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研究观赏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在夏季的变化趋势,及与环境因素的关系,选取了两种常用的园林造景观赏竹种为研究对象,采用折线图、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2种观赏竹的夏季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征,及与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 2种个观赏竹种佛肚竹和黄金间碧竹在一天中均有最高值和最低值,两个竹种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差异明显,佛肚竹的最高峰在早上10∶00,浓度达到1789个/cm~3,而黄金间碧竹的最高峰出现在下午16∶00,峰值浓度为954. 5个/cm~3,佛肚竹的峰值浓度近于黄金间碧竹峰值浓度的2倍。(2)佛肚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曲线趋于"W型",黄金间碧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曲线趋于"V型"。(3)佛肚竹的负离子浓度日变化曲线变幅较大,最高峰与最低值相差较大,黄金间碧竹的负离子浓度日变化较稳定,最高峰与低谷相差较小。(4) 2个竹种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均与空气温度呈负相关关系,随着温度的上升空气负离子浓度逐渐变小。(5) 2个竹种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湿度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增大,随着太阳强度增大,空气中湿度减弱,空气负离子浓度也逐渐下降。(6)佛肚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关系,黄金间碧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与光照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从上述研究分析中可发现,佛肚竹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在夏季优于黄金间碧竹,在园林景观绿化要求高负离子浓度时可优先选择该竹种,以期为市绿地建设和改善空气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广西金秀地区内,从县城到郊区三个方向16个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其空间特征,对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空气离子评价指数城区相比郊区低,空气质量等级低;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森林树木多的区域大于无林草甸地区;随着水域的面积、宽度、落差不断增大,空气离子评价指数增加。监测评价空气负离子空间布局,不仅有利于判别区域环境状况,还能为该领域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吊罗山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气负离子不仅具有镇静、催眠、减轻咳嗽、增加食欲、降血压等多种医疗保健功能,还是评价空气清洁度的重要指标。本文对吊罗山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及气象要素(雨量、风速、气温、相对湿度等)进行监测,旨在探索不同天气状况下(尤其在降雨条件下),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浓度与降雨强度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具体表现为降雨强度越大,空气负离子含量越高。降雨过程中,雨滴与与植物叶片、枝干、土壤等发生撞击时发生了雷纳德效应;②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量与降雨强度发生变化时的雨量变化量呈显著正相关;③降雨强度较小时(15min内降雨量2mm),负离子浓度与非降雨条件下无显著差异;晴天、多云、阴天等非降雨状况下,负离子浓度也没有显著差异;④无论在降雨还是非降雨条件下,热带雨林空气负离子与气温、风速之间的关系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方世明  马静  易平  江承源 《资源科学》2014,36(5):1082-1088
ROS(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作为一种全新的规划分区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森林、河流等游憩资源规划分区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应用于地质公园研究中鲜有报道。本文在简要综述ROS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当前的管理体制和开发利用现状及其游客的游憩需求特征,将ROS理论应用到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中,筛选出"自然程度"、"社会感知"、"管理强度"3个评价指标,分析提出了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游憩机会图谱,将其划分为原野保护区、半原野区、乡村区、半现代区4个游憩机会等级,并绘制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游憩机会图谱谱系图。以期为嵩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新一轮规划与管理提供参考,为ROS理论应用于地质公园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城市河流岛屿是一种新型的游憩空间,探讨其脆弱生态系统的构成并对其进行游憩生态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系统生态学理论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包含岛屿核心区、河流缓冲区、城市影响区三大分系统与压力、状态、响应三大因子的城市河流岛屿游憩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衡阳市东洲岛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河流岛屿游憩生态安全度较低,不同分系统的生态安全差异特征明显:岛屿核心区生态安全度最低,其生态安全问题最为突出,区域内大部分指标是生态安全的重要影响因子;河流缓冲区与城市影响区生态安全度较高,但区域内的一些因素对城市河流岛屿的游憩生态安全具有负向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6.
以系统生态学理论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构建包含岛屿核心区、河流缓冲区、城市影响区三大分系统与压力、状态、响应三大因子的城市河流岛屿游憩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衡阳市东洲岛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河流岛屿游憩生态安全度较低,不同分系统的生态安全差异特征明显:岛屿核心区生态安全度最低,其生态安全问题最为突出,区域内大部分指标是生态安全的重要影响因子;河流缓冲区与城市影响区生态安全度较高,但区域内的一些因素对城市河流岛屿的游憩生态安全具有负向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7.
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1年发布的《世界城市空气质量报告》,在全球91个国家中,我国的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15位,全国约90%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有近6亿人口生活在有害于健康的空气中。空气污染问题,不容小觑。多年来,我国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开展了一系列空气治理工作且初见成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指出,  相似文献   

