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在京举行《中华文化论坛》读者、作者座谈会在《中华文化论坛》创刊两周年之际,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为了支持、帮助办好这份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学术刊物,于1996年4月18日在北京新华总社新...  相似文献   

2.
由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与成都市金牛区委联合主办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传统哲学研讨会”于1997年8月13日在成都召开。会议讨论了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以及弘扬中华和合文化等问题。并增选了四川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天府新论)总编唐永进为研究会副  相似文献   

3.
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述要章宏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大陆和港台的学术交流,由香港青松观道教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四川联合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2月23日至27日在四川联合大学东...  相似文献   

4.
据德敬业──兼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赵庆麟两个文明的建设是伟大的中国文明的复兴。《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自从我们国家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更赋予这个...  相似文献   

5.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四川省社科院教授周琳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精神文明是一个历史概念,它不是凭空从天上掉下来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  相似文献   

6.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成立省社科院与成都恩威集团联合创建的中华儒学、道学、佛学文化研究中心同时成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这是9月7日在四川省社科院召开的四川省中华文化学会暨中华儒学、道学、佛学文化研究中...  相似文献   

7.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深入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促进祖国统一和四化大业的进程冯征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史长河中最重要的优良传统,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和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作为强...  相似文献   

8.
鲁谆 《华夏文化》2013,(2):6-11
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奇葩。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必要深入研究古典诗词,并大力普及其精华。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学习体会。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五经》被视为儒家经典,《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列入其中,足见诗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而独特的位置。"诗言志"(《尚书·尧典》)揭示了诗的本质,并形成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市场经济郭齐家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宝贵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智慧对于当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管理与企业管理有着非常积极的效用,其中"创生"、"尊...  相似文献   

10.
当代经济实体与职业道德张同生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决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议》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  相似文献   

11.
3月底,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四川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新都县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成都宝光塔陵承办的“宝光祭祖节——弘扬中华孝道文化促进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在成都隆重召开。来自内地、港台地区及海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参加中国首次以“弘扬中华孝道文化”为主题而举行的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12.
中华道学与企业文化研讨会综述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中华道学文化研究中心与厂长经理日报社为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光大民族美德,使之与中国社会的现实相结合,以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于1996年元月10日,联合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大楼会议室召开了"...  相似文献   

13.
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国家教委举办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师讲习班醴酩为追溯中国文化精神的源与流,探索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今天如何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广泛而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基本知识,有效地加强对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国家...  相似文献   

14.
文化之间积极涵化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文化的多元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文研究儒家文化对韩国风俗习惯、学校教育、影视宣传、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和渗透,旨在探究学习和研究韩国继承与发展儒家文化思想精髓的经验,充分挖掘儒学的当代价值,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5.
两个根本转变呼唤精神文明建设冯举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在1996年到2010年这个重要时期,"要巩固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促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和...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论坛》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性期刊。本刊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光大民族传统美德,繁荣社会科学研究,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办刊宗旨,设有“中华文化源与流”、“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华儒道佛学研究”、“中华区域文化”、“巴蜀文化研究”、“三国文化研究”、“中外文化比较与交流”、“探索与争鸣”、“民族文化研究”等栏目。对于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大专院校教师、学生,本刊不失为一本有相…  相似文献   

17.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纯朴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它源远流长,至今还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馆必须为之努力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弘扬传统文化意义重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建设重要一环,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提高高校建设、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大意义。而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则应当从政策师资的支持、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和营造高校校园文化氛围三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当前,“弘扬民族文化”已成为全球炎黄子孙的共识与心声。然而,要想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得以弘扬,必须明确回答如下一系列问题:第一,中华文化究竟优秀不优秀?为什么优秀?第二,中华优秀文化在当代究竟还值不值得弘扬?为什么值得弘扬?第三,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对于我们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究竟有什么重大意义?回答不了第一个问题,便无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回答不了第二个问题,便无从体现时代性;回答不了第三个问题,便无以明确我们民族肩负的伟大使命。上述一系列问题,实际上可以归结为一点,即中华文化之精魂——弄清…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论坛》创刊五年,发表了大量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论文,其中不乏精品、珍品。我从中受益良多,谨此表示衷心感谢!我非常赞同本刊“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光大民族传统美德,繁荣社会科学研究,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宗旨。围绕此宗旨,应当继续多刊登发掘、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