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键词:规范(语言的规范) (师拿出一个礼物盒子,举在空中)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请你猜猜盒子里是什么。 生:我猜可能是文具。 师:你真的在猜,用了“可能”。其他同学也像他一样来猜一猜.好吗?  相似文献   

2.
容理诚 《师道》2014,(9):27-29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文言文写作。(师PPT“学习目标:仿写文言文——《……传》”)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篇老师写的传记。(PPT)  相似文献   

3.
一、揭示课题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以“称赞”为题的课文,请同学们举起小手和老师一起书写“称赞”。 2.齐读课题。 3.给“称赞”找近义词。(表扬、夸奖)  相似文献   

4.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句话,(出示:一群美丽的鸽子,正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我看得人了迷。)会读吗?(指名学生读。课件点红“的”“地”“得”)这三个字在这句话中都读——de。既然都读de,那为什么有的地方用“的”,有的地方用“地”,而有的地方又用“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们的用法。(板书:的、地、得)  相似文献   

5.
师:同学们,咱们今天上作文课,写作的题目是“老师”。喜欢写这个题目吗?生:(勉强地)喜欢。师:假的。怕我难过,故意说喜欢,其实不喜欢。(生笑)是呀,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写了多少次老师,写了多少个老师呀!没什么好写的了。——我这话是不是说到你们心眼儿里去了?  相似文献   

6.
前几天听了一节课,课上教师指导学生用“因为”造句。师:课文中用了“因为”这个词,请找出读一读。(生读)师出示:老师表扬了小明,师:请同学们根据要求练习用“因为”说一句话。生:老师表扬了小明,因为他数学考试得了一百分。生:老师表扬了小红,因为他为大家做...  相似文献   

7.
<正>一、读题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指黑板)一起读。(生齐读课题)师:“皂”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在田字格里板书)上边是——生:白。师:“白”字要写得稍微扁一点,下边是——生:七。师:“七”字的一横要稍微长一点,而且要稍微斜着向上,这样就把“白”字托住了。请大家拿起笔,在生字表格边上认真地写上一个“皂”字。  相似文献   

8.
<正>语言的力量是伟大的。一句话可能会让人感动、高兴,甚至激励一生,也可能让人生气、愤怒,甚至绝望。这皆出自于你我之口。——题记学会表扬作为一名老师,我经常会表扬学生,这种表扬一般都给予  相似文献   

9.
一、整体感知,读出一件事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看一位“神”,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生(齐):开天辟地。师:相信大家一定已经知道,这篇课文是个什么类型的故事?生:神话故事、,(板书:神话)师:非常好,它是一个神话故事,请记住这两个字,这是我们这节课所有讨论话题的起点。它是一个“神话故事”,一起读一下——生(齐):神话!师: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简单地讲一讲?生:有一个神,他昏睡了一万八千年,醒来以后看见他周围黑乎乎一团,就拿斧子,板斧朝黑暗的混沌劈去,然后变成了世界。  相似文献   

10.
本期问题:怎样表扬、鼓励幼儿才有效?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应该对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作出积极、及时、正面的回应。当一个幼儿任务完成得好或行为表现良好时,我就通过一定的方式,在集体前面表扬这个幼儿。这很有用。因为小朋友们都希望获得老师的表扬,有的时候他们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会特意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最近,我发现以前表扬的方式如“磊磊真听话,小朋友都应该向磊磊学习”,“小明真聪明”,“亮亮真棒”等越来越没有效果了--被表扬的幼儿似乎没有反应,有时反而会听到其他幼儿暗地里说:“哼!他还不如我呢。”现在连奖励都没有力量了。比如,我每天都给幼儿贴小苹果贴纸,偶尔不贴的话反而会引起他们的误会。有一次家长来接孩子时发现她没得到小苹果,便问他:“今天是不是没听老师的话呀?”直到该幼儿解释说今天老师没发小苹果贴纸后,家长才放心。对此我突然感到,表扬、奖励变成了幼儿正常表现的标志,而不是良好表现的赞赏或奖赏!我该怎么办?难道以表扬、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的做法有问题吗?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我听了一堂语文课,一位教师在课堂中评价学生的语言大体有这么几种:“表扬表扬他(她)”“很好!”“你真棒!”“你真聪明!”“你读得真有感情!”“你听得真仔细!”如果学生第一次听到上课老师表扬他(她),他(她)会十分高兴,但次数多了,学生听了便会毫无感觉,还有可能失去激励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评价学生的语言应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我觉得教师评价的语言应充满爱心、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尊重、充满信任、充满着幽默与风趣。  相似文献   

