再解释其俗义与禅义。  相似文献   

17.
词汇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反映意义和搭配意义之分。依据这些意义联想到英语词汇中的多义词或词组,发现它们的各个词义与这几种意义密切相关。由词汇的概念意义来推断或联想其它词义,可以相对容易地掌握词的所有词义,从而提高学习词汇的效率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词汇的情感色彩指话语主体对待客观对象的态度、感觉、感情倾向等,包括褒义、中性和贬义三类。历时研究是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某一事物所进行的研究。词汇情感色彩的历时特点包括:1)有些词的情感色彩在其产生的时候就打上了历史、文学或神话的烙印,这类词的情感色彩通常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大的变化;2)有些词的情感色彩有时代的特征,这些词的情感色彩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从构词的角度和发展过程来看,Chinese一词的情感色彩是中性的,因为英语中几乎找不到与Chinese有关的贬义习语或表达方式。如果在具体的语境中,Chinese确实表现出贬义色彩,则跟话语主体,客体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有关,尤其是跟客观主体的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19.
Richard Peters and John White have both argued that education should contribute to the meaning people are able to find in or give to life. Both dismiss the idea of ultimate or profound meaning (‘the meaning of life’) in favour of ordinary meaning, or ‘meaning in life’. Thus they exemplify the trend visible also in the general philosophical literature on life’s meaning. I argue that in their rejection of ultimate meaning and retreat to ordinary meaning they concede too much. There is room for plausible notions of ultimate meaning between the extreme they reject and the alternative they embrace. I propose two such notions, one meta-ethical, one metaphysical (specifically, Whiteheadian). If there are indeed plausible notions of ultimate meaning, and if ultimate or profound meaning is therefore a possibility we cannot dissmiss offhand, then it would be wrong to reject the possibility of ultimate meaning in education. Instead, education should both help people come to terms with doubt in this area of life, and foster their capacity to enjoy experiences of ultimate meaning.  相似文献   

20.
颜色词红色在英汉语言文化中含义极其丰富,有虚有实,有褒有贬。在翻译过程中,如何译出红色的真正内涵,不仅需要译者有着深厚的语言功底,更要求译者熟悉红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基本象征意义。试分析红色在汉英语言中的基本象征意义,探究其基本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