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在北平的梅娘与生活在上海的苏青的小说创作不约而同地将焦点对准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梅娘关于沦陷区知识女性生存状态的小说创作主要集中在短篇小说,展示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生存状态的各个侧面;而苏青小说主要集中在长篇。因此,梅娘小说与苏青小说从“断片式”到“全景式”全面而深刻地展示了沦陷区青年知识女性的生存境况。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几千年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男尊女卑的观点根深蒂固,“三纲五常”等道德规范造成了中国传统女性社会地位低下、生活环境恶劣、婚姻感情不能自主、失去人身自由的悲惨生存状态。民歌是劳动人民的歌曲,是劳动人民的心声,真实的反映了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精神状态,传统皖西民歌从多角度、多侧面反映了皖西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特别是大量反映女性的生活、婚姻、恋爱的民歌,真实的体现了传统女性悲惨、痛苦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3.
《凡》用自陈式语言对三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知识女性进行心理透视,坦陈对生活、生存、生命的体验,体现出真正独立女性的非功利性和个体自由原则,以及对独立主体之间的理解和情谊的渴望,并对现代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困境作了深刻的理性透视。  相似文献   

4.
以陈染、林白为代表的私语化写作成为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最引人注目的一脉,这些作品从女性的生活和内心出发,写出了新时代中一类女性的生存状态与生命追求,是极端的女性内心隐秘生活体验,是女性欲望的独特文本,是作家个人空间自恋性的私语。  相似文献   

5.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出现了一批女性特殊群类,即消亡中的大家闺秀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展示了历史转型期的女性生存状态,显现了传统女性向现代女性的转化及其艰难,对这些女性形象生存状态的考察,不仅是对特定时代特定群类的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更是对女性命运的整体观照。  相似文献   

6.
由于处于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有着独特的性格魅力,她们是一批普通又平凡的女性形象,尽管生活在新的都市,但最终都未能逃脱命运的安排与束缚。同时,在张爱玲的笔下对女性生存状态有着新的诠释与解读,这也是她在文学创作上的重要突破与创新。本文旨在探究张爱玲文中的女性生存状态,以便给今后女性形象的探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说《蜗居》直指现会现实,揭示了当代都市人的情感困惑和生存境遇。作品透过三位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社会身份的女性在当下的生活状态,真实地展示出物欲化时代里女性的生存困境及个体生存悲剧。这种生存困境的生成固然有男权社会压迫的因素,然而女性自身的自我缺陷才真正是筑就"围城"的罪魁祸首。六六借小说对当下都市女性的生存困境、生存悲剧进行深刻反思的同时,试图寻求当代女性的"突围"之路。  相似文献   

8.
昭通著名小说家夏天敏通过其作品所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深刻地反映了乌蒙高原上的女性生活,揭示了当代中国贫困地区女性的本真生存状态,更为重要的是在作品中对女性自我解放的途径作出了尝试性的探讨,对女性主义文论的发展做出了实践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钢琴教师》是奥地利著名女作家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半自传式的原著小说。耶利内克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她关切女性的命运和生存状态,撰写了许多以女性为主题的作品,揭露了女性承受的各种压迫,展示了女性不同的生存悲剧,她的大部分作品都以强烈批判男性的专制和暴力而闻名。《钢琴教师》以独特的语言激情揭露了社会中的荒谬与强权,主人公埃里卡正是男权社会压迫下被雕琢出来的艺术品,也是牺牲品。埃里卡生活在缺乏男性,但是男权压迫又无处不在的环境下,她的母亲"望女成凤",给她安排好一切,用自认为成功的方法教育埃里卡,让她在密不透风的压抑的母爱中成长。《钢琴教师》描述了当时广大女性的生存状态,折射出一个男性缺失而男权压迫又无处不在的无情社会,展现了在男权统治压迫下女性日益艰苦的生存状态和无法抗拒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0.
巩占龙 《沧州师专学报》2009,25(1):16-17,23
在20世纪中国小说创作中,萧红以独特鲜明的文体风格和描写女性意识的深入成熟而独树一帜。她的小说,通过对贫苦妇女平淡的日常生活的描写,表现了她们的生活遭遇和生存状态,揭示了男性对女性的迫害和践踏,从生与死、灵与肉等多方面写出女性的生存真相,思考着女性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1.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近作《红王妃》(2004)以独特的叙事视角和凄美动人的故事情节,继续探讨女性的生存困境和命运。德拉布尔以其特有的客观的、人性的眼光继续审视和观照女性的生活状态。在《红王妃》中作者转换叙事角度,跨越时空和国界。寓自己的声音于小说主人公霍利威尔,真实反映了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女性的共同声音。表现出了在不同困境中的女人生存的艰难和对女性理想生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东北现代女作家萧红与梅娘的作品都以鲜明的女性意识立于文坛.二人都立足于自身的生存体验,从女性生存状态、情感心理等层面观照北方女性,抨击男权社会和男权意识,并剖析女性自身.然而由于两人的人生经历和生命体验不同,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也不同,因而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也不同.  相似文献   

