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 ,将第 12课的课题标为 :“秦始皇统一六国。”一些论著也有这样的提法。我认为这种提法不够确切。秦朝是在秦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秦朝未建立前 ,秦国的国君同“战国七雄”的其他六国一样 ,均称王。公元前2 46年 ,秦庄襄王死 ,嬴政即位为秦王。秦国经“商鞅变法”到战国后期 ,其军事和经济力量都超过了其他六国 ,具备了统一中国的条件。嬴政即位后 ,顺应历史发展 ,加紧了兼并六国以实现海内统一。从公元前 2 30年到公元前 2 2 1年 ,经过10年大规模的征战 ,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  相似文献   

2.
抱薪救火     
战国时,一些小的诸侯国先后被大国吞并,最后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其中秦国实力最强,不断向其他六国进犯。公元前273年,秦军大败魏、韩、赵三国军队,魏国将军段干子很害怕,请魏安釐(xi)王将南阳割送秦国以求和。大臣苏代反对,对魏安釐王说:“魏国的地方没有割完以前,秦国是不会罢休的,用割地的方法去求和,犹如抱着柴草去救火一般,柴草没烧完,  相似文献   

3.
一 《荆轲刺秦王》见于《战国策·燕策三》“燕太子质于秦亡归”篇。它叙述的是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预示了战国时代六国的灭亡,秦国的统一天下。它是我国历史上这一大动乱时代将要结束的一个悲壮的尾声。 战国中期,泰国不断兼并崤函以东诸国的土地,已经成为首屈一的强国。到了战国,末叶十年中,东方六国依然互相猜忌,不能团结“合纵”以抗强秦,甚至彼此之间还常常开战,这样就更加速了自身的灭亡。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后二年灭赵(赵公子嘉逃代,自立为代王,后六年亡)。韩、赵破亡后,秦军迫近易水,直接威胁到燕国的生存,于是在公元前227年,使出现子派遣荆轲劫刺秦王的事件。劫射失败,秦国益发横暴,同年秦将玉翦、辛胜破燕、代联  相似文献   

4.
《毛遂自荐》节选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文中记叙毛遂随平原君使楚定合纵之约的经过。平原君是战国的四公子之一,名赵胜,赵惠文王之弟,任赵相,门下有食客数千人,毛遂就是他门下的食客。所谓合纵,是山东六国联合抗秦,这里指赵楚定合纵之约,联合抗秦。就战国时代的整个形势看,秦国和齐、楚、燕、赵、韩、魏六国,都用自己的力量进行战争,而基本上是秦国分别向东方几国进攻。秦国打败楚国之后,于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使白起为将攻赵,大破赵军于长平(现在山西省高平县西北),射杀赵将赵括,传说坑杀赵卒40万人。后二年,即赵孝成王八年(公元前258年,又一说,据《史记·六国年表》记载,“围邯郸”在赵孝成王九年,即公元前257年),秦进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急,使平原君去楚国求救,毛遂自荐同往,取得了“合从  相似文献   

5.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影响最深远的秦赵之间的一次大战。纸上谈兵,是指只会空谈兵书,不知通变的赵军主将赵括在这次战争中使赵军惨败的典故。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日趋强大。至战国后期,秦国成了七国中势力最强大的国家,它积极向东扩展,图谋统一东方六国,而东方六国唯有赵、齐二国可以与之抗衡。秦昭王时,实行远交而近攻的策略,根据秦相范雎的建议,首先兼并临近的韩国。秦从公元前二六五年开始大举攻韩,从东、西、南三面向韩的上党地区进兵,使韩的上党处于包围之中。上党在今山西省的东南部…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241年,除齐国外,赵、韩、魏、燕、楚五国诸侯,推楚国为首领合纵抗秦,但很快失败。从这以后,合纵抗秦就没人提起,加上楚国日趋衰落,这就使秦国兼并六国更加方便了。秦王赢政为了进攻赵国,假意跟燕国和好,派使者去破坏赵、燕之间的联盟。燕王喜果然听信了秦国的话,叫太子  相似文献   

7.
秦始皇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盛。秦始皇(羸政)亲政后,从公元前230年至221年,用了十年时间,消灭了韩、赵、魏、齐、楚、燕六国,统一了中国。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相似文献   

8.
秦始皇姓名:赢政性别:男民族:汉生卒年: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户口所在地:战国时的秦国出生地:战国时的赵国职业:皇帝职称:政治家、军事家在上古时期的周朝,统治者把全国分成许多小国。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小国不听中央的命令,相互之间不断打仗争夺,全国陷入了分裂和动乱的状态。在当时的小国中,最强大的国家是秦国,秦国国王赢政经  相似文献   

9.
商鞅立木     
<正>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相邻的魏国就比秦国强,还从秦国夺去了河西一大片土地。公元前361年,秦国的新君秦孝公即位。他下决心发愤图强,首先搜罗人才。他下了一道命令,说:"不论是秦国人还是外来的客人,谁要是能想办法使秦国富强起来的,就封他做官。"秦孝公这样一号召,果然吸引了不少有才干的人。有一个卫国的贵族公孙鞅  相似文献   

