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是美的艺术。也是“真”的艺术。这里所谓的“真”是指学应当追求艺术的真实性。在当下的语教学中。关于学作品艺术真实性已成为师生无法再回避的话题。例如关于《木兰诗》中木兰从军十年仍未暴露女性身份,许多学生认为这样的情节实在夸张过头。并以此怀疑作品的艺术价值。这类问题让很多教师左右为难.我们究竟如何面对语教学中出现的这类问题呢?通过《狼》一课的教学,我对学作品艺术真实性问题有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N的V”短语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的V”短语的句法、语义、语用研究综述陈庆汉“N的V”指“这本书的出版”、“父亲的回来”之类短语。黎锦熙(1924)在《新著国语文法》中已经开始注意这种短语的特殊性了。70余年过去了,对N的V的中心语的性质、N的V的功能类别等问题,语法学界至今仍未...  相似文献   

3.
在沈、汤论争中,沈碌力倡“音律说”、“本色论”,这对扭转明中期以来的不良创作风气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表现出明后期戏曲创作对音乐美、形式美追求的时代特色。但沈臻的理论忽视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客观上对明后期吴江派的戏曲创作及作品品评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汤显祖提出“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强调了作品的“曲意”、“意趣”,重视作品的思想内容,重视作品的机趣、神似、真色等问题,对明后期临川派作家的创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会、通、精”是钢琴作品演奏发展与完善的重要过程,也是作品演奏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笔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演奏学习目标等阐述,指出作品学习不要仅限于“会”的阶段,还要从音乐美的角度出发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实践的感司,达到“通”;更要学会对作品内涵的延伸,进行二度创造,力求“精”。这样,才能使演奏出的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呈现出真正的、富有创新、富有演奏个性的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5.
儿童在8、9岁以后,随着年龄增长,身心发展,开始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空间知觉也由平面的空间思维向立体的空间思维不断发展,他们的绘画也开始由“主观感觉期”向“视觉写实期”过渡。这一时期的儿童,对于自己幼儿时期的作品不再“留恋”,他们开始羡慕那些比较写实的成人作品。但是,由于儿童个体发展的差异,一部分儿童会由于绘画能力的发展相对较慢,对自己“眼高手低”的现状无能为力,逐渐开始对绘画兴趣“降温”,对自己的绘画作品失去信心,出现了绘画中的“U谷期”。如何搞好少儿这一特殊时期的美术教育,填补儿…  相似文献   

6.
“减负”是教育督导部门的一项常规工作。通过专项督导、“飞行”督查、调研评估,建立“督导通报”制度,“减负”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从现实情况看,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仍未得  相似文献   

7.
就语文教学对象而言,“小学”指6、7岁-12、13岁的“小学生”。语文之名早在1949年就已厘定,随着时代发展,对其内涵与外延、地位与性质的追索从未停止,但迄今仍未达成共识。尽管2011版语文课标明确了语文的地位与性质,却仍未给出语文的定义,倒是旗帜鲜明地突出了语文的核心目的即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借用形象说法,小学语文复姓“小学”名“语文”字“运用”,意在2011版语文课标视域里再探小学语文课程的对象、概念、性质、目的等几个元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文以载道”是作品构成的客观规律。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作品,绝大多数是文道统一,文质兼美的;但一到语文课堂上,却又是另一码事了,可能结合,也可能分离。语文教学中文道结合的问题,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曲折反复的历程。有时强调“道”,甚至论为架空分析;有时强调“文”,则不吝琐屑繁冗。两种倾向都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都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也不能体现语文课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特色。这个语文教学的关键性问题,直至今天仍未很好解决。因此,在阅读与写作教学上,还大有继续探索文道结合的新路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作品通过刘知远夫妇被迫害的情节,暴露了封建社会的世态,表现了对刘知远夫妇苦难遭遇的问题。在艺术上具有民间文学自然素相不加雕饰的风格。作品的不足处是强调刘知远是真龙天子,表现出迷信色彩和“天人感应”思想。  相似文献   