8.
一个地区良好的气候状况和空气质量状况是影响游客选择出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文章从大气负氧离子浓度状况出发,分析了泾源县城和六盘山区大气负氧离子浓度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泾源县城月平均负氧离子浓度在1 184个/cm3~2 301个/cm3之间,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为1 784个/cm3,六盘山区月平均负氧离子浓度在1 575个/cm3~2 816个/cm3之间,年平均负氧离子浓度为2 221个/cm3;泾源县城和六盘山区负氧离子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最高为夏季,春、秋次之,冬季最低;泾源县大气负氧离子浓度从4月开始明显增加,至7月达到最大值,后又逐渐减小;泾源县城和六盘山区9:00—17:00平均负氧离子浓度分别为1 890个/cm3和2 573个/cm3,是一天中最适合有氧出游的时间;大气负氧离子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泾源县城负氧离子浓度与气温、相对湿度和日照时数呈显著的正相...  相似文献   

9.
本文构建了能源消费的生态与环境压力指数评价方法,对北京全市及各主体功能区能源消费的生态与环境压力进行定量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北京市2005-2010年的生态与环境压力指数从32.2上升为33.4,生态与环境压力仍处于不断加大阶段,其中能源消费的生态足迹和PM2.5排放对生态与环境压力指数上升的贡献较大。各主体功能区之间能源消耗的生态环境压力差异较大,生态与环境压力从核心区向外快速递减,2010年首都功能核心区的生态与环境压力指数为3 983.48,分别是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以及生态涵养发展区的12、91和1 062倍,除生态涵养发展区外,其他三大功能区的生态压力均占生态与环境综合压力的90%以上,生态压力突出。此外,在2005-2010年期间,除生态涵养发展区能耗的生态与环境压力略有降低外。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能耗的生态与环境压力均呈现增大趋势,分别增大了25%,7%和22%。  相似文献   

10.
市域生态功能区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生态功能区划通过揭示生态系统空间分异规律,对生态地域和生态单元进行划分和合并.作为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合理管理及持续利用的基础,生态功能区划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深圳的实例,对城市区域生态功能区划的依据、原则进行初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圳市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将深圳市划分为3个区:经济文化密集区,生态协调区,生态支持区;其中生态协调区包括西部沿海农工协调亚区、西部水源山体保护亚区、中部物流-水土保持亚区、东部产业-山水协调亚区等四个亚区,生态支持区包括生态脆弱型支持功能亚区和生态敏感型支持功能亚区.最后,文章分析了各功能区在市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指出各区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大尺度区域旅游规划兴起背景下,本研究以陕西省秦岭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为例,基于客源群体差异角度,运用认知度和偏好度等值线图对大区域旅游景区认知和选择偏好规律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①成熟型和稳定型旅游景区形成认高知度聚集区,成长型和开发型旅游景区形成低认知度分散区;②旅游景区选择偏好形成聚集区和辐射区,数量选择偏好存在差异,旅游景区空间显示偏好与交通通达性密切相关;③大区域旅游景区认知度和选择偏好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形成了以认知为基础的旅游景区偏好和出游倾向。  相似文献   

12.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中地区矿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和重工业基地,研究其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恶化的现状,促进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利用鞍山、抚顺和本溪的环境空气质量定点监测数据,采用Daniel的趋势检验方法分析了鞍山、抚顺和本溪2001~2006年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并探讨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1~2006年,辽中地区矿业城市市区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月降尘、PM10全部年份超标严重,SO2部分年份超标,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鞍山市区各类污染物变化不显著,除SO2略呈上升趋势,其余污染物均呈下降趋势;抚顺市区除PM10呈显著下降趋势(p<0.1),其余污染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NO2呈显著上升趋势(p<0.1);本溪市市区各类污染物均呈下降趋势.空气污染季节和空间差异显著,冬春季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夏秋季,工业区、交通区显著高于居民区、清洁区.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需求压力、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以及各个市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的相互作用,是辽中地区矿业城市市区空气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因此,需要改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从区域整体上提高大气环境容量,从而改善辽中地区矿业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3.
空气质量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息息相关。除了直接受局地大气污染物排放影响,空气质量也受局地气象要素的影响。本文利用相关分析法和主成分回归分析法详细阐述了2001-2010年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空气污染指数(API)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并假设大气污染物排放相对稳定,结合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结果,探讨未来各气象要素的可能变化及其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①气压、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与3个城市空气质量的关系较为密切。其中,气压与API指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他气象要素与API指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②未来京津冀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和气温均呈上升趋势,风速呈减弱趋势。降水量在2020s呈下降趋势,而后上升,总体呈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在2020s和2050s呈下降趋势,而后上升,总体呈上升趋势;③SRES A1B排放情景下,未来气候变化对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改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北京的API指数变化幅度远大于天津和石家庄,3个城市在不同时段的API指数变化峰值均出现在6月份。  相似文献   

14.
刘嘉毅  陈玉萍  夏鑫 《资源科学》2018,40(7):1473-1482
基于2001—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区(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采用sys-GMM与GIS自然断裂法等研究方法,就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污染对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有显著负向影响,在样本时间段,空气污染程度每提升1个百分点,入境旅游发展程度就随之下降0.309个百分点;在2001—2005年、2006—2010年、2011—2015年三个时段中,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发展的负向影响效应都显著存在,随时间推进,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发展的边际负向影响呈现阶梯式递增态势;政府干预、旅游资源禀赋在抑制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强度;将各省区分为高污染区、较高污染区、较低污染区与低污染区,发现无论处在何种空气污染区中,空气污染都对其入境旅游发展有显著负向影响,污染程度越高的区域,空气污染对入境旅游发展的负向影响效应也越强。  相似文献   

