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好消息传来,全班的同学都为他高兴。在学校,施一一是师生们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从小学到高中,他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并经常当选优秀学生干部、五育标兵,今年又被评为苏州市三好学生。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中小学阶段对学生采用评价的方式 是每学年评选一次“三好学生”。诚然,“三好学生” 评选是我国中小学阶段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一种综合评价,即学习好、思想好、身体好,但同时也 为学校德育的评价带来了一些问题: 其一,现在评选“三好学生”的数量大约只占到  相似文献   

3.
“六·一”儿童节的前几天 ,李校长召开了班主任会。他在会上说 ,教育局和总校要在今年期末表彰一批“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 ;我们学校也将在“六·一”那天对被评选上的学生予以奖励 ,希望各班尽快把这项工作做好 ,接着他把奖励名额公布出来。教育局级三好学生我校只有一个名额 ,经老师们讨论 ,把这个名额分给了我们五年级一班。李校长特别强调 :评选要慎重 ,要确实评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 ,不能走过场 ,不能看面子。我赶紧走访任课教师 ,组织学生评议 ,最后张波被评为三好学生。我填好表格报给了校长。李校长详细询问了评选情况 ,很…  相似文献   

4.
三好学生     
<正>一帆是一个公认的好学生: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从上小学开始,帆每一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今年也不例外。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评选要求有所改变,“三好”被赋予了新的涵义——要做家里的好孩子、学校的好学生、社会的好公民。帆毫无悬念地当选,可是当她听到“社会的好公民”时,却有些惭愧地低下了头。  相似文献   

5.
陈宇 《班主任》2011,(5):25-27
学校经常会搞一些评优活动,如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班团干部等。我对三好学生的评选工作是比较重视的。这里的重视,是指评选尽量严密、科学、客观、公正,不凭主观印象,力求评选结果能够真实  相似文献   

6.
《教育》2008,(28)
叶祝颐9月15日在《广州日报》撰文:9月13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据9月14日《重庆晚报》)"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三好"标准,一直是人们心目中优秀学生的代名词。"三好学生"评选在树立榜样、奖励先进方面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到了今天,评选"三好学生"的弊端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社会各界纷纷对实行了50余年的“三好学生”评选提出了质疑,广大中小学也实施了三好学生评价改革,从各地实施的情况看,也是收效不一。笔者以为,三好学生评价改革首先应该是评价思想、评价理念的改革,然后才是评价方式方法的改革。改革的关键与核心正是淡化其选拔和甄别功能,充分彰显其激励与引领功能。三好学生评价只能源于评价而又超越评价,才能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以下摭谈对三好学生评价的一些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8.
学期末,一年一度的“三好学生”评选又开始了。作为班主任的我,还是采用以往一贯的做法进行评选。即老师在班会宣布三好学生的条件,名额,以及评选要求和注意事项。由全班同学提出候选人名单,然后大家投票表决,最后就是得票最多的几位同学当选:结果与以往一样,只有少得可怜的几个同学选上了,评上的学生立即表现出兴奋的神情,  相似文献   

9.
现在有这么一种现象:一些学生学习成绩“稳步下降”,大面积不及格随时出现。我以为,“大面积不及格”固然不可取,但学生成绩“稳步下降”并不一定说明学风堪忧,或许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学校校风的转变,不再惟分是图,转而追求个人能力的提高。还有一种现象:学校年年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评选办法的第一条往往是成绩达到多少,结果当选的往往是考试成绩最好的学生。对比这两种现象,反映了当前学校教育观念的落后与学生渴望全面提高自身能力的矛盾。对我们而言,如何在分数与能力之间找到平衡点,是迈入社会之前要解决的问…  相似文献   

10.
“三好学生”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光荣的称号,它既是一种荣誉,也是对学生追求上进的一种肯定。“三好”即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长期以来,在评定“三好学生”的过程中,很多学校把“学习好”当成主要标准,一切分数说了算。评选出来的“三好学生”没有代表性,社会上对“三好学生”的评定标准也出现了诸多争议。近年来,景泰县草窝滩学区推行家校联谊活动和“新三好”评选办法,对新时期学生评价工作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1.
时文选萃     
"三好"评选早该变革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近日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的"三好"标准,一直是人们心目中优  相似文献   

