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话故事是文化的源头,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生长的重要资源。把握好神话类文本的教学,就能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文化熏陶。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提炼,梳理故事情节;通过想象,感知人物形象;通过练笔,对照不同版本;通过拓展,丰富阅读积累。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的历史类文本。这类文本展现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感知历史故事的内涵,难以走进人物的内心,和人物产生共鸣。因此,教学中教师要依循发展轨迹,再现历史;依托文本资源,明晰历史;激发学生意识,审视历史;拓展相应评论,拓展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历史类文本的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教师应植根于语言环境,聚焦语用,直面文本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不断归类整合、拓展延伸、积极运用语言文字,让学生积淀语言文化,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文本补白,即是对文本"空白"的再创造。在阅读教学中,巧补文本"空白",往往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及表达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教师可指导学生聚焦词语,对话补白,深化理解;巧抓标点,想象补白,丰富情感;关注结尾,拓展补白,升华体验。  相似文献   

5.
高中文言散文教学应深入挖掘文本的语言、形象和文化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努力拓展教学的层次和视野,以此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逻辑思维、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语文核心素养。以《陈情表》教学为例,从三个层面来探究文本"语言"。  相似文献   

6.
写景类文本,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道境韵悠远的风景线,有着比较独特的教学价值。这类文本大都是以祖国的大好河山、自然风光等为描写对象,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情感。写景类文本结构精巧、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意境深远,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习得写作技巧、发展思维能力和培养初步审美能力的绝佳模本。目前,写景类文本教学只注重词句理解、情感体悟和背诵积累的现象仍很普遍,对于文本促进学生能力成长的深层次功效开掘不够,写景类文本独特的教学价值没有充分凸显出来。笔者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聚焦核心素养,靶向多元目标,对小学写景类文本教学的归旨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7.
周蕾 《小学生》2023,(12):154-156
文本中的语言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以审美的视角来阅读文本,就需要激活学生内在的想象和思维的推测,以更加丰富而鲜明的拓展来解构并赋予文本的独特内涵,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文化、语言和思维层面协同并进。本文提出了多维联结的方式方法:联结背景,在拓展资料中实现意蕴审美;联结语境,在深度勾连中实现意蕴审美;联结主题,在情感体悟中实现意蕴审美;联结语言,在品析涵咏中实现意蕴审美。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发挥好文本资源的作用,不仅能够为学生语言文化知识获取提供便捷的途径,更能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以文本资源为教学载体,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语言素材,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更为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学生在文本学习资源的激活下,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理解感悟能力,不断地提高语篇概括能力、任务学习探究能力、语言表达拓展延伸能力等,从文本资源中接受知识和感悟知识,以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听说读写四大板块的训练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悟文本情韵、探寻文本留白、聚焦认知升华,这样在内化语言、想象拓展和体验感触中训练语用,从而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王金银 《考试周刊》2014,(74):115-115
引导学生在丰富语言文化信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并感知文本所表达的主题大意,有利于帮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和拓展思维。丰富的英语阅读信息使得学生对文本素材有更深刻的认知感悟,提高英语阅读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能力。探讨信息导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阅读与写作是思维互逆的过程,教师应该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读写交融的结合点上,引领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强化文本的读写结合,为学生语用训练奠定基础。以《黄山奇松》一文的学习为范本,提出借助复习词语,丰富语言积淀;紧扣关键词语,丰富体悟效益;品鉴语言特色,实践写作方法,从而历练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大力倡导文本教学的同时,语文课程应该关注美学元素和诗意灵性的探寻。只有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百感交集的心灵层面,才能触发学生心灵内在的认知体验,打开广阔的学习视域。本文提出要聚焦文字,体悟写景类文本的优美幽雅;聚焦变化,体悟写景类文本的诗情画意;聚焦结构,体悟写景类文本的谋篇布局。  相似文献   

13.
陈燕 《考试周刊》2010,(48):124-124
初中英语文本资源是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来源途径,起到一定的引导示范作用,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依据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规律,优化文本资源,创新教学模式,能够使得文本利用资源更加丰富多彩,帮助学生积累更为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以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在教学中注重文本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仅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在理解感悟语言的运用过程中提高跨文化学习意识,还能够让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得到升华的途径支持。这种文本资源的优化利用也是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尝试和运用。  相似文献   

14.
英语教学应当立足文本、思维和技能。解读文本,明确教学目标;解析学生,观察学习主体;解构设计,找寻教学核心。创设语境,发展应用性思维;增添语量,凸显发散性思维;丰富语用,提升拓展性思维。认读,建构意义之间的联系;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15.
随着群文阅读时代的来临,在群文中开展比较阅读、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已成为师生的必然选择。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从语言上进行比较;从结构上进行比较;从立意上进行比较;从同一文本内挖掘资源进行比较。比较阅读聚焦了学习重点,拓展了课程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强化课堂内外链接式的阅读,能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丰富学生的言语智慧。教师要引导学生紧扣文体特征,在串联拓展中历练语用;把握文本形式,在辨析对比中历练语用;依托文本情感,在迁移体验中历练语用。  相似文献   

17.
孙洁 《时代教育》2014,(10):274-275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基于教材和学情进行适当的文本再构,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语言知识积累的渠道,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此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拓展延伸训练自然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丰富语文教堂内涵的一个有效手段。本文从"立足文本,找准基点;有效超越,关注阅读;模仿创作,得意得言"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意在阐明只要适时、适度地进行拓展延伸,就可以帮助学生填补认知空白,领悟文本语言,进而促进学生与文本、生活的心灵沟通,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厚,学生素养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应该立足教材文本,引领学生深入文本内核感受语言表现魅力,才能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因此本文提出要在主题关照下感知文本内容,体悟文本情感;在探寻辨析中聚焦表达方式,开掘言语魅力;在品析推荐中关注素材积累,拓展阅读视域,从而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文本为教学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丰富知识和文化内涵,立足学生解读文本,拓展文本,建构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