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娱乐新闻,顾名思义,既有新闻性又有娱乐性,既可以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又可以满足其愉悦精神之需求,因此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中,娱乐新闻总是十分吸引受众的一种新闻类型,各大媒体也在娱乐新闻的报道方面下足了工夫,唯恐在娱乐新闻的竞争中落后于其他媒体。  相似文献   

2.
娱乐新闻的庸俗化与受众的审美疲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记者摇篮》2005,(12):53-54
时下,娱乐新闻占据了媒体众多的版面和空间.不仅是娱乐休闲类的报刊。就连一些一向以严肃面孔示人的党报也开辟了娱乐专版.娱乐新闻已与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一道成为这个时代公众资讯的组成部分。但是,与娱乐新闻在媒体上大肆攻城掠地的发展势头相比,受众对它的热情却在逐年降温。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则要归咎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由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导致受众的“审美疲劳”,而与娱乐新闻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3.
研究娱乐新闻的社会化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几年来,发生在中国文化、娱乐新闻报道领域的两次转变是不能被忽视的:第一次是转折性的,媒体不约而同地使用“娱乐新闻”代替了“文化新闻”的称谓,彻底颠覆了这个传统新闻品种的严肃含义,俨然与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社会新闻相并列成为了一个大的新闻品种;第二次转变  相似文献   

4.
新闻娱乐化与传媒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传媒界的关注:娱乐新闻的比例加大,富有人情味、趣味性的“软”新闻在新闻报道中人行其道,严肃的新闻被娱乐的手法软化而包装成“娱乐信息”,强化新闻事件的戏剧性悬念或煽情性刺激的方面,新闻越来越故事化、学化。这些现象带来了媒体产业的表面繁荣,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正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文化的严谨正让位于快速,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快感。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媒体要想追求较高的经济效益,新闻娱乐化通常被一些媒体用来当作一种竞争方式。将原本生硬的新闻内容用轻松的语言表达出来,侧重于满足人们快节奏文化生活的消遣心理,将娱乐新闻在报道中的比重人为加大,将新闻写法向娱乐化方向发展,这种娱乐化的新闻迎合了人们  相似文献   

6.
乍一看这两个词组,似乎同出一辙,但实际上有着较大区别。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有如体育新闻,文艺新闻,社会新闻等,它是基于现代人文化娱乐需要的一种新闻信息产品。而新闻的娱乐化是指新闻报道中反映出的一种思想以向,如强调新闻报道的人情味、故事性、情节性、强化新闻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成份。  相似文献   

7.
娱乐新闻作为报纸新闻的一种重要形式,以其报道灵活、形式多样、富有趣味性和可读性的特点,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受到越来越多读者们的关注。但当今一些媒体和记者为了追求一时的刺激,一味迎合市场,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一些虚假、庸俗化以及不负责任的报道堂而皇之地登上娱乐版面,不仅大大降低了娱乐新闻以及媒体的信用度,而且造成了许多负面的社会影响。因此,在采写娱乐新闻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如何客观、全面、真实地进行新闻报道,进而利用娱乐新闻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大众文化时代赋予其的重要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8.
娱乐化将吞噬新闻评论的生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诗成 《青年记者》2006,(22):23-24
新闻评论这个体裁如同雨后春笋般集中出现在全国的媒体上,在直接面向社会大众的都市报媒体上,表现尤其充分。按说,这是好事情,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有一批媒体偏离了“新闻评论”的预期轨道,在“新闻评论娱乐化”的方向上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9.
小议娱乐新闻伦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娱乐新闻,顾名思义,是以娱乐性信息为主要报道内容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娱乐新闻由于其通俗性,不仅迎合了部分读尤其是年轻人的阅读口味,而且和目前软新闻在媒体__卜的比重日趋增多的趋势相适应,因此,娱乐新闻依然成为当下媒体报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娱乐新闻在给人们带来轻松通俗  相似文献   

