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848年圣诞节,夏洛蒂·勃朗特给一个朋友写信告诉他关于她的妹妹艾米莉的死讯。亲爱的先生: 待我心绪稍宁后,找再写信与你详叙;现在我只能十分简短地谢谢您的来信,这封信对我来说写得极为真挚感人。  相似文献   

2.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最初我读的是俄版。现在翻看当时写下的内容梗概:大名鼎鼎的小说家R收到一位不知名的女人的来信。信的开头是“写给把我当作陌生人的你”。受好奇心驱使,他开始阅读这封长达30页的信:我那可怜的孩子死了,这应该告诉你,因为他也是你的儿子!时下,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你一个人了,可你并不知道我是谁,我却永远对你钟情。  相似文献   

3.
世界郭子仪后裔华县寻根相保明1993年4月27日,一封泰国来信经我驻泰大使馆中转,飞到了陕西省侨办。泰国郭氏宗亲会秘书、郭子仪后裔郭远功先生,在信中希望帮助查询唐代名将郭子仪遗迹及史料。世界郭子仪后裔华县寻根活动就此拉开了序幕。郭子仪(697—781...  相似文献   

4.
关于学术,思想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看法。蔡元培先生说:“学是学理,术是应用。”(《蔡元培教育文选》第136页)而曹聚仁、蔡尚思、张岱年则认为国学就是中国学术,中国传统学术在近代分为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及宗教、艺术等。  相似文献   

5.
《寻根》2004,(3)
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因患心肌梗塞引起心律衰竭,经救治无效,于2004年4月24日凌晨2时50分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附属第三医院逝世,享年95岁。张岱年先生字季同,别名宇同,原籍河北省献县,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先后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张先生从教70年,桃李满天下,为教育和科研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张岱年先生是我国哲学界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早在1936年,就完成了名著《中国哲学大纲》,建立了自己的具有综合性的哲学体系。他是现代中国少数有体系的哲学家之一,是当代中国哲学研…  相似文献   

6.
卞孝萱 《寻根》2006,(2):122-123
本刊2006年第一期刊登了柳哲先生的《柳宗元佚文〈谱牒论〉》一文,文章刊出后引起了学界的注意,有些学者经过考证.认为此文系伪作。我们现选登著名学者卞孝萱先生的来信.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以下是卞先生的来信。[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古代中国是“礼仪之邦”。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伦理在人类伦理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客观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建构自己生活的独特方式,反映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和面貌。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中,中国传统伦理可以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张岱年先生说:中华民族在历史中表现了两个特点,一个是坚强的凝聚力,打不烂;第二个是同化力,能够团结同化所常接近的其他民族,在文化传统上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他说:“一个凝聚力,一个同化力,都不是…  相似文献   

8.
阿赫马托娃的信 1956年,莫斯科正在召开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法捷耶夫因病未能出席会议。一天,有人交给他一封诗人安娜·安德烈耶芙娜·阿赫马托娃的来信。信中请求法捷耶夫救救她在狱中的儿子。阿赫马托娃一向十分尊敬法捷耶夫,在她的心目中,法捷耶夫既是一个大作家,又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尽管此时法捷耶夫已不再担任作协的领导职务,但阿赫马托娃仍向他发出了求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文化圈子里,能和张岱年教授见上一面,说上一句话都觉得脸上有光,能和他攀上点关系则更让人羡慕,如果能抖落出张老的几个字的题词那就更让人嫉妒、更让人眼红。无论什么文化活动一旦和张岱年有点什么联系,那就意味着高水准、高档次、高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张岂之教授1994年5月17日撰写的发言稿,是为当月21日中午12时举办的纪念张岱年先生八十五寿辰小型座谈会准备的稿件。张岱年先生过世十多年,但他关于研究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依然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反映了人们继承和创新中华文化的愿望。该文没有公开发表过,刊登于此,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悼王静安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悼王静安先生顾颉刚噩耗传来,本月二日王静安先生自沈於颐和园昆明池中死了。这个消息蓦然给我一个猛烈的刺激,使我失望而悲叹。我对於他虽向少往来,但是恋慕之情十年来如一日。三年前,曾给他一信,大意是说:“颉刚现在困於人事,未得专心向学;待将来事务较简,学业...  相似文献   

12.
民族寻根与文化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寻根与文化传统张岱年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民族之根,认识民族之根是民族团结进步、兴旺发达的基础。每一个民族之根都有其复杂的内容,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四大文化传统之一(另三个是印度、阿拉伯与西方),在历史上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曾...  相似文献   

13.
近日,“土楼之乡”永定县收到了中央电视台《梦想剧场》制片兼主持人毕福剑的来信。信中说:“永定客家土楼是闻名遐迩的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我们剧组会在不久的将来到土楼制作一期《梦想剧场》节日,祝愿土楼申报‘世遗’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给大学生和青少年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一定要讲清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现今时代,做一个中国人,最重要的是具有爱国意识。而爱国意识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必须感到祖国的可爱,才可能具有爱国意识,而要感到祖国的可爱,又必须对中国的优秀文...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论坛》2000,(4):139-139
《周易见龙》是谢祥荣先生多年从事《周易》研究所获得的重要成果,于今年9月由巴蜀书社出版发行。名哲学家杨超为该书题辞:“易学在蜀,信然不诬!”  相似文献   

16.
经过作与编辑两年的辛勤努力,由名学张岱年、任继愈任名誉顾问,由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女孔德懋女士任主编的《孔子家族全书》日前由辽海出版社出版了。  相似文献   

17.
照片镜子     
马克·吐温成名后,收到许多附有照片的来信,希望马克·吐温回一声“您的面貌真象我”。当这种同样的来信持续地有增无减时,马克·吐温不胜其烦,写了回信,并印了几百份,发至各地。回信全文如下: “先生,我由衷地感谢您的来信及照片。正如您希望的,我认为,阁下的尊容,比所有那些象我的人更为相似。  相似文献   

18.
刘梦溪 《中国文化》2009,(2):170-176
刚送走季羡林、任继愈两先生,就传来了久居澳大利亚的柳存仁先生逝世的消息。时间是2009年八月十三日上午十一时十五分,终年九十二岁。不久前刚收到他的信,告以体内有积水,足部微肿,尝住院疗治。他还为无大碍而释然呢。信的落款时间为七月十六日,  相似文献   

19.
张晰綪 《世界文化》2011,(10):53-54
这是一只破旧的皮箱,在阁楼里尘封已久。皮箱之中,静静躺着这个家庭曾经的秘密。泰德·格普轻轻将皮箱打开,呈现眼前的是厚厚一沓信,收信人一律写着“福多特先生”,寄信日期均为1933年12月。所有的信件无一例外,统统是写给“福多特先生”的求助信。这些信的旁边是一沓付讫支票,足足150张,签发人同样还是这位神秘的“福多特先生”。  相似文献   

20.
朱正 《寻根》2001,(5):49-51
鲁迅1910年12月21日致许寿裳的信中说,“木瓜之役,倏忽匝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许寿裳在《亡友鲁迅印象记55中说了一个大概。1909年,鲁迅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课,“到了冬天,学校里忽然起了一个风潮,原因由于监督易人:衡山先生(引按:即沈钧儒)被选为咨议局副议长了,继任是一位以道学自命的夏震武,我们名之日‘夏木瓜’。到校的一天,他要我陪同谒圣,我拒绝了,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