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胖叔叔热线     
我曾问过小学生们喜欢读什么书,结果回答令人大吃一惊,小学生们最喜欢看的是漫画。他们看过的漫画书包括《蜡笔小新》、《神奇宝贝》、《哆啦A梦》、《宠物小精灵》、《数码宝贝》等。但在老师和家长中有不少人反对孩子看漫画。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呢?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一组名为《中美孩子家务清单对比》的漫画引起媒体热议.这组漫画简单明了地描绘了中美孩子在各年龄段所做的事情.中国孩子与美国孩子"家务清单"的对比,显示出中国教育有所缺失.不同年龄段的美国孩子可以自己整理玩具、刷牙、浇花、洗衣做饭、擦玻璃,忙得不亦乐乎;而相应年龄段的中国孩子几乎清一色地忙于认字、写字、背诗、上各种课后班、做海量的作业,累得焦头烂额.  相似文献   

3.
准备去海滩     
正父母陪孩子一起看漫画时,可以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1.陪孩子看漫画以前,你可以把漫画的题目告诉孩子,让他猜猜这幅漫画会讲什么故事。鼓励孩子观察整幅漫画,问问孩子:"故事里都有谁呢?故事发生在哪里?"  相似文献   

4.
智力开发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中心,在美术教学中进行智力开发有助于孩子感官能力与思维创造能力的发展,而看漫画是孩子童年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通过漫画进行启智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阐述了如何通过教师的教学及家长配合,运用"引、说、看、变、画、议"六步教育方法对孩子进行漫画启智教育,以及形成的思维方式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正>一、主题研讨背景(一)对比国内外情景,看实施"三浴"锻炼的必要性日本幼儿园的孩子,冬天无论多么冷的天,都穿非常短的短裤上学。中国孩子普遍一进入冬天就是"裹蒸粽"造型。到底是孩子不行还是家长不行?(二)从国内学生现状,看实施"三浴"锻炼的重要性中国孩子上学基本是家长背着进幼儿园,或家长手拿书包。甚至有些大学生依然是家长陪同入学,打点一切。是因为我们的家长更爱孩子吗?(三)结合幼儿园园情,看实施"三浴"锻炼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放学去幼儿园接孩子,你会问孩子什么问题?中国家长一般都是问“今天学到了什么?”而美国家长则是问“你今天快乐么?”近日,来自美国的幼教专家Ida在南京为幼儿家长们上了一堂公开课。这位从事幼教已经30多年的专家认为,中美双方在幼儿教育上差异颇大,中国的应试教育甚至影响到了幼儿教学。双语教学不是上课为了满足家长们的需要,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开设了诸如英语兴趣班、双语教学等,可是Ida说,这些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在美国也有中美双语幼儿园,但这种双语是指为孩子创造一种双母语化的环境,老师是不会专门为孩子上英语或者中文…  相似文献   

7.
袁淑伟 《中华家教》2012,(11):10-11
很多家长在微博、论坛、茶余饭后,一边热转和热议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质疑,一边在相互打听、交流该为孩子报哪个补习班,对所谓"减负"措施不屑一顾。家长们大多处于一种焦虑、烦躁甚至心口不一的境况下。专家们说,中国家长们正在陷入教育恐慌。那么,是谁制造了教育恐慌?家长:无奈的选择程程妈妈:在孩子三年级之前,我更注重孩子的素质教育,但是三年级之后,我发现情势不对。为进一所好中学,身边同事的孩子都在报补习班,孩子们都变得"身怀绝技"。如果再不让孩子多学些东西,怕是难以应付以后的竞争。所以,我赶紧送程程去补  相似文献   

8.
常听家长们诉苦: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三四岁了还要喂饭,五六岁了还得帮着穿衣,八九岁了还不会自己梳小辫,都小学五六年级了,还得家长陪着写作业……抱怨一通,还得乖乖地回家任劳任怨地服侍"小皇帝""小公主"。孩子怎么了?我看还是先问问家长怎么了吧。想当初,孩子想拿起汤匙"自食其力"的时候,你是不  相似文献   

9.
<正>为什么放了假,孩子也难得轻松呢?老人不在没法看,孩子"宅家"不安全,保姆贵且不放心,只好报班解百难成为了答案。对比给孩子报班,还有不少在城市里工作的工薪阶层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回老家彻底"放羊"、"撒欢儿"。小家伙儿一来农村体验生活,二来让祖辈们看着也放心。当然,还有一群飞往大城市的"小候鸟"——他们是村镇里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主要都在广东、福建、浙江  相似文献   

