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女性作家的创作相当活跃,水准也相当之高,作品频频入选芥川、直木等纯文学奖项。以至于大江健三郎将女性作家团体视为开创日本“新小说”的主力军。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日本女性文学的三次高潮来探究现代日本文学繁荣于女性文学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雷妍是20世纪40年代北平沦陷区的重要作家之一,其小说取材广泛:既有现代都市,又有田园乡村;既有上层显贵,又有市井贫民。但不管取材如何广泛,其创作总是贯穿着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对女性自身懦弱的审视以及对封建男权社会的批判,这也正体现了其创作的显著的女性文学特色。本文将从女性悲惨命运的申诉、女性自由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本体的审视三个方面来探讨雷妍小说的女性视角。  相似文献   

3.
"父亲"这一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富有深厚的道德与权威原型意义。从女性视角出发对父亲形象进行书写是五四以来女性作家笔下的一个重要主题。本文通过对现代女性作家小说中的父亲形象进行线性梳理,认识文学形象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的关系,透视社会生活与文学思潮的流变,寻找父亲这一形象所折射出的现代女性作家的思想意蕴与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4.
安妮塔—布鲁克纳是当代英国最活跃的女性作家之一,以小说《天使湾》中的女性独立意识的形成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小说中母女独立意识的比较,描绘了布鲁克纳对女性独立的塑造,从而揭示了现代知识女性追求独立自由的艰难与努力。  相似文献   

5.
作为昭和时期三大女流作家之一,林芙美子在她的小说世界里塑造了许多在物质世界艰难生存,在精神层面寻求救赎的女性形象。通过放浪来获得救赎,凭借逃离来确立女性的主体性认知是林芙美子的文学特质。一方面,林芙美子的文学赤裸裸地暴露了近代男权社会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对父权社会下女性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强烈的同情;另一方面描绘了女性为争取话语权进行的抗争与奋斗,体现了她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女性关怀。  相似文献   

6.
日本文学课程是面向各院校日语专业所开设的重要课程之一。日本文学史上杰出女性作家辈出,女性作家们极具特色的人生经历与哲学观为她们的作品带来了不同的魅力与影响。她们的作品是了解日本历史社会的发展与宗教哲学观的窗口之一,因此在日本文学课程中女性作家作品的选用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作为"日本中间文学第一人"的渡边淳一在日本乃至世界范围内影响巨大,有些日本媒体评价他为"现代男人的代言人",但是他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美丽动人、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这些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都体现了渡边文学对现代女性的关注。基于此,通过对渡边文学中女性具体形象的分析,来探索渡边文学的精髓,进而从女性主义视角浅析渡边文学中男女两性地位及性别意识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老舍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传统女性意识比同期的现代作家们要厚重得多。老舍笔下塑造了许多生动的女性形象,其审美范式与其女性形象构成一种特殊的因果关系。对老舍小说中女性观的探讨对解读老舍这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具有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9.
海岩是新时期女性意识十分自觉的男性作家之一。他以爱情作为小说叙事的基础,对女性形象及其意义承载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挖掘;他站在女性价值的立场,对女性致力于自我生命意识的追求给予充分的认同与肯定。在女性叙事视角中,他探讨了女性的悲剧生成;在后现代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理念的影响下,他对传统的女性文化作了新的演绎。他的小说以男性作家别样的女性想象与深挚的女性关怀而显示出特色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关薇 《甘肃高师学报》2009,14(3):21-23,43
作为现代女性作家的代表,张爱玲的小说以独具特色的女性情感表现而蜚声文坛。其小说通过审视女性自身,挖掘其悲剧根源。同时,作家又以独特视角解构男权话语中心,进而展现浓厚的女性解放意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丁玲的早期小说《梦珂》,重回女性作家女性意识觉醒的起点,以私人空间为横坐标,社会公共空间为纵坐标,考察女性作家笔下的知识女性“离家”后的活动空间,来探讨女性失去主体意识的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的英国文坛涌现出一批女性作家,她们以女性独有的视角来观察和描写世界,带来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夏洛蒂·勃朗特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在她的小说《简·爱》中,追求自由、平等、独立的精神贯穿了女主人公简·爱的整个成长历程,她坚韧的个性和自尊自立的品格成为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觉醒的典范,也给现代女性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丁玲的早期小说<梦珂>,重回女性作家女性意识觉醒的起点,以私人空间为横坐标,社会公共空间为纵坐标,考察女性作家笔下的知识女性"离家"后的活动空间,来探讨女性失去主体意识的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福克纳几部女性中心小说人物形象的考察与分析,将其笔下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种类型,由此透视作家女性意识的几个层面和作家一以贯之的人类意识。福克纳在小说中对女性意识与人类意识的一体观照,使其女性形象在世界文学史上放射着厚重而独异的光彩。  相似文献   

15.
从“五四”前后开始,现代女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意识逐渐发展开来,从起初的隐晦而不违封建礼教,到大胆追求女性意识的独立,最终在建国之前开始消解。这种女性意识在女性文学作品中的显现与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女性文学走向。  相似文献   

16.
吴迪 《华章》2011,(18)
平安时期被称为是古代日本文学的全盛时期,通过对日本史料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在日本平安时代的撮关政治背景下,女性作家以道长全盛时期奢华的后宫生活为背景,创作了大量的日记、随笔和小说,出现了女性假名文学的全盛时期.  相似文献   

17.
女人是太阳──莫然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刍议车晓勤“女人是什么?”这是关于女人的观念。“女人是什么?”这是近年来兴起的女权主义文学回答的重要问题。当代女作家莫然从女人的立场出发,以女人的眼光,用女人的标准,在小说《高处不胜寒》,《风从东方来》中①,通过自我...  相似文献   

18.
丁玲是一位杰出的女作家,她为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作出过自己独特的贡献。她说:“作为妇女,当然对妇女更了解,更熟悉她们的情况,她们的问题……所以女作家写妇女,也是很自然的事。”丁玲一大批小说就是描写妇女的生活、心灵与命运的。一女性文学是以女性的眼睛、女性的灵魂来审视人生,透视生活,表现出强烈的女性主体意识的文学。这种女性主体意识总是与一定的时代意识、阶级意识、民族意识,交织、纠缠、联结在一起的。中国女性文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则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  相似文献   

19.
以爱情为主题但却是一部女性意识小说,以历史为背景但却是一部长河小说,蔡素芬精妙地设计了这样的布局,女性意识通过爱情、历史这两个媒介被展现得自然流畅。20世纪女性对自主婚姻的诉求,新时期女性对自我独立、自我整体的坚守,展现出女性意识的发展以及女性追求自我的特立独行。作家作为潜在的书写者,人物思想皆是她对女性追求自我的祈求与希望,因此作家与作品中的两位女性组成了三位女性的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有多方面贡献的文学研究会作家,女性是他早期小说的重要题材。他描绘了多种层次女性的生活与心灵,挖掘了女性的爱心,展示了女性心灵的美与善;并以之作为救治中国当时社会弊端的“药方”。既包含了“问题小说”作家的共性,也表现了他独特的视角与女性观念。其中不乏对传统审美的继承,也有明显的背逆。他早期女性题材小说富有“中国”的、时代的特征,也富有叶圣陶个人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