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基准源是能够提供高精度和高稳定度基准量的电源,是ADC、DAC、传感器、VCO等很多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以及数模混合电路中非常重要的功能模块,基准源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电路性能的优劣。1971年Robert Widlar首先提出了应用带隙来实现输出电压约为1.2V的电压基准,在此基础上,带隙基准源逐渐发展成为主流的基准源。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与绝对温度成正比(PTAT)的信号和与绝对温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助Hspice和Cadence等EDA设计工具设计了一种电流模式的PWM控制电路芯片。重点研究了其中的核心模块电路:基准电压、PWM比较器、误差放大器(EA)、振荡电路、驱动电路和一系列保护电路。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基准电压源具有较小的温度系数,能够在较宽的电源电压下正常工作,整体应用电路能够有效地调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张国成 《中国科技信息》2009,(23):146-147,150
该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流水线ADC中的带隙基准电压源,该带隙基准电压源具有5.97μm/℃的温度系数及36dB的电源抑制比。该文还介绍了带隙基准电压源的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其波动电压小于0.2mV。  相似文献   

4.
本文设计一种低温漂系数的电压可调式CMOS带隙基准电压源,与传统的CMOS带隙基准电压源相比,该电压源不仅能生成1.24V的标准带隙基准电压,还可以可通过调整电阻的比值产生更低或者更高的基准电压。利用电阻分压法,基准电路可以在低电压条件下运行。采用TSMC 0.18umCMOS工艺,使用spectre仿真,在1.8V的供电电压下,可以产生1.2V的基准电压,在-40℃~120℃的温度范围内,其温度系数为12ppm/℃,电源抑制比为66d B。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LTC2400的基本特点,并基于其进行了单片机系统的硬件设计,给出了系统总体硬件电路、基准电压源电路和显示电路的电路设计,实现了信号的采集、显示及控制。  相似文献   

