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读性、趣味性时下在新闻圈内使用频率颇高,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应当是两者的完美统一。所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达到“双美”。 在实际写作和编辑工作中,要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尤其对于专业性极强的专业术语,处置不好往往会顾此失彼,很难两全。专  相似文献   

2.
什么叫主题,就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古人叫“意”。提炼主题就叫“立意”或“炼意”。记者、通讯员收集好写作的素材之后,动笔写作之前,首先要提炼和确定所写新闻的主题,即中心思想。为什么要提炼主题为什么先要提炼和确定主题?我们写新闻不是为写作而写作,而是为了宣传政策,引导舆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每篇新闻就要宣传一种思想观点,就要有一个主题。另外,我们手边收集到的素材是杂乱无章的,需要从这些素材中理出一个头绪,由一种主导思想即主题来加以统率。也就是毛主席说的“用明确的观点去统率这些材料”。唐代诗人杜牧说“文以意为主”,也是这个意思。宋代  相似文献   

3.
一篇新闻报道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颂扬什么,批评什么,主要是通过新闻作品的立意来表达和体现的。古人写文章很重视立意。唐代的杜牧说:“凡为文以意为主。”“无意”是不能“为文”的。清初的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新闻的立意(即我们常说的稿件的中心思想),也是如此。一篇新闻的价值如何,其立意十分重要。新颖、鲜明、深刻的立意,往往使读者、听众、观众象进入新的天地一样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4.
昕玥 《军事记者》2002,(4):44-44
新闻立意是作在新闻写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有选择的思维活动。明末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在他的《姜斋诗话》中也说:“无论诗歌与长行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之重要,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5.
《桐乡粪桶畅销留给我们的启示》这篇评论好在什么地方?我琢磨的结果是:它立意深刻、新颖,明晰,在表现手法上有电视评论的特色。先说这篇评论的立意。立意,就是选择主题,确立中心思想,这是一篇评论的灵魂、生命。清代的叶燮在《原诗》中说:“志高则言洁,志大则辞宏,意远则旨永。”也是说的文章立意高远对统领全篇、遣词造句和文章流传久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古人写文章很重视立意。唐代文学家杜牧在《答庄充书》中说过:“凡为文以意为主”。“无意”是不能“为文”的。清初学者王夫之在他所撰的《姜斋诗话》中又这样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思是说,一篇诗文没有明确的立意,就好比军中失去了主帅,没有主帅的军队,只不过是一  相似文献   

7.
“意”或“立意”,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论题。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近代古文家林纾也说:“文章唯能立意,方能造境。”(《春觉斋论文》)“意”究竟指的是什么?清人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作了精辟的阐释:“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由此可见,志与文、意与辞都是文学作品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志、意是指作品的内在因素,相当于内容的概念;文与辞是指作品的外在表现,相当于形式的概念。古文论中,“意”的含义因文而异,大致  相似文献   

8.
“意”或“立意”,是我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论题。唐代大诗人杜甫说:“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近代古文家林纾也说:“文章唯能立意,方能造境。”(《春觉斋论文》)“意”究竟指的是什么?清人吴淇在《六朝选诗定论缘起》中作了精辟的阐释:“诗有内有外。显于外者曰文曰辞,蕴于内者曰志曰意。”由此可见,志与文、意与辞都是文学作品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志、意是指作品的内在因素,相当于内容的概念;文与辞是指作品的外在表现,相当于形式的概念。古文论中,“意”的含义因文而异,大致  相似文献   

9.
古人论文,非常注重立意。凡历代有成就的文人墨客,都主张文章要“以立意为宗”、“意在笔先”。所谓立意,即立定题旨,也即确立文章所要集中表现的思想、观点,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章的主题。立意,在文章写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如果说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  相似文献   

10.
古人论文,非常注重立意,强调文章要“以立意为宗”,“意在笔先”。所谓立意,即立定题旨,也即确立文章所要集中表现的思想、观点,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章的主题。 立意,在文章写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如果说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的话,那么,立意便是文章的“灵魂”了。一个人要是只有骨肉,四肢发达,但没有思想,没有灵魂,那岂不成了一个毫无智能的“躯壳”?文章的题旨,恰似人的“头  相似文献   

