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石晶 《兰台世界》2014,(7):158-159
唐代的女性服饰是传统中国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唐代女性服饰具有融合统一、兼收并蓄、精彩纷呈、雍容华贵的总体特征。襦裙、胡服、女着男装是唐代女性服饰的特色标识。  相似文献   

2.
唐代的女性服饰是传统中国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唐代女性服饰具有融合统一、兼收并蓄、精彩纷呈、雍容华贵的总体特征。襦裙、胡服、女着男装是唐代女性服饰的特色标识。  相似文献   

3.
常雯馨 《大观周刊》2013,(12):24-24
唐代妇女服饰色彩艳丽、款式多样、装饰手法新颖、风格典雅华贵,在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史上留下及其惟哏的祷章长文从唐代画家周防的《簪范仕女图》出发,了解唐代妇女的服饰搭自。颜色、妆容配饰等,还原唐代妇女服饰的审美标准和流行风尚  相似文献   

4.
从唐代服饰审美流变而言,初唐时期自然清新,盛唐时期华贵丰美,中晚唐时期炫丽诡异。唐代服饰审美文化的特征可概括为:华丽自信的服饰审美意境、尊重个性的服饰审美精神、顺时而变的服饰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5.
唐朝良好的社会环境给服饰发展提供了机遇。唐代服饰既有传统服饰的含蓄优雅,又吸收了外来服饰的富丽洒脱,同时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大胆自由、绚丽多彩的特点,这些特点集中表现在唐代女子的襦裙服、胡服、女着男装等服饰上。  相似文献   

6.
华冰  赵建 《兰台世界》2014,(1):144-145
唐朝良好的社会环境给服饰发展提供了机遇.唐代服饰既有传统服饰的含蓄优雅,又吸收了外来服饰的富丽洒脱,同时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大胆自由、绚丽多彩的特点,这些特点集中表现在唐代女子的襦裙服、胡服、女着男装等服饰上.  相似文献   

7.
<正>唐代女性服装与其他朝代相比,具有典型的浪漫、大气及开放等特征,在风格上有着革命性的转变。这些特征及风尚的出现与民族的融合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受西部少数民族服饰影响,同时这些特征的出现还与当时的政治形式及佛教的盛行相关。盛唐时期国泰民安,尤其以妇女的丰腴为美,在服饰上更是色彩艳丽,饱含刚正之气。到了中晚唐,妇女的服饰变得较为保  相似文献   

8.
安静 《兰台世界》2015,(4):103-104
宋代服饰文化在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上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宋代女性服饰,无论是礼服还是常服,都比较保守、拘谨,与唐代的张狂个性相比大有收敛之势。男性服饰样式比较单一,但在体现封建等级制方面依然非常严格。  相似文献   

9.
唐代安乐公主的"百鸟裙"是唐代的一件奢侈而著名的鸟羽装,也是引发唐代大面积生态失衡的一件服饰。武则天时期的"鸟歌万岁乐"为三人舞,表演时"舞者三人绯大袖并画鸜鹆,冠作鸟象",是典型的舞台鸟羽装。  相似文献   

10.
李海群 《兰台世界》2017,(16):105-109
魏晋时期,服饰的形制、风格有了重大的改变。本文在全面研究魏晋时期服饰考古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魏晋时期服饰的发展轨迹和方向。通过分析影响服饰变化的诸多原因,得出魏晋时期影响服饰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战乱、动荡的社会形态是政治因素;魏晋玄学是思想文化因素;社会大众心理变化是内在因素;胡人服饰的融入是外部动力;名人效应是偶然的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服饰广告是社会广告的重要形式之一,服饰可以起到传播政治与文化信息的功能。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集大成时期,在品官服饰上更是注重等级标志,这使得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在服饰上的表现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相似文献   

12.
宋朝时期,家居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家居环境注重装饰,变得纤巧秀丽,一改唐代华丽的特点,而家具在继承和发展五代简洁秀气的基础上,一反唐代浑圆与厚重,变圆形体为矩形体。从居室的陈设和装饰看,则变得幽雅简洁有序。  相似文献   

13.
武卓卓 《大观周刊》2012,(48):13-13,30
北魏是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后建立的第一个正式政权,在其发展的一百五十余年历史中,与中原文化交流、磨合,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文化。其变化也较深刻地反映在服饰方面,以太和改制前后改变尤为剧烈,而在迁都洛阳后的女性服饰则更具特,最。本文通过对已发现的洛阳时期北魏墓葬中的陶俑及其壁画中的女性人物服饰进行研究.希望从中进一步探究北魏女性服饰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4.
女性期刊作为女性阅读的重要文本,是否具有社会性别意识,对于传播先进性别文化、促进男女平等意义重大。女性角色"出场"的定型化和"在场"的缺席、女性话语介入的矛盾体现、女性期刊编辑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是女性期刊社会性别意识缺乏的主要表现。女性期刊内容应注重女性意识的提炼、加强对女性期刊编辑主体社会性别意识的培训、社会协同支持系统的培育是女性期刊构建社会性别意识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女性期刊作为女性阅读的重要文本,是否具有社会性别意识,对于传播先进性别文化、促进男女平等意义重大。女性角色"出场"的定型化和"在场"的缺席、女性话语介入的矛盾体现、女性期刊编辑社会性别意识的缺失是女性期刊社会性别意识缺乏的主要表现。女性期刊内容应注重女性意识的提炼、加强对女性期刊编辑主体社会性别意识的培训、社会协同支持系统的培育是女性期刊构建社会性别意识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服饰是现实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社会意识的生动反映,具有鲜明的物质文化属性,对唐代服饰的研究始终是中外史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本研究以"锁子甲"为线索和切入点,对外来文明对唐代服饰形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姜中华 《兰台世界》2014,(12):172-173
服饰是现实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社会意识的生动反映,具有鲜明的物质文化属性,对唐代服饰的研究始终是中外史学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本研究以"锁子甲"为线索和切入点,对外来文明对唐代服饰形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讲述了唐代女子服饰开放大气、刚柔并济、服饰色彩鲜艳明丽以及胡服盛行的艺术特色,充分肯定了唐代女子服饰在我国服装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女性美审美标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上古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女性以高大健壮、结实健康为美。随后中国社会由奴隶制转向封建制,一直到两汉时期人们都提倡女性细腻柔弱、秀外慧中的审美倾向。魏晋时期,审美标准出现巨大转变,美女大多妖艳玄迷、婀娜多姿。以唐代雍容华贵的健康之美和宋代淳朴淡雅的阴柔之美为典型的女性美标准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后期的审美主流。  相似文献   

20.
赵涛 《兰台世界》2014,(5):54-55
辽金时期继承唐代以来民族大融合的传统,将中原地区的马球运动文化引入并发扬光大。辽金马球运动在运动场地、运动工具以及运动服饰上都十分讲究,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体育兴盛的一大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