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荣 《新闻世界》2014,(10):92-93
在"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今天的媒体更注重新闻的贴近性、服务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越来越多。但一些媒体往往注重弱势者的艰辛、困苦,在报道中有意回避那些与之相关的新闻事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即使在人文关怀的报道中,也应该坚持新闻真实、全面、客观的报道。  相似文献   

2.
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写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不仅要搞清楚"三贴近"的概念、意义、做法,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在"三贴近"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  相似文献   

3.
现在各种新兴媒体发展迅速,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党报要想在新时期、新阶段巩固自己的舆论引导地位,就必须落实"三贴近"的原则,增强报纸的贴近性和凝聚力。这就要求我们党报的新闻工作者在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还要关注民生,加强民生新闻的报道,提高党报的公信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4.
许崴 《新闻传播》2009,(8):44-44
如何能够在新闻宣传中更贴近百姓,一直是基层媒体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大量事例,阐述了县级电视媒体如何坚持“三贴近”原则,做好民生新闻,更好地发挥基层媒体在促进和谐社会中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蒋守昌 《军事记者》2012,(12):36-37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新闻宣传的一贯指导方针,是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目标体现,也是部队媒体新兵训练报道的具体要求。去年以来,《人民前线报》开设"我们的新兵连"专版,在"三贴近"中搞好新兵入伍训练报道,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突出价值引领,为新兵成长进行思想导航刚刚进入军营的新战士,正是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三贴近"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新闻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突破口。高校的广播电视既是学校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阵地和舆论工具,要办好校园电视,使其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方面发挥作用,也必须坚持做到"三贴近"。实践证明,落实"三贴近"原则是新形势下办好校...  相似文献   

7.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重要原则。在工作实际中,“三贴近”原则的思想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正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指导作用。去年9月至11月,由天津电台发起,并和天津市文明办联合天津市多家媒体共同举办的“知荣辱、树新风、感动津城十佳文明市民”评选活动正是实践“三贴近”原则的一次创新,  相似文献   

8.
围绕主题主线搞好军事新闻宣传,是我们军队媒体和军事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三贴近"原则在新闻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军事新闻指导性和影响力的重要保证。由解放军报社主办、人民军队报社协办的第五届军事新闻论坛,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为重要抓手紧紧围绕主题主线搞好军事新闻宣传》等高质量论文,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9.
宋环宇 《新闻传播》2009,(7):112-112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党的新闻工作要求,新闻报道能否做到“三贴近”,不仅关系到新闻媒体能否落实好党的新闻宣传方针,能否完成好光荣使命,而且也事关媒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林城晚报》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立足于人文关怀,以人性化报道实践“三贴近”原则,寓“三贴近”原则于人性化报道之中,推动新闻事业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三农"电视节目如何"三贴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电视作为强势媒体,宣传"三农",服务"三农"是其不可推卸的责任."三贴近"是宣传思想战线的基本工作原则.电视媒体在支持"三农"、服务"三农"的具体工作中应该始终坚持和充分体现"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11.
季建南 《视听界》2010,(3):91-92
近年来,江苏广电总台新闻中心坚持把"三贴近"原则作为提升报道质量,强化媒体公信力、引导力的切入点和归宿点,在机制创新方面做了有效的探索和尝试。传播理念由过去的"我让你知道什么"转变为现在的"你想知道什么我来告诉你";内容选择上突出报道主体的新闻性、时代性,反映百姓的现实需求;形式上,杜绝大话、空话、套话,杜绝声画两张皮;  相似文献   

12.
新闻宣传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凸显出三贴近原则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近年来,媒体在新闻宣传中坚持三贴近,提高了宣传质量,提升了引领水平,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但同时也出现一些认识误区和操作中的错位。比如广  相似文献   

13.
杨杰 《新闻传播》2009,(8):65-65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这一新闻“三贴近”原则在新时期为新闻宣传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县级电视媒体提高新闻生命力找准了新的定位。  相似文献   

14.
武爱忠 《中国广播》2010,(10):73-74
新闻综合广播要保持自己的优势,应该在"快""灵""巧"上下工夫,要坚持"三贴近"原则,从听众的需求出发,重视频率的包装和品牌的推广。  相似文献   

15.
媒体,特别是各级党报,“三贴近”一直是一个基本的原则。“三贴近”既表现在版面元素上,也表现于我们从业人员的思想作风和采编理念上。所以,“三贴近”不是口号,不是教务,是具体的新闻实践。作为一名驻站记者.常感到要做到“三贴近”,必须实些,再实些。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传媒过剩时代,新闻报道能否做到“三贴近”.不仅仅关系到新闻媒体能否落实好党的新闻宣传方针、能否完成好光荣使命,而且也事关媒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立足于人文关怀.努力促使新闻报道向人性化转型,以人性化报道实践“三贴近”原则.寓“三贴近”原则于人性化报道之中,在推动新闻事业的改革与创新,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三贴近”原则是媒体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利器,是杜绝虚假报道的法宝,对广播媒体而言,亦是张扬广播个性魅力、保持广播青春活力的必由之路。在本应被称为“听觉”媒体的广播中,缺乏的不是生活实践,而是平民百姓的视角;缺少的亦不是现场的体验,而是用心的思索与谋划及与受众心灵的沟通。广播人落实“三贴近”,要在用腿的基础上,再用脑、用心去办广播。  相似文献   

18.
刘元朝 《新闻窗》2007,(2):55-56
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这一新闻“三贴近”原则在新时期为新闻媒体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县级电视新闻提高新闻生命力找准了新的定位。作为县级电视新闻媒体或一名新闻记者,如何进一步落实新闻“三贴近”,成为进一步提升县级电视新闻的生命力、提高收视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任少楼  刘连军 《河北广播》2009,(5):84-85,88
党的十七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十分强调新闻宣传坚持“三贴近”原则的重要性。而对于广播媒体来说,牢记“三贴近”不仅是增强新闻可听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弱势”媒体复兴、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闻界在改革开放的新环境中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要产业之一,但同时也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除非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平常中央级媒体的记者能到县城走一趟,就算是"深入基层"了,原来党报记者经常深入到最基层,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情形变得少见了。根据这种情况,胡锦涛总书记早在2002年底,就提出了新闻界要落实“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