6.
基于CMOS设计了一款结构简单、高性能的带隙基准电压源。采用N差分输入的二级运算放大器作为负反馈运算放大器,提高了整个电路的电源抑制比,并减小了基准电压的温度系数。经仿真分析可得,电路正常工作电压的范围是1.3 V~7V;温度从-6℃~85℃变化时,输出基准电压仅变化0.0003V,而在20℃至60℃时输出基准电压几乎不变,表现出良好的温度特性;温度滞回为30℃,电路很好的实现了温度保护的功能;在低频时,电源抑制比(PSRR)可达-71.62d B;整个反馈环路的相位裕度为90度。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CMOS 0.18um工艺,在Hspice下,对四种MOS管基准电压源进行了分析和仿真,文中给出了每种电路仿真时的电路参数和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8.
陈小飞  赵秋明 《大众科技》2014,(3):91-93,102
基于INA202电流检测芯片设计了一种稳流电路。该稳流电路通过INA202把电流检测电阻上的电流以电压的形式反馈到误差放大器与TL431基准源组成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使调整管调整其集电极电流,控制功率管的基极,随着功率管基极电压的变化,集电极输出不同的电流,最后保持输出电流的稳定。实验表明,电路输出的最大负载调整率为0.186%,具有较高的精度,受负载变化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传统半桥电路结构简单使其在实际生产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其输出波形类型有限又使其在电镀行业的实用性不强,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主要观点是提出新型的电路拓扑和控制方法。本文在传统的半桥电路上增加Z源组成新型半桥电路,然后利用MATLAB软件比较二者在参数相同情况下的输出电压。通过理论计算和MATLAB仿真论证了该电路输出电压的合理性,而且其输出电压与电镀的输入电压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根据应用需求,使用Multisim 11软件对某电压检测电路进行设计与仿真.该电压检测电路主要由运算放大器及集成稳压器等主要元器件构成.仿真及实际电路应用表明,该检测电路设计达到预期要求,电路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的发展D/A转换应用越来越多,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可应用于自动测试设备(ATE)、工业过程控制等方面,本文着重介绍了MAX5264电压输出用于比较器的基准电压来调节电路的阈值,以及程序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为了满足不同场合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低功耗的多输出带隙基准电路。该电路通过新型的带隙基准架构,不仅实现了多输出的要求,还去除了复杂的放大器电路,降低噪声,达到减少功耗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电源电压在2.08~5 V之间变化时,电源电压调整率为0.4 m V/V;常温时,低频电源抑制比可达85.6 d B;温度在-40~80℃时,温度系数为42.7 ppm/℃,在输出电压为1.25 V时可以得到0.20、0.98、1.37、1.47、1.95 V五个基准输出。电路采用CSMC 0.5μm CMOS工艺进行流片验证,测试结果进一步表明电源电压调整率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一种适用于三相同步整流电源过零检测电路,该电路通过将三相电压信号送到加减法电路进行运算与电压比较,得出各相过零点并作为让后续控制电路基准信号,实现精确的同步整流。最后运用Multisim12对提出的电路进行了仿真分析与验证,证明电路检测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标准的CMOS带隙基准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高精度、高电源抑制比的CMOS带隙基准电压发生器。其特点是采用内部电压减小电源噪声的影响;通过两个串联的二极管提高,减小运放失调的影响。该电路基于CSMC0.35um DPTM工艺,使用Spectre仿真该电路得到结果为,常温下输出电压为1.23V,在-20℃~80℃温度范围内温漂为10PPM/℃,在4V到7V范围内电源抑制比为0.01V/V,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高性能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该设计主要分为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其中主电路包括:采用二极管组成的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采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作为开关功率管的降压斩波电路即稳压电路,以及电容滤波电路。控制电路采用AT89C51单片机经过软件编程生成PWM波,它作为IGBT驱动电路EXB841的输入信号,实现对IGBT器件的导通关断控制。AT89C51通过反馈电压与所需基准电压比较,调制PWM波,即改变占空比,从而实现高性能可调直流稳压。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6,(16)
本文的研究主要关于程控稳压电源,主要是一种高精度的。主要通过软件和硬件来实现相关的功能。在硬件方面,其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变压器、电路(包括整流、滤波、稳压、反馈、保护、控制、显示、时钟),还包括支持单片机运行的复位。在软件方面,使用单片机语言编程,控制程控部分,该部分具有的功能就是通过将控制稳压电路部分的基准电压进行输出且进行调整,并且输出为高精度,通过控制液晶显示输出电压。  相似文献   

17.
受控源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特殊性,含受控源的电路分析会涉及到受控源的等效变换和处理方法,受控源的等效变换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控制量进行变异或不变异;应用电路定理列写电路方程时,既可将受控源当作电源,也可将受控源当作负载.  相似文献   

18.
反馈在电子技术领域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电路中,通过有意识地引入负反馈,可以改善电路的性能.通过引入电压反馈来稳定输出电压,引入串联反馈增大输入电阻,引入直流反馈稳定静态工作点,引入交流反馈采改变电路的交流性能.反馈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高频率电路在工作过程中,在电路过电完毕以后,在初级单元内部会有部分电压的残留,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脉冲功率源整体工作的可靠性。对高频率脉冲功率源初级单元的进行优化,可以加强高频率电路对电力流通的保护。文章将针对高频率脉冲功率源的实际运行状况,对完善高频率脉冲功率源初级单元设计的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关于现代电力电子及电源技术发展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电源技术是应用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综合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和电磁技术的多学科边缘交叉技术,在各种高质量、高效、高可靠性的电源中起关键作用。电力电子的发展将使电源技术更加成熟,实现高效率和高品质用电相结合。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是开关电源技术发展的基础,随着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和适于更高开关频率的电路拓扑的不断出现,现代电源技术将在实际需要的推动下快速发展。新型的电源电路拓扑和新型的控制技术,可使功率开关工作在零电压或零电流状态,从而可大大的提高工作频率,提高开关电源工作效率,设计出性能优良的开关电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