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rts     
《摩梭密码》 这是一部揭秘几乎与世隔绝的女儿国摩梭人神秘而原始生活的小说。绝美妙曼的摩接底层女子卓玛爱情多桀:与偷偷走婚的总管阿匹扎石的爱情凄姜绝望:与“阿夏”(伴侣)扎西的爱情如歌如泣,与总管贴身卫兵斯格木的爱情婉转悠长……  相似文献   

2.
《镜花缘》与《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作品,都写到了“女儿国”,但它们对《山海经》中所描述的“女儿国”的承继关系、女权意识及女儿国在两书中的权重和描写手法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镜花缘》较《西游记》中“女儿国”的描写、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抨击更具讽刺和批判性,这与李汝珍所生活的时代和当时社会人文思潮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3.
在比较普遍的观念里面,唐僧不与西梁女儿国国王成亲,是因为他本是一位得道高僧,为了自己崇高的理想,为了普渡众生,肩负着去西天取经的重任。但是一直以来,我都坚信还有另外的原因。昨天,我再一次反复观看了《西游记》这一集,终于给我找到了唐僧不与西梁女国国王成亲的真正原因。在《西游记》里面有这么一段故事:那天夜里,女儿国的大国师奉命先将唐僧三个徒弟安排到一边去大吃大喝,  相似文献   

4.
尚磊 《中学科技》2010,(6):23-23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曾经经过一个全是女子的“女儿国”。世界上还真有这么一个“女儿国”。 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原南斯拉夫,有一个名叫嘉历尼克的市镇,里面住着的全是妇女,她们管理市工会、邮政和治安,警察也全由妇女担任。更有趣的是,市内大部分人都是四五月间出生。  相似文献   

5.
《西游记》里有个女儿国,校园里怎么会又出现一个女儿国咧?其实呀,不过是我们女生的小天地——幼师班。我们的女儿国有50位公民,都是花季少女.个个都很出色。瞧,机灵鬼豆豆款款走来了。豆豆走起台来颇具名模风范,特别是走到座位上的那个亮相,嘿,韵味十足。可她没想到“女卓别林”胖胖正走在她后面,  相似文献   

6.
电影《西游记女儿国》自2018年初上映以来,受到社会的各界密切关注,至今热度未消。其主题曲《女儿国》更是娓娓动听、扣人心弦,它不仅符合大众的听觉审美,更将影片的主旨内容与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为其增光添彩。本文通过分析作品《女儿国》的歌词诗句,探究歌曲的创作来源及背后深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西游记》的作者为吴承恩一说,虽由来已久,但这是错误的。明代刊本的《西游记》有“华阳洞天主人校”的三个本子,均未注明作者姓名。《淮安府志》中可以见到吴承恩著述《西游记》之名,但仅仅记载着“西游记”三个字,关于内容,版本等一概缺漏。到了近代,人们只知道《西游记》小说的清刊本,有些学者们便含糊地认定清刊繁本为吴承恩本,使人们陷入了一种《西游记》小说本来就署有吴承恩姓名的错觉之中。  相似文献   

8.
《西游记》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幽默巨制。历代评论家都注意到了《西游记》幽默的风格,明人陈元之《刊西游记序》称《西游记》是“滑稽之雄”,胡适则说“《西游记》有一特长处,就是它的滑稽意味。”今人也颇有分析《西游记》语言之诙谐滑稽特征的文章,但笔者认为诙谐滑稽不足以表现《西游记》的整体艺术风格。诙谐滑稽偏重外在表现形式,幽默则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既有外在形式的滑稽俏皮,又有深层的居高临下、批判而又宽容的人生观照。滑稽、诙谐、幽默都可以引发人们轻松的笑,但滑稽、诙谐不排除低俗的噱头,而幽默则是一种高品位的笑…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豆瓣网站以每周一篇的速度,坚持半年有余,洋洋几万余字,娓娓地道出《西游记》中众人物的性格命运.加之作者常年居住在北美,身处西方文化圈,这些特点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八卦西游记》中:从东海龙王逆子小鼍龙说到西方校园枪击案中的叛逆青年;从中国性别比例失调联想到《西游记》中师徒4人在女儿国的奇遇。本书用了十几篇的篇幅把《西游记》的人物剖析得新颖独特.更是激发了众多不同年龄的读者重新找来《西游记》拜读。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豆瓣网站以每周一篇的速度,坚持半年有余,洋洋几万余字,娓娓地道出《西游记》中众人物的性格命运.加之作者常年居住在北美,身处西方文化圈,这些特点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八卦西游记》中:从东海龙王逆子小鼍龙说到西方校园枪击案中的叛逆青年;从中国性别比例失调联想到《西游记》中师徒4人在女儿国的奇遇。本书用了十几篇的篇幅把《西游记》的人物剖析得新颖独特.更是激发了众多不同年龄的读者重新找来《西游记》拜读。  相似文献   