11.
立意浅说     
一位年青的记者曾感慨地说;“天下最难的事,莫过于写文章;写文章最难的事,莫过于立意。”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一个人写文章要说明什么问题,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事前必须有个明确的中心或主题。这在古文论中叫做立意。如果还没有立意就动笔写作,违背“意在笔先”的写作规律,那就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七拼八凑,杂乱无章,就像唐代大文学家杜牧  相似文献   

12.
陈相花 《新闻界》2003,(4):48-48
可读性、趣味性时下在新闻圈内使用频率颇高,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应当是两者的完美统一。所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达到“双美”。在实际写作和编辑工作中,要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尤其对于专业性极强的专业术语,处置不好往往会顾此失彼,很难两全。专业术语顾名思义专业性极强,一些专业术语假如作者或编辑不做处理连锅端到版面上,外行人读起来就会感到非常吃力。让晦涩的专业术语变成通俗易懂的文字,既不失原意,又让读者接受,应是每一个报人追求的目标。行文至此,我想起一位读者对专业术语的看法。他认为,让专业术语活起来,利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应是…  相似文献   

13.
眼高手高,岂不更好? 记不得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读过一篇什么文章,中心的意思是,从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写的《教师“下水”》,谈到编辑也应该“下水”。编辑“下水”,指的是编辑工作人员想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需要有点写作方面的经验;而写作经验的取得,唯有经常坚持写作的实践——“下水”。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写作之艰辛;才能在同作者打交道、谈稿子的时候,说得上话,搭得上腔,给稿子提意  相似文献   

14.
所谓立意,是指在写作过程中,提炼和挖掘的主题思想,它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没有主题思想的文章,如同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读之无味,毫无一点战斗力和影响力可言。千古文章意最高,古人看重立意,不仅因为它是文章的灵魂,还是文章的第一亮点。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与特色,其立意的高低好坏,直接关系到媒体的质量与形象。怎样才能提高言论立意的水平与质量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把握好三基本。  相似文献   

15.
(一)新闻写作立意的特点立意就是确定文章写作的主题及其表达形态。任何类别、体裁的文章写作都有主题。其主题的提炼过程和规律也都是相通或大致相同的。但是,其主题表达的形态、规范却是不尽相同的。在这里。我们首先要谈的就是新闻写作主题在表达形态、规范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古人论文,非常注重立意。所谓立愈,即立定题旨,也即确立文章所自集中表现的思想、观点,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文章主题。 立意,在文章写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如果说材料是文章的“血肉”,结构是文章的“骨骼”的话,那么.立意便是文章的“灵魂”了。一个人要只有骨肉、四肢发达,但没有思想、没有灵魂,那岂不成了一个毫无智能的“躯壳”!一箱文章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作用的强弱、效果的好坏,其决定因索和衍量的关性,主要取决于立意。 “立意”既然如此重要,所以古人一向主张“意在笔先”,这样写起来才能心有“主…  相似文献   

17.
有位老前辈把新闻作品的写作概括为三个字:实、意、言。实,即实际;意,是经过实际的调查而立意;言,指语言的表达。可见语言在新闻作品的写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当然,写评论文章也不能例外,尤其是评论的文采,更是同语言的锤炼、表达密(?)可分的。  相似文献   

18.
新闻写作贵在新。新不单表现在新闻事实新,而且也表现在立意新,写法新上。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说:“文章最忌随人后。”南宋大诗人陆游也认为:“文章最忌百家衣。”在新闻写作中,尤其是在言论写作中,求异思维,则可另辟蹊径,令人耳目一新。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思维可分为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表现在写作上,求同思维是从大家公认的道理,从常识或常理上出发;而求异思维则要求进一步作变向分析(或称逆向分析),从超出或违逆一般常理的角度来阐述独立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王志 《新闻知识》2002,(6):25-26
在中国古典文论中,“立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立意即主题,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古人说:“意在笔先”,意思是在动笔之前应将文章的主题考虑清楚,否则写作就会迷失方向。对于新闻记者而言,辛辛苦苦将素材采访到手之后,整理成文,却又常感到文章  相似文献   

20.
立意是申论文章写作的灵魂,一个好的立意,要做到正确、明确、唯一、深刻.而在考试中,由于对题干要求和给定资料的理解不到位,考生很难提炼和选择出好立意.针对这些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三步立意法”,增强立意选择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