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圣日公司派韦伯去一个农场送资料,农场主是一位40多岁的男人。办完公事后,两人散步时,这位黑人大叔问韦伯:“小伙子,你在公司干得怎么样啊?”韦伯苦笑着回答:“不是很好!公司里像我这样的人有上千个,就算我再努力,也不会有什么辉煌的业绩!”黑  相似文献   

2.
《吕氏春秋·察传》中有这么一则故事,说的是宋国有一户姓丁的家里无井,需要经常派一个人外出取水,后来他家打了一口井,这个人就省下来了。丁氏因此对别人讲,‘我家穿了一眼井,得了一个人。’听这话的人却传成‘丁家打井挖出一个人来。’消息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宋君感到奇怪,特地派人查问,才知道原来是省出一个劳力,而不是挖出一个人来。社会发展到今天,‘穿井得人’的传说大概是不攻自破的。但轻信和传播类似传言的现象在  相似文献   

3.
现在记者到了下面,经常是当地要派人陪同采访。“陪访”,似乎已成为一种“规矩”。常见一些记者到了一个县,县委宣传部要派人陪同;再下到乡、村、队、又少不了那一级的陪同者。有时象滚雪球似的,“兴师动众”起来。“陪访”者一多,明显有几个不利:一是  相似文献   

4.
有人视“名”如“命”,只要有“名”就捞,也不管该不该得。做记者工作多年,至今还为报道中排名而苦恼。近日,我参加了一个“扫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几十个单位,一百多人。我把报道写了,社长审了,第二天报纸一出版问题就来了。一位管宣传的副部长找到我:“排掉啦,把 N 局排掉啦,他们不派人来参加会议啦!”部长还很神秘地转达了 N 局领导的牢骚,说什么:“开会有我们,扫‘黄’有我们,报纸上都把我们撇在  相似文献   

5.
一字不苟     
欧阳修写作态度十分严谨,一字增补都相当讲究。据《宋稗类钞》记载,他写好《昼锦堂记》一文,派人送给宰相韩琦。送出之后,他忽然想起有一个地方写得还不够达意,于是又写了一份,派人复送给韩琦,并说;“前有未是,可换此本。”韩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觉得与前本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将开头的“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两句改为“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添了两个“而”字。  相似文献   

6.
石祥 《图书馆杂志》2011,(11):86-91
杭州八千卷楼丁氏作为清末著名的藏书家而为人熟知,其藏书活动当然也是为人注目的。本文利用丁氏藏书题跋、丁丙年谱等一手材料,分阶段考述了丁氏在太平天国战争中的流亡期间、寓居上海期间及战争结束后的访书情况,介绍了丁氏主要的访书途径、购书地点及数起大宗收购,并论述丁氏的注意搜访四库底本、注重收集残本的访书旨趣。  相似文献   

7.
关于新闻的定义,众说纷纭。西方新闻学研究分两大派:一是理论派,一是实用派。他们关于“什么是新闻”的说法有很大差距。理论派大都是学者、教授,他们在著述中对新闻定义的表述一般比较严谨。如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说:“新闻是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与我国新闻界多数人公认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相近。理论派的其他说法主要有: “新闻是最近发生的,能引人兴味的事实。”——美国威斯康辛新闻学院教授布莱尔(又译白来耶) “新闻是任何及时的事实、意念或意见,它使  相似文献   

8.
“拍手称快”意思是拍着手喊痛快,形容看到某些事情有了称心如意的结局,从内心感到痛快.语见明·凌漾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说起他死得可怜,无不垂涕,又见恶姑奸夫俱死,又无不拍手称快.”例如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五十五回:“像这样剥削来的钱,叫他这样失去,还不知多少人拍手称快呢!”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十二:“三个民兵回到刘家峧,一说区上把兴旺金旺二人押起来,又派助理员来调查他们的罪恶,真是人人拍手称快.”巴金《随想录》一三七:“到十九日,这三名犯人真的给送往刑场枪决了.于是大家拍手称快,说是‘大得人心,大快民意’.”<中作者单位一>=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  相似文献   

9.
参赛动机面面观上海的各种比赛令人眩目,记者为何要赶这个时髦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响: ——“争胜派”。他们一般天赋才能比较突出,好胜心强,善于表现自我。参赛态度积极,心理准备充分。某报接到参赛通知后,全体动员,认真对待。照他们的话说,“挺当回事儿”。报社领导也全力支持,层层选拔,大开绿灯,夺冠呼声较高。——“平淡派”。多为中老年记者编辑,他们阅历丰富,志在见识。文学报社社长储大泓说得很幽默,“我是学奥林匹克精神,重要的不是名次,而是参与”。——“曝光式”。一些初出茅庐的记者编辑,怀有较强的自信心,希望通过大赛,开始其更富有意义的人生新一页。他们中多数人一鸣惊人,成绩蜚然。——“寻求派”。有些记者编辑在人生道路上遭受挫折,开始感到内心的孤独,他们寻求安慰,寻求温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7-9日,《新华日报》连续三天在头版头条或头版重要位置刊发“南瑞继保自主创新”的典型报道后,引起了较大社会反响。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在报纸上批示:“请告新华日报,这个系列报道很好……”,省委宣传部领导也多次在有关会议上表扬这组报道写得好。省、市有关部门派人到  相似文献   