12.
师:请问哪个同学写作文感觉没有任何困难? (无人回应) 师:何止是你们,有一个网络调查说,中国78%的孩子都怕写作文。为什么怕?“无话可写”。所以,今天的作文课,何老师就教大家几招,让大家“有话可写”。请大家及时记笔记。第一招,问。(板书:问)今天,大家第一次见到何老师,一定想了解我,就必须通过提问。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是第几次到台上上课了?生:(齐答)第一次。师:(惊讶地反问)第一次吗?(学生沉默)师:好,老师给你们数。前年北京特级教师到我市上课时,你们上过台两次;去年地市“新世纪学术研讨会”上,你们和我上了一次;那今天是第几次?生:第四次。师:瞧,比老师还多两次哩。从次数上讲,你们比我多,从经验上讲也比老师更丰富,从胆量上看也应该比老师胆量更大,那思维也一定更活跃。好,我爱听“胆量大,思维活”,这可是你们自己说的,现在我就要看看你们胆量是否真的比老师大,思维是否真的比老师活。…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过程一、试错导入,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借班上课,特意准备了一段开场白——“今天我远道而来,大驾光临。上课时,你们一定要认认真真地听!”你们觉得合适吗?生:不合适。“大驾光临”是敬辞,您不该说。  相似文献   

15.
[片断]师:第一次和咱们六(1)班的同学在这么大的会场里上课,刚开始老师心里特别高兴,可现在老师有点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呢?因为老师心里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担心,想想看,老师现在可能担心什么呢?生1:我认为你是怕我们表现不好。生2:老师可能是担心上课时候会出错。生3:我觉得老师可能会觉得我们上课时候会有些紧张。师:这样吧,老师就直说了,其实,张老师的担心非常简单,就一个字——张老师最担心的是咱们六(1)班的同学不会“玩”,(原来是这样。早知如此,何必“担心”。)会玩吗?(“会.”这是每个同学心底发出的声音。)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白纸,如果…  相似文献   

16.
一、分一分 师:(神秘地)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猜猜是什么?生:可能是洋娃娃.生:一定是玩具.师:谁来揭开它?  相似文献   

17.
于永正老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在板书课题这一环节,就让听者感受到于老师训练扎实的教学风格。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大家一起跟着老师写课题(教师一笔一画板书,学生跟着写),注意:“鲁”字当中这一横要长,“迅”字要注意笔顺,捺要写出变化,一波三折(教师巡视,表扬写得好  相似文献   

18.
第一板块:亮明身份,创设情境 师: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生:(笑)您是郑老师呀!师:可是今天我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家长代表。  相似文献   

19.
<正>课前谈话师:同学们,陆老师要向大家展示一个新本领,你们想不想看?生:想。师:我不仅会上语文课,还会画画。请睁大眼睛仔细瞧。(师画简笔画大象)师:看出来了吗,陆老师画的是什么?生:大象。一、读课题,引入小古文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师:今天,我们学习第四课《曹冲称象》。请大家伸出手,跟陆老师一起来写课题。“曹”字真有趣,不是横就是竖,间隔要匀称一些。  相似文献   

20.
<正>一、谈话揭题师:今天是位新老师给大家上课。我姓张,名玉栋,(出示:张玉栋)就是这三个字。我叫——生:张玉栋。师:你们觉得这个名字怎么样?生:非常好,听起来感觉很好。生:我觉得这个名字有来源,不像有些名字,就是随便取,如二娃、三娃之类的。师:看来你接触过农村的孩子,听说过这样的名字。张老师今天就要给大家介绍这么一个人,他叫——(板书:三黑)来读一读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