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面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必然选择与"城市容纳力存在上限"的两重困境,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成为此两难情境下的重要实践之一。然而,农民集中居住并不只是农民居住形态由散居向集中的转变,更面临着生活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交往的部分断裂与重构等问题。本研究试图从文化适应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四川成都市温江X社区的实地调研与分析,深入了解农民转变为新型居民后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社会交往等方面转变的现状,提出农民集中居住的文化适应是农民原有的乡土文化同社区城市文化相遭遇并产生冲突、调试和融合的过程,并提出相应的可开展的调试手段,以期为集中居住农民的文化适应研究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
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新型农村社区思想文化阵地,就是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新型农村社区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就是要稳固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的指导地位,应对多元文化对农村的强烈冲击;就是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地保证农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权利;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具体化现实化和通俗化以及传播方式变革创新研究,用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社会主义新文化;就是要对农村社区文化进行处境化理解和阐释,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让农民唱主角。  相似文献   

3.
农民是我国社会的主体人群,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开始了近百年的现代化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民进城成为重要的社会现实。对此,关注这个题材的优秀作品老舍《骆驼祥子》和贾平凹《高兴》具有了超越时空的相同意义。本文通过对比两部小说主人公逃离乡村、进入城市,最终被城市拒绝的悲剧历程,全面反思城乡文化的隔膜,批判城乡二元体制和权力主导下的社会发展模式,期望通过"人本"、"平等"来化解城乡文化沟壑,实现社会和谐及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傣族园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和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都展现了傣族园的非凡魅力和发展潜力。要积极抓住傣族文化发展的新机遇,探索能使政府、公司、村民利益达到"共赢"的发展模式,推进傣族园的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工作,达到农民创收与景区发展"双赢",推动该区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2月19日,在奉化市松岙镇街一村的古戏台上,嵊州市红楼越剧团表演的越剧《满堂红》受到了八方乡亲们的热情欢迎。当日,松岙镇"社戏下乡闹元宵"活动拉开帷幕,各式文艺演出在接下来的六天时间里,在该镇其他行政村巡回表演,为节日期间的农民群众送上丰富的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文章由此论述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分析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现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吴玉堂 《职业圈》2008,(15):125-126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文章由此论述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分析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现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将近9亿的人口是农民.这是中国的最基本国情.中国农民构成了地球上的一个最大的社会实体,仅此,就足以明确农村、农民以及农业的发展对整个中国的重要性.文章主要剖析了"三农"问题现状,并立足于"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2012年9月14日晚上,浙江宁海县的农民朋友冒着雨从四面八方来到潘天寿广场,兴高采烈地来参加由国家广电总局数字电影节目管理中心、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宁波)农民电影节开幕式。电影给农民带来的文化盛会  相似文献   

10.
农村文化礼堂是农民精神生活的家园,它对弘扬和践行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意义深远,不仅有利于提升农民的文明素养,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也有利于推进乡村的文明风尚。本文将以浙江海宁为例,在研究具体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未来依托农村文化礼堂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即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把握群众需要、完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浙江农村文化礼堂风情各异,吸引了不少游客。在一家村级美术馆,我遇到几位老外朋友,正跟着村民学剪纸。农村文化建设,是一种基于对农村和农民的理解、尊重之上的引领。她融进了浓浓的乡土内容,无论节庆礼仪、教育培训还是文体娱乐活动,都有文化能人在大显身手,都有广大农民群众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山东省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为切入口,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分析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并针对实际选择最优发展路径。旨在为山东省农村体育发展梳理思路,丰富农民健身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研究表明,山东省农村体育文化主要面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健身意识薄弱和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善等困境,笔者建议选择改善机制、优化管理、提高农民健身认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等路径促进山东农村体育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概述了"企业文化"的含义、内容和特点,概括了企业文化的作用,论述了我国企业文化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以望企业管理者提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中国三大黑茶之一的六堡茶的历史,六堡茶的名字由来、生产和销售的时代轨迹。19世纪末,随着马来西亚锡矿的开采,大批闽粤桂地区的农民到东南亚谋生,六堡茶跟随他们下南洋,成为"劳工茶",六堡茶开始远销东南亚,并迎来了繁盛时期,从而形成以六堡茶产地为起点,途径梧州、广州、香港,最终抵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运输、销售的水路,成就了著名的"茶船古道"这一黄金水路。如今的六堡茶由于这段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华丽转身,转型为承载着历史文化的茶饮。  相似文献   

15.
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是中国农业的未来,其文化水平、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水平。较之传统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有鉴于此,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学习实用技术,也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有对社会负责的意识。本文分析探讨了农民社会责任意识的现状,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的培育环境、健全制度保障,强化政策支撑、坚持新型职业农民主体地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培育新型农民的现实意义 第一,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包括经济发展,还包括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交流》2014,(10):3-3
在共和国诞生65年的伟大征程中,亿万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不息。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现世今生的梦。本期《共和国之歌》专栏记录了一批很有理想的逐梦人从寻梦、追梦到圆梦的奋斗足迹,刊载有:反映民间文艺繁荣创作的浦江农民诗人群体、体现新农村精神家园蓬勃发展的临安文化礼堂的建设先行者、表达都市媒体关注新目光的杭州摄影师和"走出去"传播中华文化的浙江艺术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已经连续19次将"三农"问题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忽视与不可回避的基本问题之一.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立足于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实际情况,分析村庄发展中规划编制、土地利用、产业发展、文化保护、公共服务设施等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乡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三大原则...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建设,自八十年代以来,经过"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干什么"、"企业文化怎么干"、"企业文化怎么干好"等四个发展阶段,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高了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诸多矛盾关系中,农民思想文化建设程度与当今社会发展的矛盾亟待解决。本文将从乡村振兴战略入手,阐述农民思想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及其主要矛盾,进而提出从树立文化标兵、营造文化氛围和加强文化培养三大方面缓和与消解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