12.
明年起,湖北省“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将享受不到在中考、高考中的加分政策。日前,湖北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在会议上透露,省级及以下级别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一律不与升学挂钩。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只是荣誉称号。明年将扩大省、市、县各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比例,并恢复评先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固有价值,培植一大批学生中可学可比的先进典型。一直以来,武汉市初中阶段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三好学生)或在毕业年级被评为市优秀学生干部、市三好学生的初中毕业生中考录…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三好学生的评选标准偏重于智育,看重分数,评选中限制名额,三好学生成了少数学生的专利,大多数学生则置身于争创三好之外。因此,争创三好活动没有起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评价学生的作用。为发挥评三好学生的导向功能,使之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我校进行了改革三好生评选办法的探索。1995年,我校参加市区跳绳和踢比赛的学生几乎囊括了集体和单项奖项的前3名。对这些为学校赢得荣誉的学生怎么奖励,是给物质奖励还是作为条件参加三好学生评选呢?我们征求了学生的意见。他们一致选择了参评三好学生。可见,三好学生在学生心…  相似文献   

14.
正"三好学生"评选一直以来都是老大难问题,在家长的"教育意识"逐渐觉醒的今天,这种评选更是难上加难,稍有不公,家长就会不满。通常来说,"三好学生"的评选都比较注重一段时间的终结行为,而不是过程性的评价,所以,家长和学生自然会有不同意见,实属众口难调。为规避这些,我在"三好学生"的评选中,采取的就是过程性评价,让"三好学生"自动生成。具体操作中,我们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一、"三好学生"的品质设定通常的"三好学生"其实是"一好学生",成绩一项通常会成为评判的终极标准。  相似文献   

15.
你想成为“三好学生”吗?首先得评上“德育示范生”。长沙市砂子塘学校自1990年下期以来,开展评选“德育示范生”活动,一改过去评选“三好学生”重智育、轻德育的不良倾向,保证了德育在个人成长中的首要位置。该校评选“德育示范生”,着眼于思想品德过硬。学生参评不受次数、时间和名额的限制,涌现一个评选一个,成熟一批确认一批。期末评选“三好学生”,必须从“德育示范生”中评选,这样就把住了“三好学生”的德育关。为此,学校建立了一整套评选“德育示范生”的制度。一、组织学习标准。该校依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参照学生评比条件,为德育示范  相似文献   

16.
为使每学年—次的“三好学生”评比活动真正地成为推动学生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动力.我们针对当前改革的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以往“三好学生”评选活动中存在的弊端,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同时,根据本系统中小学的实际情况,对“三好学生”的评选办法进行了改革.一年多  相似文献   

17.
正"谁是全国最有名的学生?""三好学生。"看到这样的对话,你有没有会心一笑?三好学生的确是校园里响当当的存在。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三好学生的评选。虽然评选没有统一标准,但大体要遵循"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三方面的标准。可是,已"年过五旬"的三好学生评选,后续之路并不顺畅。【新闻】三好学生称号废止引发一地鸡毛2013年年底,浙江省教育厅宣布:从2014年起,中小学将不再评选省级"三好学生",基层教育部门是否评选"三好学生"由其自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12,(9):11-13
■三好学生的由来及演变■多数家长赞成停止评"三好"■对三好学生评选的质疑■"停选"派与挺选派之辩焦点提示:中小学校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评选三好学生实际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会给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同时在感情上伤害未被评上三好学生的孩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  相似文献   

19.
未发的奖状     
正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期中考完试就该放假过年了,这时全班同学要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三好学生"。捧着一张"三好学生"奖状回家过年,是多么光荣的事啊!而且,如果这一次再被评为"三好学生",将是我连续第六次捧着奖状回家过年。  相似文献   

20.
稷下中学实施全员育人制度,在笔者辅导的学生当中就遇到过有严重敌对情绪的案例。 男生A,升入初四前一直担任班长,还曾被学校评为优秀班干部,但升入初四后,没有进入班委,心里有失落感;在学期结束评选三好学生时,又名落孙山,他自己感觉比被评为三好学生的B和C更为优秀,把别人对他的真诚赞扬看成是冷嘲热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