10.
当今,媒体间竞争日趋白热化,社会新闻在追逐受众、增加收视率和发行量等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倾向煽情和猎奇,并陷入了庸俗娱乐新闻的怪圈。本文分析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对社会新闻娱乐化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朱虹 《中国广播》2009,(5):49-50
娱乐新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新闻品种,也是各大媒体赢得受众的重要内容,其水平和品位的高低,直接影响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网络时代的娱乐新闻,最突出的特点是同质化,特别是一些大牌明星的“星闻”。一些媒体为了读者的“眼球效应”,往往盲目地追时效,抢独家,造成了娱乐新闻的浮躁,甚至低俗化倾向,最终损害了媒体的声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出广大听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新闻,提升娱乐新闻的品位和竞争力,成为娱乐新闻采编人员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对于社会新闻而言,娱乐功能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从这一功能的积极作用、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强调媒体应自觉抵制社会新闻中的娱乐化倾向,努力回归其积极有益的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13.
屈涛 《新闻前哨》2005,(6):34-35
娱乐新闻主体在于新闻,有如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而新闻的娱乐化是当今中国的新闻传播业界的宠儿,它的定义和解释要比娱乐新闻复杂得多,所涉及的社会各方面以及成因都有其独特之处。娱乐新闻  相似文献   

14.
李玲 《新闻窗》2014,(3):24-25
当前,我国报纸“新闻娱乐化”发展的态势越来越迅速,各类报纸的新闻娱乐化逐渐成为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报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新闻娱乐化。针对我国报纸娱乐化的问题,众说纷纭,毁誉各半。一些人认为报纸新闻的娱乐化是低俗化的表现,娱乐代替了文化,不利于报纸发挥其社会媒体的作用,是对文化的一种损害;  相似文献   

15.
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新闻娱乐化现象在大众媒介中日渐兴盛,从报纸到电视、广播到网络,“娱乐”成为一个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词语,而一切与“娱乐”有关的节目,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开发的重点。从最初强调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加强贴近性,进而发展到新闻标题的煽情化、新闻叙述方式的故事化,媒体新闻逐渐走上了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娱乐"一词,在"新闻娱乐倾向"和"新闻娱乐化"中的地位不可等同视之,当前很多关于新闻娱乐化的争论,很大程度上和没有很好地区分开两者有关."新闻娱乐化",是媒体以追求自身利益为目的,努力迎合大众的负面心理的现象,集中表现为媒体以夸人编造事实,煽情、炒作等作为手段追求新闻的轰动效应."新闻娱乐化"之所以广受诟病,在于娱乐化作为媒体盈利目的而存在的事实,背离了新闻严肃的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损害了人众真实,止确认识外部事物变化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娄荔 《新闻知识》2001,(Z1):25-26
近年来,元论是报纸还是广播电视上的娱乐新闻都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态势,娱乐新闻已成为群众最为关心的新闻品种之一,许多媒体也争相扩大娱乐新闻的版面或增加播出时间和次数。然而,由于娱乐新闻大多是影视拍摄动态、明星往来行踪、艺苑趣文花絮等内容,并具有轻松、短小、活泼等特点。所以,许多娱乐新闻零散、肤浅,缺乏深度,无法满足受众的需要。如何强化娱乐新闻报道的深度,已成为新闻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深圳商报和深圳晚报对娱乐新闻的深度报道进行了有意的探索。 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对新闻事件进行广泛和深入的开掘,从纵向时…  相似文献   

18.
陈丽丹 《新闻界》2007,(5):81-82
目前,娱乐经济大行其道,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传播内容庸俗,连以法律宣传为目的、性质严肃的法制新闻也不能避免.可见,对法制新闻娱乐化的弊端进行反思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一要反思法制新闻娱乐化的弊端形成的主要因素,如经济原因、受众需求等;二要反思解决弊端的有效对策,如加强对媒体的管制、强调媒体的社会责任、发展公共媒体等.  相似文献   

19.
贾中兴 《青年记者》2006,(14):82-83
娱乐的产生是市场需要的产物。新闻娱乐化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大众新闻的流行,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而将名人趣事及各种有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灾害新闻、体育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为追求轰动效应,揭露别人隐私、侵吞别人名誉,恶意炒作名人事件,甚至是制造假新闻,这从我国新闻官司的不断攀升中可见一斑。另一方面是所谓“硬性新闻软着陆”,即媒体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新闻中挖掘出娱乐价值。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翻开我们报纸的娱乐新闻版面,各种明星绯闻、性丑闻和虚假炒作的新闻不断冲击着读的眼睛。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期间,国内媒体娱乐新闻的低俗化现象引起了一些艺界全国政协委员的关注,他们强烈呼吁:国内媒体的娱乐新闻,应当抵制这种日益低俗化的倾向,加强新闻自律,增强社会责任感,还读一个健康清新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