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学习新世纪教材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时,课本上设计了一个数学游戏--24点(如下图).游戏的目的是通过算"24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练习混合运算.  相似文献   

2.
正小学老师就教我们算24点、玩24点游戏,让我们熟练的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我们可以算出一些简单的24点游戏题目,24点游戏使我们开始体会了数学的趣味性.今天我们通过探索24点游戏的奥秘,进一步来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投影片展示规则)活动1:让学生阅读"24点游戏规则""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小王)中任意抽取4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运算结  相似文献   

3.
<正>【课前思考】算24点游戏与象棋、围棋一样,都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益智活动。玩这个游戏用到的主要数学知识就是四则混合运算,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可以玩这个游戏。24点游戏的魅力在于要求学生根据随机给出的数和结果构建算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更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24点游戏是传统的按照规则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有益补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发散性等。  相似文献   

4.
“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这是数学课标所提出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呢?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看法。把数学教学与游戏相结合初中学生爱玩、好动,如果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游戏紧密地结合起来,将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在进行初一数学混合运算的教学过程中,我总是有意安排一些数学游戏,如“24点”游戏,就是其中一例:从一副扑克牌(去掉“大王”、“小王”)中任意抽…  相似文献   

5.
以“24点游戏”教学为例,通过准实验方法,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了基于认知风格的分组教学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认知风格的分组教学方式不但能明显提高“有理数混合运算”知识与技能的成绩,还有利于发挥学生认知风格优势,避免不足,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6.
紧张的比赛     
“3、5、4、7。”老师浑厚的声音响遍教室,我们正在玩“24点”游戏。说起“24点”,恐怕每个人都知道,游戏规则就是从1~13中任意挑出四个数字,通过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使结果等于24。  相似文献   

7.
算24点是我们民间流传很广的扑克牌游戏.从四种花色的1(A)至10共40张牌中任取四张,根据牌面上的数字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每张牌只能用一次),使得结果为24.不同地方的玩法还略有差别,比如说有用11、12、13分别代表J、Q、K,共52张牌参与游戏。  相似文献   

8.
黄活灵 《中国教师》2011,(Z1):83-83
<正>"24点"游戏活动是把一副牌中抽去大小王剩下52张,任意抽取4张牌,用加、减、乘、除的四则混合运算方法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每张牌必须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我区在小学中通过开展"24点"游戏活动,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一、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填空题_3生的倒数是2 2.已知点M和点N在同一条数轴上,又已知点N表示一2,且点M距点N的距离是5个长度单位,则点M表示的数是3.比较大小:一卜1.81一(一立).(填“>”、“<”或“一2 4.你会玩“二十四点”游戏吗?请你在2、一3、4、一5、6这5个数中选出4个数,利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使这4个数的运算结果为24(每个数只能用1次),写出你的算式: 5.如果之丫t+l尹与3入丫+’3是同类项,那么(一耐川= 6.若。一b=1,则代数式。一(b一2)= 5一a一b= ;若。+b=l,则代数式7.11:20时,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的大小为__. 5.22.50=_度_分;12024’…  相似文献   

10.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设计□沈阳市122中学小学部赵冬旭一、说课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章第一节“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一课的例1、例2、例3。二、教材分析:在学习本课内容以前,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四则计算,为本节课内容的学...  相似文献   

11.
好奇、好动、好胜,是儿童鲜明的心理特征。根据这一特征,巧妙地将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引进课堂,常常会极大地增添课堂情趣,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以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猜数”游戏:先让每个学生任意想出一个多位数,并在它的个位的后面添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内容是落实教学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之后,学生还会进一步学习含有小括号、中括号的混合运算,加法、乘法的运算律,以及小数、分数的相关运算。可见,教材在编排上呈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螺旋上升的特点。那么,如何在教学中优化教材结构、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呢?下面仅以“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教学为例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二单元“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全册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总结和提高。通过例1、例2的教学,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加以概括和整理,明确提出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一步加以概括:“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这样总结概括,比原来提高了要求,而且为以后学习第三级运算(乘方、开方)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本期“讨论吧”这样的问题.在开始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重点教学运算顺序,要求学生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如“234-66-34”,教师要求学生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在学习运算定律后,教学重点变为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同样是“234-66-34”,可以先算“234-34”,也可以先算“66+34”.在低年级开始教学笔算进位加法时,强调学生要写好进位点,到高年级时,学生将进位点记在心里不写出来,也是可以的……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会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说到用扑克牌玩“24点”游戏,大家一定不陌生:用扑克A到K共52张牌,任抽4张,通过四则运算,将4个数凑成24.几乎所有的同学都玩过.没准你就是个“24点”迷,说不定你还是个“常胜  相似文献   

16.
“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连加”、“连  相似文献   

17.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这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与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其中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教学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了帮助教师很好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落实教学重难点,笔者对本单元的教学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18.
第六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教学浅见张健一、讲清混合运算顺序,掌握混合运算步骤运算顺序是进行混合运算的核心.学生能否正确进行混合运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运算顺序的掌握的程度。因此,一方面加深学生对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要强调运算顺序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六册教材中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运算顺序,并使其计算达到熟练、准确的程度,为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混合运算打下基础。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在教学时,我们应把握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20.
巧算24     
一副扑克牌可以玩出很多游戏,最简单的“算24”其实也大有文章可做。这个游戏的方法是参加对象出牌的总数为4张,同时亮牌,看谁先用加减乘除法(仅限这四种运算)算出24,先算出者为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