11.
老师帕得班纳坦说,不久前政府派人来这里预报说,可能有新海啸到来。当时课堂里的孩子一下子都放声大哭起来。“许多孩子的心灵都受到了伤害”,帕得班纳坦说。她指着旁边一个紧紧抓住另一位老师胳膊的6岁的小姑娘德尔格·德维“她本来是个爱说爱唱的小姑娘,但经历过海啸之后,特别容易受惊吓,很少开口说话,动不动就躲到别人的后面”。  相似文献   

12.
一清王鳴盛在《十七史商榷》卷二十二中說:“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門而入。”近人周貞亮《书目举要·序言》中也說:“读书欲知門径,聚书欲知派別,非从目录学入手,其道无由。”这些話都特別强調了目录学在学习、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如果說得切实一点,那么,目录学是关于研究图书和編制目录的理論和方法的一門学問。人們为了更好地了解和  相似文献   

13.
唐纵,国民党陆军巾将,军统局三号人物,地位仅次于戴笠、郑介民.1946年3月17日戴笠坠机身亡后,军统局群龙无首,分裂为三派:即以郑介民为首的广东派、以唐纵为首的湖南派与以毛人风为首的浙江派,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人并称为军统局“三巨头”.唐纵不仅为戴笠最初搞的特务组织“十人团”成员之一,是军统特务的元老级人物,还担任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高级幕僚之职,身兼双重身份,素有军统“儒将”、“智多星”之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下断升温和加速,计算机行业在我国得到迅猛的发展,打印机作为计算机的主要外设产品也随之得以迅速发展。本刊记者前几天专门采访了以针式打印机为主导产品的得实发展集团北京得实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连生先生。走进得实,使人感受到这样一种气氛:“得实人”精神饱满,工作节奏快;接近“得实人”,给人这样一种感觉:“团结、拼搏”的企业精神、扎实有序的工作作风、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在每一个员工身上都能得到具体的体现;与许先生交谈,在近乎拉家常的氛围  相似文献   

15.
丁氏文库是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藏书中一个颇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原为近代藏书家丁福保捐赠给原震旦大学的一批藏书。此批赠书计二万余册、五万多卷,除佛典和丁氏手校之书外,几乎囊括丁氏诂林精舍全部精华。本文阐述了丁氏文库藏书兼收并蓄、内容广博、版本丰富等特色,同时丁氏个人的经历和偏好也使丁氏文库的藏书呈现出鲜明个性特色。丁氏文库独特的文献价值,使其对构建复旦特色收藏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复旦馆藏资源建设颇有贡献。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图书馆在四化建设中能起什么作用呢? 有的人说:“图书馆不过管几本书,借借还还而巳,除此还有什么作用?!”说这种话的人,显然是因为他对图书馆缺乏了解,不足为怪。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搞组织和人事工作的同志,也认为图书馆的工作“简单”、“轻松”,随便派几个人去应付一下门面就行了。因此,常把体弱多病或不好安排在其他部门工作的同志,往图书馆派,派去以后又很少过问,不注意对他们的教育和培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爷爷给我讲过一个关于“年”的来历的故事。传说古时候,天上的玉皇大帝看到世间百姓整日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他决定派一位神仙下凡去管理人间,并且下令说:“你必须把世间管理得井井有条,让百姓们每天都能吃饱、穿新衣服、不用工作、玩得开开心心。如果管理好了,我就会给你封官加爵,如果管理不好,那就提头来见。”这位神仙知道那是不可能办到的。他来到人间后,整日忙碌着治理国家,整夜冥思苦想。虽然他尽了最大的努力,仍然没有达到玉皇大帝的要求。就这样,第一位神仙被玉皇大帝判了死刑。玉帝又派了另外一位神仙去治理人间,这第二位神…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到火车站去接人,单位领导一般都会派我去,我年轻,自行车骑得又好,客人坐在自行车的后座上。就接回来了。现在想来,那阵子,我有点像小品中扮演买车票的郭冬临,单位领导每次吩咐交待任务,都态度和蔼地一口应承下来,绝不误点,就差一句“有事儿您说话”了。  相似文献   

19.
《新闻法》迄今还仍只是拟议中的草稿,到现在还只是“派人分三路到各地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以后还“将继续一边改,一边逐步扩大讨论范围”,对于“范围”以外的广大读者,还是缘悭一面的。关心此事的读者,只能从某些知悉内情的人透露的一丝半点消息中,满足自己先闻为快的欲念了。这方面的消息透露得不多,因此稍有透露也格外引人注目。而有些信息传来却又有些骇人,使人不由得不想,将来的《新闻法》,真的会这样制定吗?  相似文献   

20.
记者的失误     
当记者,不能只凭眼睛,而还要靠大脑,去分析;还要靠嘴巴,去询问。只凭眼睛,会闹出大笑话来的。仅举一例以明之: 1960年初,刚果战争正酣,联合国派“和平维护部队”去干预;继之,又派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去调停。秘书长启程的消息传出,一大群记者赶至北罗得西亚的恩多拉机场等候,黄昏,飞机降落,走出一位身材修长,头发漂亮的男士,记者们兴奋至极,忙碌之后,速奔电讯局发报:“秘书长已达刚果”。还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