11.
尘衣 《初中生》2006,(7):4-8
印象 “你看过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吗?”“你知道孙悟空吗?”如果问100个人这样两个问题,从大人到小孩,可能会有98人回答“看过”“知道”。“那么,你知道孙悟空的扮演是谁吗?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的主题是“金丹大道”--这是明清时大多数《西游记》研究的观点。20世纪90年代,李安钢先生重提这一观点,遭到了不少学的反驳。这就是说式图通过辨析《西游记》中的“佛教”,“心学”,“游戏笔墨”等关键性问题,澄清以往学对《西游记》的误解以证明这种观点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学习之友》2014,(8):64-64
电视上正在播《西游记》。5岁的乐乐问我:“妈妈,你知道《西游记》中的妖精和灰太狼都犯了一个什么错误吗?”  相似文献   

14.
尽管《镜花缘》构建了一个看似“女尊男卑”的女儿国,也表达了保护女性、反对缠足等有一定进步性的思想,但并没有真正达到“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度.李汝珍在《镜花缘》中描绘的那个“女尊男卑”的女儿国,其实传达的也是一种“男女不平等”的思想,其本质是对“男权”的镜像表达,是男权意识下的古代男性文人对“男权”的一种呼应.  相似文献   

15.
<正>1小时候也看了好些书,但都觉得没有《西游记》原著带劲有趣,所以一年放两次长假,我就把《西游记》翻上三四遍。一路上除了打斗精彩、景致斑斓,还有叫人印象深刻的素食大宴。朱紫国、女儿国、仙界桃园花果山,天厨御宴陈家庄……其中的饮食部分,都  相似文献   

16.
我是摩梭族人,出生在云南泸沽湖旁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被称为“女儿国”。我的学校虽然小了点,设施也不好,但我们都很爱读书。我的同学来自不同的民族,有普米  相似文献   

17.
为推进《西游记》版本研究,需要选定一组《西游记》的版本关系为基点,建立共同的坐标。从《西游记》成书史和版本史实际出发,建议以“词话本→前世本→世本”这三部《西游记》版本的版本关系为基点。它是三书承传关系的形象概括,代表《西游记》成书时期的演变轨迹,又是《西游记》版本史源头时期的真实记录。它为“祖本”论指明了方向,为源流论开拓了思路,为演变论奠定了基础,为作论锁定了范围。  相似文献   

18.
着重根据全真教史以及古今文士对《西游记》的研究述评,认为今本《西游记》的“祖本”《西游记(平话)》为全真教祖师丘处机弟子所撰,而且认为今本《西游记》的构思、撰写以及定稿,也离不开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全真教龙门派教徒,因此元、明两朝全真教徒应被视作《西游记》一书的首要作者。  相似文献   

19.
一、同是神话巨著,但一为礼佛,一为崇道;二、《西游记》《封神演义》“同”是儒、释、道互补之作,但《西游记》的主导思想是“出世”,而《封神演义》的主导思想是“入世”;三、哪吒、杨戬、李靖、木吒,是《西游记》《封神演义》中的“同”有人物,但在书中所起的作用相“异”;四、《封神演义》和《西游记》共“同”移用说话人写景状物的诗、词、赞;但“异”在《封神演义》移用马虎,《西游记》移用贴切;五、《封神演义》《西游记》同是累积型的作品,但《西游记》创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唐僧、牛魔王、铁扇公主等等众多传世的艺术形象,《封神演义》则除了哪吒、比干的形象塑造得比较成功外,其余人物塑造乏善可陈。  相似文献   

20.
《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既不是直接抒写现实生活,又不类同于史前的原始神话。在它神幻奇异的故事中,似乎蕴涵着某种深意和主旨。对此,历来的评论家曾有过种种的探讨,产生过不同的解释。明清两代评论家认为“或云劝学,或云谈理,或云讲道,皆阐明理法,词甚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胡适强调《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他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见”(胡适《西游记考证》);还有人认为书中是阐述“三教合一”的心学。近半个世纪以来,更多的人习惯于用社会政治的观点来解读这部小说,提出诸如“起义说”、“斗争说”等。但很多人忽视了这一视角,《西游记》是大成于人之手的,其作吴承恩在其中倾注了大量情感,此书不可能不融进他的人生经历和他对社会清醒尖锐的批判与思考。所以书中的人物形象,尤其是主人公孙悟空的形象必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