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是我国新式中学建立并快速发展的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教学改革的施行以及图书馆运动的发展,中学图书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为此教育界、图书馆界开展了相关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本文从当时的教育背景入手,探讨了这一时期中学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参考文献25.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的国立北平图书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图书馆,其前身是京师图书馆,发展自中国500多年前的明代皇家图书馆"文渊阁",其珍藏了许多稀世罕见的典籍,其中有极少数还可以追溯到13世纪南宋宫廷中的藏本,有不少是中华民族的瑰宝.1928年,国民政府在北伐成功后将北京改为北平,同时将国立京师图书馆改为了国立北平图书馆.当时南京政府下设了大学院主管当时的教育及文化,并下令发布将京师图书馆改为北平图书馆.1931年前后北平国立图书馆的建设有着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顾赟 《兰台世界》2016,(13):50-52
针对民国时期媒介事业获得发展,但部分民众迷信媒介、盲目相信报纸杂志新闻报道的问题较为明显,不少教育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学者提出了提升民众媒介素养的教育思想主张,包括在大中小学校开设新闻科、通过广播和民众教育馆普及新闻学知识等。这些民国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思想,至今对我们依然有着十分重大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4.
朱剑凡是民国时期著名的革命教育家,他潜心兴办学校,不但倾尽全部家资,对外界的功名利禄更是不屑一顾。他不仅让女学在湖南得到广泛的发展,并且让新式教育的种类更加多种、体系更加完整。  相似文献   

5.
万妮娜 《兰台世界》2016,(23):113-115
民国时期,民众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社会教育形式。在北平,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开办了数量众多的民众学校,以此对失学民众进行文化补习。但是,这种教育形态在实践中存在诸多困难,教学效果不尽理想,最终不得不主动转型,在迂回中实现社教目标。  相似文献   

6.
根据史料全面梳理民国时期北平图书馆参考组(科)机构沿革、业务范围、参考职员任职条件及其历任参考职员的特点,并对当今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李金娟 《北京档案》2021,(12):55-57
保险是与银行、证券并驾齐驱的金融"三驾马车"之一,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政府1928年南迁之后,北平作为北洋政府时期金融中心的历史地位也开始衰退;但与此同时,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以及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这一历史时期的北平出现了一些以经营人寿保险为主的保险公司.从现有的档案史料中可以看到形态多样的人寿保险在民国时期北平留下的浓墨重彩,这也是北平由传统社会救助型向现代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的混合型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高速现代化和城镇化已将北京房价推入云霄,但另一方面,大量房奴及蜗居"蚁族"的存在又在叙说着北京的城市之殇。高房价、房奴与"蚁族"的存在都说明北京正陷于"房荒"之中。其实,"房荒"不仅是今日北京城市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重要课题,民国时期的北平同样面临严峻的"房荒"。时局动荡之下,政府既无力推进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不仅出现了西方望尘莫及的图书馆事业,而且诞生了西方难以望其项背的图书馆学(校雠学说)。清末民国时期,随着新式图书馆逐步创建、外来文化不断输入与西学东渐持续发展,传统校雠学说在欧美图书馆学激荡下终于演进为初具近代学科特征的"中国的图书馆学"。古代校雠学说的近代化过程既普及了全新的图书馆管理方法、服务理念与教育观念,又形成了西式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专业教育与学术平台。近代图书馆学发展目标是建立"大众的图书馆学"、"科学的图书馆学"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其经验与启示则是坚持本土化、融入世界化与拓展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
作为民国时期的学术名刊,《燕京学报》面对和凝聚的是以历史、考古、语言等传统中国学术为方向的,以北平学术圈为中心的,辐射全国乃至国外汉学界的学术共同体.其以引领与“规训”、发现和评价、沟通和交流等多种方式来构建这个学术共同体.这对当下的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黎飞 《档案管理》2022,(2):43-46
民国时期的档案教育应始于1923年11月之前创办的南通文牍专修科,而并非是1934年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设立档案管理特种教席.按照实施主体,可将民国时期档案教育划分为以职业学校教育为主和多元教育主体并存两个发展阶段.从整体上看,民国时期的档案教育具有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和浓厚的官方色彩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学术色彩较弱和教育...  相似文献   