15.
森林旅游资源价值核算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森林旅游热潮的兴起,促使各国学者对森林旅游资源价值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目前,对森林旅游资源价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森林旅游资源是否有价值、森林旅游资源价值质的规定性和森林旅游资源价值量的规定性。目前对于是否有价值这个问题的看法已趋于一致,各国的学者都认为森林旅游资源具有价值,因而争论大都集中在后两个问题上。当前认识森林旅游资源价值核算的理论主要包括效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价值论(或财富论)和其它价值论。本文通过对这几种理论中有关价值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的分析论述,认为:(1)生产要素价值论或财富论与李金昌提出的价值论可以较好地说明森林旅游资源为什么有价值、价值的源泉和价值的决定因素等问题;(2)消耗再生产与费用法,可在计量中把森林的自然状况、游憩对森林的利用状况及生产者的经营管理状况综合考虑进计算公式,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森林旅游资源的价值核算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胡海胜 《资源科学》2007,29(5):28-36
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分析与评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已成为当前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估算了庐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7项服务价值总量为26.1086×108元/年。庐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分别为16.1605×108元/年和9.9481×108元/年,直接经济价值是间接经济价值的1.62倍。在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价值的贡献之中,其大小顺序依次为:森林游憩>固CO2释O2>土壤保持>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林果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森林游憩价值以16.0838×108元/年稳居第1位,占总价值的61.60%;其次为固CO2释O2的价值,占总价值的32.91%,两项合计占到95.51%。庐山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在价值构成上异于全国一般规律的原因,主要在于庐山自然保护区高度发达的旅游产业和小规模的林业生产活动等。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估有助于人们对于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的认识,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  相似文献   

17.
赵美风  席建超  葛全胜 《资源科学》2011,33(9):1815-1821
本文以水质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从旅游水环境干扰指数和旅游者可接受改变限度(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LAC)的双重视角来分析六盘山生态旅游区水质变化对人类旅游活动干扰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旅游季节内,旅游区水质主要指标在Ⅱ类水质标准范围内,个别指标达到Ⅲ类。但部分区段水质干扰程度达到3级和4级严重干扰的水平;②在旅游区不同采样点,水质变化差异较大。其中核心区维持在正常水平,随着旅游方式的改变,干扰逐渐加大,民俗村、宾馆变化最剧烈;③旅游者对水体浊度的可接受改变程度为8.95NTU;④旅游水环境干扰指数与其它响应变量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估旅游系统干扰响应程度的一项简易而有效的指标。目前六盘山旅游活动已开始对部分地区水质以及旅游者的游憩体验产生负面影响,规范旅游区开发建设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8.
敖长林  王菁霞  孙宝生 《资源科学》2020,42(6):1199-1209
基于大数据探究空气质量对公众外出游玩的影响,不仅可以丰富空气质量议题的实践研究,还对加强空气污染治理、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采用携程旅行网16554条在线评论数据、环保部空气质量指数数据以及历史天气数据,基于负二项回归与有序Probit回归分别构建公众外出游玩次数与游玩满意度模型,定量评估空气质量对公众外出游玩的影响及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控制温度、风速、节假日等影响因素不变的基础上,空气质量会显著影响公众外出游玩次数和满意度;②公众外出游玩次数会随着空气污染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减少,与空气质量为优相比,游玩次数在“严重空气污染”时下降40.1%,在“空气质量为良”时下降15.1%;③针对哈尔滨市旅游景区,严重空气污染会显著降低公众外出游玩满意度,而较低程度的空气污染对公众外出游玩满意度不具有显著影响。研究不仅为准确评估空气质量对公众外出行为的影响提供新视角,也为相关空气污染防治及旅游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全球变化下秦岭南北旱涝时空变化格局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敏敏  延军平 《资源科学》2013,35(3):638-645
依据1961年-2010年秦岭南北59个气象站逐月降水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和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对秦岭南北旱涝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①秦岭南北近50 a气候总体呈暖干化趋势,降水变化经历了四个时期:正常期-湿润期-干旱期-过渡期;②关中、陕南两地的旱涝等级变化,无论从步调上还是趋势上都基本一致.关中旱涝等级年代波动幅度小于陕南,暖干化程度大于陕南;③EOF分析得出近50a秦岭南北降水主要空间分布类型为:受大尺度气候变暖影响,降水量以秦岭为界,关中地区由北向南纬向递增,陕南呈现西南-东北向带状分布的全区一致型,这是最主要的分布特征.此外受纬度因素、季风气候、小尺度地貌单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有西北(渭北旱塬)-东南(大巴山地区)向的降水分布相反型,以汉中盆地为正值中心的东北-西南向降水分布相反型,以汉江谷地中段为负值中心的东西向降水分布相反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