13.
探视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时最走红的女作家。她关注女性,同情她们的命运,以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洞察力描绘了处于一个“大而破”时代的女性的生存状态,反映了男权制下女性作为“男性附属品”的命运和金钱欲下深度扭曲的人性。探视张爱玲笔下女性“苍凉”而又现实的人生,可看出张爱玲洞察和描写女性生存状态的非凡能力和高超技巧。这与她的家庭状况、生活环境和个人经验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4.
<金色笔记>是英国着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中莱辛对20世纪60年代的女性生存状态给予了充分的同情和关注.小说中描绘了传统女性和所谓的"自由女性"的不同生活状态.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感悟和反思揭示父权制社会中女性的悲哀, 她们在精神都难以避免的一步步走入痛苦的困境,最终也难以逃脱.  相似文献   

15.
《金色笔记》是英国着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金色笔记》中莱辛对20世纪60年代的女性生存状态给予了充分的同情和关注。小说中描绘了传统女性和所谓的"自由女性"的不同生活状态。通过女主人公安娜的感悟和反思揭示父权制社会中女性的悲哀,她们在精神都难以避免的一步步走入痛苦的困境,最终也难以逃脱。  相似文献   

16.
池莉小说女性意识很强烈,母亲就是母性的代表,用小说的形式去解读作品人物的情感,去理解作者新写实小说中蕴藏的对女性的关注,去还原生活,体味原生态状态中的芸芸女性怎样坚韧不拔的生存.  相似文献   

17.
多丽丝·莱辛被誉为弗吉尼亚·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英国女作家.莱辛的一生创作了70多部作品,她对人们生存状态的洞察非常细致入微,她的作品始终关注着那些生活在边缘处境中的人们.《天黑前的夏天》是莱辛创作中期的作品,她将这部小说的关注投向现代中年女性的生活,在讲述中年女性生存困境的同时也给予了广大下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怀,小说中贯穿着作者的人道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8.
苏青的小说《续结婚十年》是一部颇具自叙传色彩的作品。作家以女性的视角再现了女性的生命体验,自身价值的失落与寻求,对乱世中女性生存状态进行了深刻反思。小说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才女苏青的个人生活片断和情感轨迹,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知识女性的挣扎和追求。  相似文献   

19.
有唐一代,女性生活方式呈现出较为多元化的特征,但总体而言,寡居守节观念在唐代仍有较大影响,女性在丧夫后也多选择孀居,对此,唐代墓志中多有记述.随着生存状态的变化,信奉佛教成为了寡居女性的普遍取向.通过佛学援入,其寡居生活的某些方面在无形中得到了强化;传统的寡母教子也呈现出了新的特征.此外,在信奉佛教的寡居女性之中,尽管坚守传统仍不失为其生活的前提,但在佛风影响之下,不少女性的寡居生活也在某些方面出现了变化.  相似文献   

20.
论铁凝书写女性的独特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从铁凝书女性的独特角度--躯体、欲望、生存三方面切入,探讨了铁凝小说对女性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