12.
清末“新政”时期政府对教育捐款的奖励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莉 《历史档案》2003,(2):113-118
清末“新政”时期 ,清政府在“变亦变 ,不变亦变”的压力下 ,对旧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领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变革 ,其中对教育领域的调整最为彰显。这一时期清政府对发展新式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经基本上取得了共识 ,因此 ,如何有效而迅速地发展新式教育即成为该时期教育政策调整的关注点之一。而教育款项 ,作为教育政策调整的经济支持和后盾则被认为是发展新式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 ,此时期清政府财政艰窘 ,对于急需推行的新式教育的官方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清政府便把目光投向社会捐助 ,大力提倡地方士绅广捐学款 ,…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媒经济(管理)学的研究一直以来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晚清民国时期传媒经济(管理)学研究所取得的既有成果,但相关文献显示,在晚清民国时期不仅大量存在报业企业化经营的活动,还出现了有关传媒经济(管理)学的非自觉与自觉的研究,甚至还出现了传媒经济(管理)学的专门论文、专著、教材与专业课程。  相似文献   

14.
从北平布政使司到北京(京都)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创建大明王朝,定都南京.是年8月,攻克元朝的首都大都,并将其降格为地方行政机构,在此设立北平府,作为北平行省,即后来的北平承宣布政使司的首府(相当于现在的省会).  相似文献   

15.
刘淑林 《大观周刊》2011,(25):24-25
民国时期杭州城市娱乐生活呈现出新的态势,各种新式娱乐场所、新式娱乐活动层出不穷,相应的管理办法、措施也与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新式的娱乐活动逐渐渗透到普通群众当中,给他们的日常生活注入了新的元素。本文试图深入挖掘民国时期杭州在新的大环境下娱乐生活发生的变化.透视民国年间杭州城市生活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李少兵 《历史档案》2005,(1):109-118
1927—1937年的北京(自1928年6月起,被南京国民政府改称为北平)是一个典型的消费城市。市民的娱乐文化丰富多彩,娱乐的物质载体——各种类型的娱乐场所遍布内外二城。戏园、茶馆、妓院、杂技场作为传统的娱乐场所继续占据重要地位,但电影院、公园、舞厅、游乐场等新型娱乐场所也在向市民提供新式娱乐生活。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对卢作孚先生的经济与教育思想的研究一直较为活跃,但有关他的图书馆学论述与实践的研究却是空白。纵观卢作孚先生一生的教育活动,图书馆在他倡导的新的集团生活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和兴办新式学校,创办期刊并立的另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卢作孚先生创办了多种类型的图书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图书馆活动,取得了卓越成就。研究卢作孚先生的图书馆学论述与实践,对于研究民国时期四川图书馆事业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北京(当时叫做北平)《世界日报》为了向文化教育界纵深发展,吸引更多的读者,一九三五年一月起,约我写《学人访问记》,逐日在教育新闻版发表,每日一千多字,至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战争开始,报纸停刊时止,陆续访问了六十多位学者,写了近百万字。那时北京是文化城,学校林立,不要说中小学,就是大学也是全国最多的城市。各大学教授都是各学科的学者,其中还有不少是国际知名的学者。我是在这里上了中学大学的,对于学校的情况比较熟悉,  相似文献   

19.
<正>近代中国大学英语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北京的京师同文馆与上海的圣约翰大学。京师同文馆是晚清最有代表性的英语教育学校,圣约翰大学是民国时期最成功的英语教育大学。这两所学校虽然时代相差较远,但有很多值得思考和借鉴的地方。本文拟从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活动、教学绩效的考评和师资选聘建设等方面研究它们英语教育的特色,以此展现近代中国大学  相似文献   

20.
<正>民国时期,受中国古代游学传统及日本远足教育影响,先进的知识分子提倡学校推广游学教育,扩展教学场域。北京香山慈幼院积极响应号召,在中小学各年级中组织师生旅行团,提出于游览中学习的目的,于直观教学中开阔学生视野,磨炼坚强意志,并不断激发学生救国救民意识。“旅行”以至“救亡”,正是北京香山慈幼院“以游促学”的生动诠释,实现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