10.
试论希腊艺术中的"模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古希腊哲学的语境出发考察“模仿”,一是“模仿”的源泉,认为“模仿”是希腊人在对宇宙自然的探索中,在不断强化的思辩力量仍未战胜神秘主义的时候分化出来的。二是“模仿”的发生机制和功能,从理论上说,“模仿”是建立在和谐统一的宇宙观下的事物之间的隐喻性的虚拟性结构,具有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形而上学倾向。三是“模仿”的差异及效果,“模仿”既不游离自身又不存在查禁问题,对于“模仿”的规定把握也就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1.
张爱玲通过对大都会中部分市民的日常琐事、生死情爱的描写,向我们 展示了四十年代沪、港“洋场社会”的真实面目,都市人性是其作品的恒定主题。张爱玲小说具有“荒凉”的基调。本从上述三个方面对张爱玲小说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谈到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时是这样说的: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谈到“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时是这样说的: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13.
“鉴赏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语高考的两项内容。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为了帮助师生进行复习,在此,谈谈我对这两个考点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作品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色,便是作品蕴含着鲜明浓厚的“北京味儿”。北京城是老舍写作的源泉,他能真切地展示这片土地所具有的独特韵味,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注重对北京化心理结构的揭示。  相似文献   

15.
凡一平、田代琳二位问志是近几年在广西文坛上颇为活跃的作家。他们的中篇小说最能代表他们创作的特色,下面,我从主题、题材以及叙事技巧几方面,谈谈他们各自创作的特点。一一个作家,都有他最热衷的话题,如果换一个角度,从作品来看,这便是主题特征了,主题是不容忽视的,主题是作家风格的第一个标志。先看凡一平的作品《随风咏叹》,作品叙述“我”的故事;耐安的故事;黑米的故事。以耐安作为中介人物,以“我”及黑米对耐安的恋情情结作为表层叙事的纽带。“我”有以下特点:自信、坚定;所以当人人都说“我”把“来”字写成了“米…  相似文献   

16.
在方苞的“义法”说中,“义”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物和道理,“法”则是“义”的存在形式。“义”有两层意义,即存在于主体的“义”和存在于作品的“义”,就前者而言,“义”决定“法”,就后者而言,“法”决定“义”,“雅洁”从语言风格方面对“义法”作了补充,“义法”说凸显了形式的重要作用,深化了传统“文道”关系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周信达 《湖北教育》2005,(12):50-51
在美术课欣赏教学中,我们最忌讳的是“一言堂”、“满堂灌”。但是,教师埘“告诉”的忽视使欣赏教学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不少教师谈“讲”色变,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忽视了对作品背后所蕴含知识的“告诉”;不该讲的不讲,该讲的也不讲,让学生一味地独自欣赏与感悟,忽视了学生对作品的把握;紧紧抓住“电教灌输”不放,忽视了对问题的引领与讲解。这样一来,使欣赏教学过多地游离于形式。学生对作品的一知半解,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在转型,张洁在这一期间的作品彻底告别了前期的热情高歌式的乌托邦的理想主义,呈现出明显的亵渎“崇高”、解构“理想”、逃离“爱情”的态势,字里行间里充满了对爱情的怀疑、解构。从《红蘑菇》《日子》、《上火》等作品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张洁对爱的哲学思考已经完成了从建构到解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有关东北沦陷时期乡土文学的代表作《绿色的谷》,评论文章颇多,争议也颇多。本文分析了作为“暗”的文学所具有的隐喻、暗示、象征等特点;分析了作品阶级性的表现与人性的表现和谐的问题,分析了作品“超时代”与实感的问题。文章不仅从文体的角度,也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进行了论述,以期作出严密、深入的,令人信服和接受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语课程改革的推进,学作品的“多元解读”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多元解读”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元解读”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本试图就学作品“多元解读”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看法.以求教于同仁。[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