10.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面临着日渐强盛的秦国的攻击。起初,秦国认为六国之中,齐、楚两国势力较强,制服了这两个国家,其他小国就容易制服了。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秦国一直集中兵力,越过邻近的韩、魏远征齐、楚两国。然而,  相似文献   

11.
春申君邑开吴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申君(?—前238年),即黄歇,战国时楚国贵族。“游学博闻”,善于辩论。楚顷襄王时任左徒。公元前273年,顷襄王为了缓和与秦国的关系,派黄歇为秦使。当年,秦昭襄王派白起攻打韩、魏,占领了韩国华阳(今河南新郑南),迫使魏国献出了南阳。在黄歇出使之前,秦昭襄王已决定派遣武安白起率军队与韩、魏两国联合进攻楚国。黄歇恐怕秦国乘胜一举灭楚,于是立即上书给秦昭襄王,晓之以理,列举事实,说明秦攻楚,必然是齐、魏、韩  相似文献   

12.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在奴隶斗争的推动下,春秋末至战国初,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先后掌握了政权,并实行了不同程度的变法。但由于变革不彻底,齐、韩、赵、魏、燕等国新的统治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向新生的奴隶主贵族演变,楚国的革命力量接连被顽固的奴隶主反动势力所绞杀。到了战国中期,经过了二百多年的艰苦奋斗,才由推行法治比较彻底的秦国,借助各国人民的力量,打败了六国的奴隶主贵族政权,统一了东周以来长期分裂混战的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相似文献   

13.
古玺文辨释     
一、应当补上这一课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现已出土的古玺绝大部分为战国遗物。战国时期,群雄割据,秦、齐、楚、燕、赵、韩、魏七个诸侯大国,各行其政,各国的文字形体、书风都不完全相同。秦始皇推行统一的文字小篆,是在当时作为诸侯国之一的秦国通用的文字  相似文献   

14.
荀子(荀况),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生率年不详。他的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298年到公元前238年之间。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中国的学术思想史和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荀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社会制度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当时封建制度已经确立,出现了封建主义的大一统趋势。战国以来长期兼并战争的结果,只剩下秦、齐、楚、韩、赵、魏、燕七个大国。当时,地主阶级取得全国统一政权以代替封建称雄割据的条件已经具备。  相似文献   

15.
<正>廉颇身上的标签不少,诸如"负荆请罪""战国时期四大名将之一"等,但我想再给他贴上一个——"名不副实"。公元前270年,秦国进攻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今山西和顺县一带)。赵惠文王问廉颇:"可救不?"廉颇说:"道远险狭,难救。"赵惠文王又问赵奢,赵奢回  相似文献   

16.
<正>秦朝是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始具有大一统的观念,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疆域上的统一。战国以来的长期战争,严重地阻碍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给人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沉重的灾难,各诸侯国人民都渴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采取正确的战略远交近攻,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具备了统一天下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战国后期,300多个诸侯国大吃小,强吞弱,最后只剩下韩、魏、赵、齐、楚、燕、秦七国了.而此时,由于秦国自商鞅变法起,社会变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体制封建政权,整体国力比其他六国都强.正如李斯在秦始皇即位时上书所说:"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埽除(像扫除灶上的尘土一样),足以灭诸侯、成帝业"  相似文献   

18.
王胜祥 《历史学习》2006,(11):39-39
人民版《历史》必修Ⅰ第8页对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是这样叙述的“公元前230年,秦军攻破韩国,俘虏了韩王安。此后十年间,秦国连年用兵,先后攻灭赵、燕、魏、楚、齐等国,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完成了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而人教版《历史》必修第一册第8页和地质百万版社出版《历史地图册》必修第一册第3页《秦灭六国》地图对秦灭六国先后顺序介绍是一致的,即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相似文献   

19.
惊弓之鸟     
<正>战国末年,秦国日益强大,企图并吞其他国家。赵、楚、燕、齐、韩、魏六国决定联合抗秦。赵国使者魏加来到楚国,楚王春申君请他一起商谈抗秦主将的人选。春申君准备让临武君担任主将。春申君见魏加摇头叹息,就问他原因,魏加说:"我讲一个故事给你听,听完了,你就会明白的。"从前魏国有个神箭手名叫更赢,拉弓射箭百发百中。一天,他和魏王一起散步,空中飞过一群大雁,一只孤雁远远落在后面。不时发出哀鸣声。他对魏王说:‘大王,  相似文献   

20.
战国后期,秦赵两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战,战斗空前激烈,最后秦胜赵败。司马迁的《史记》有两处记载了这次战斗,一处记在卷五的《秦本纪》中,大意说:秦昭王在位的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国去攻打韩国的上党,上党投降了赵国,秦国因此又去攻打赵国,赵国发兵抗击,相持了很久。秦国派武安君白起带兵去进攻赵军,大败赵军于长平,把赵军40多万人都杀掉了。另一处记在卷四十三的《赵世家》中,大意说:赵孝成王七年(即秦昭王四十七年),免去了廉颇的将军之职而以赵括代之。秦军包围了赵军,赵括率领军队投降,他手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