10.
相信淀粉们看的最多的是日式漫画,最近跟着"少电"应该也看了一些欧美漫画,不知道淀粉们是不是喜欢?我想,高年级的淀粉应该会比较能接受欧美风格的漫画吧,低年级的应该会感觉还是看日式的比较轻松一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家长总期待孩子在学校能填对唯一的答案,带回高分的考卷;美国家长却期望学校能够让孩子独立开展批判性思维,学会与人沟通。近日,来自盖洛普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家长期望中小学校能提升孩子们的"软实力"。超过3/4的家长们"强烈认为",中小学校应该让孩子掌握批判性思考和沟通的能力;而64%的家长强烈要求,学校还应当教会孩子如何建立有价值的人生目标;同时61%的家长表示,学校必须明白如何激励孩子;超过半数的家长认为,创造力、合作能力也是学校必须开展的重要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当中国家长热衷于教孩子背唐诗、背三字经、学英语,参加各种艺术培训的时候,国外的小朋友在学习什么呢?很多家长抱怨孩子任性、哭闹,不好好吃饭,自理能力差,让家长操碎了心,你可想过其中深层的原因吗?看了下面的文章,你也许会有所启发。对于孩子来说,也许培养他们的生存技能比学习一项特长更为重要,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看完文章,你是否也准备给孩子打印一份家务清单呢?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2014,(7)
正(一)澄清观念,让家长关注成绩之外案例有许多事比成绩更重要赵春梅许多事情的主次只有在艰难的割舍中才能让人厘清,因为在割舍中人们才能真正学会对比和思考。与家长交流时,我感到不少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却很少问及孩子在校其他方面的表现。难道在家长们心中,孩子的成绩真的重于一切吗?怎样使家长们认识到,只关心孩子的成绩是一  相似文献   

14.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直被家长们奉为教育信条。但是何谓"起跑线","起跑线"上有输赢吗?家长们为什么对此高度关注?本文拟一一探讨,以期引起家长反思,理性对待"教育的起跑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留学低龄化带来的种种问题,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也都在呼吁:不能自立的孩子,最好不要出国留学!但因为种种原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还是不停地把未成年的孩子送出国门去留学。然而,真的把孩子送出去了,孩子不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了,家长又不放心了,担心孩子在国外吃得好不好?住不住得惯?学习跟不跟得上?会不会变坏……诸多问题随之而来,许多家长觉得,与其在家里坐着干着急,不如自己陪孩子一起留学。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督促孩子的学习生活。但"留学陪读"犹如一把双刃剑,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关键看父母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6.
当前,家长们都愿为自己的孩子争取"最好的……"他们给"最好的"赋予多种含义:有些家长把孩子进入教学等条件优越的托儿所视为"最好的";有些家长把给孩子提供最好的衣服、玩具及经验等视为"最好的";有些家长则认为"最好的"意味着"我的孩子应拥有我不曾拥有的一切".总之,不管家长们如何理解"最好的",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找到某些将影响他们为孩子们所确立的短期或长期目标的因素,那么,在当今不断变化着的社会中,家长们所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呢?孩子们如何受其父母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所影响呢?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实在影响着他们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家长心目中理想的幼儿园是什么样?最近,南化公司九村幼儿园对全园家长进行了一次调查,请看家长们是怎么说的——幼儿园:孩子的天堂幼儿园是孩子的天堂,从身体和心灵两方面给孩子以安全的呵护,让孩子体会到快  相似文献   

18.
我通过对比中美孩子的不同发现,中国孩子在考场上是能人高手,但做实验、做课题的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都不高;而美国孩子,别看他们在考场上并不利索,但做起实验和课题来,主意大着呢。美国孩子的社会生存能力,也很强。为什么美国孩子“低分高能”?我们能不能从中得到一些有利于我们发现自己问题的反证? 美国孩子“低分”的一  相似文献   

19.
许多家长在选择移民国家时,就充分考虑到了孩子将来的学习问题,中国的家长们都会不遗余力地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可是,如何把中华传统文化和移民国家的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妥善处理子女的教育问题呢?家长们在孩子的教育历程中,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相信这些都是家长们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20.
<正>望眼欲穿盼寒假,现在很多孩子们陷入假期审美疲劳中。今年你的寒假怎么过?下面我们一同来看一下外国孩子是如何度过寒假的。美国:假期只要放松就好美国学生寒假的"任务"主要就是"玩好"(引来中国孩子一片艳羡)。在美国家长看来,1~12岁的孩子可以少学些知识,但必须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分辨是非,而假期聚会和party就是一个训练与他人交往的好机会。因此,在美国学生们一般没有参加课外培训班的习惯,中小学生的寒假生活是非常丰富的。主要有以下几类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