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学科国际合作特征的科学计量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通过对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基础学科领域国际科学合著论文与国内科学合著论文数据系统的计量分析,以探讨各基础学科领域国际科学合作化程度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国内科学合作与国际科学合作的互补性特征。同时,对基础学科领域国际科学合作计量测度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特点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
经过对近17万条力学SCI专业期刊论文索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考察了科学生产能力与国际科学合作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国际力学科学合作中存在马太效应。在国际力学科学合作中,相对低产的国家倾向于和相对高产的国家合作,但是相对高产的国家有更多机会成为第一作者国家,科学产出能力越强的国家在国际合作中越具有优势。但是,总体说来,国际力学科学合作中的马太效应不是太强。  相似文献   

3.
采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收录的中印两国国际合作论文数据,比较了两国的N维国际科学合作结构、合作对象结构以及合作频度与合作链强度的关系,找出了中印两国国际科学合作结构存在的不同之处,并建议多国合作应成为我国未来国际科学合作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67852篇科技文献作为数据样本,并以论文通信作者作为主导者,构建国际科研合作主导网络。在此基础上,借助指数随机图模型,综合考虑网络的内生机制与外生机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在网络内生机制层面,互惠效应与传递效应正向影响国际科研合作主导关系的建立;在网络外生属性层面,国家科研实力与收入水平正向影响国际科研合作主导关系的建立,地理邻近性及语言邻近性对科研合作主导关系无影响作用。研究结论可对全面理解国际科研合作的演化进程提供借鉴,对深刻理解国际科研合作的形成机理进行有益补充,也可为科研人员寻求合作伙伴、顺利开展国际合作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日益认识到知识和创新对促进经济增长、技术性能改进和国际竞争力上升的基础作用,大学产业合作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理解大学产业合作关系形成的影响因素是促进双方合作的关键前提。通过梳理国外相关文献,从主体特征、制度和环境三个层面对大学产业合作关系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较为系统的评介。  相似文献   

6.
粜虹 《知识窗》2014,(4):50-50
一、情感态度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情感 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国家意识和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7.
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技术合作驱动原因,并在探索其在国家层面上的影响因素。提出技术接近性对国际技术合作的影响假设,运用接近性分析方法,考虑社会接近性和地理距离等其他因素,以“一带一路”合作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中的二次指派程序(QAP)方法。研究表明:国家之间技术接近性与技术合作呈倒U型关系,社会接近性与地理距离对合作具有调节作用。意味着过高或过低的技术领域组合的同质化都不利于提高技术合作绩效,同时国家间地理距离减缓了技术接近性对国际技术合作效应的影响。本研究对国际技术合作开展与筹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构建了国际合作网络结构通过知识扩散影响科学会聚的理论模型,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科学计量分析法进行定量研究。在合作网络结构层面,考虑了多层网络结构对知识扩散的影响,即个体网络的中心性和整体网络的密度。以全球各国1992-2016年间在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电磁储能3大领域发表的SCI-E论文数据为样本,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对理论模型的相关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国际合作网络中,高中心性的国家更易成为新知识的早期采纳者,从而促进知识扩散;整体网络密度与知识扩散显著正相关关系;知识扩散促进科学会聚的形成;储能领域的科学研究相对集中,形成以“化学”、“材料科学”、“能源燃料”、“物理学”为中心的学科共现网络。  相似文献   

9.
国际科学合作研究状况综述/FON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彩霞 《科研管理》2008,29(3):179-186
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中的合作关系日益成为影响科学生产能力发挥的巨大力量,引起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以及科技管理人士的关注,对科学合作的研究也在逐渐深入。本文对国际科学合作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以期发现科学合作活动的规律,为提高科学研究绩效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0.
以2009-2011年Web of Science中收录外科学研究文献为分析对象,比较国际合作与国内合作、主导论文与从属论文在提高论文影响力上的不同,以验证国际合作是否能提高科研论文的影响力。通过检验不同国家、不同机构与被引频次之间的关系,开展了相关性分析和比较分析,了解合作中不同国家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国际合作有利于提高影响力,国内合作效果不如国际合作;合作国家数量与被引用频次之间存在弱相关关系,但相关度高于国内机构数与被引频次,选择合作国家对论文影响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中印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SCI-E)1977-2006年收录的中国大陆的国际合著期刊论文114 717篇和印度的国际合著期刊论文52 790篇,统计了论文作者所属国家(地区)间的合作关系,得知中国有174个国际合著伙伴,印度有181个国际合著伙伴.比较了中、印两国国际科学合作的个体中心网结构,发现两国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具有基本相同的网络密度、中心势以及核心合作伙伴和明显不同的链密度,表明中国国际科学合作的集中性.在两国的核心合作伙伴中,亚洲伙伴在中国网中的重要性大于在印度网中的重要性,美洲伙伴在中国网中的重要性小于在印度网中的重要性.从地理区域来看,亚洲、欧洲、美洲对中国和印度国际科学合作的重要性基本相同,大洋洲在中国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重要性大于在印度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重要性,非洲在中国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重要性小于在印度国际科学合作个体中心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组织学习与知识转移效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全球制造网络的形成,加强通过联盟合作向网络中的国际旗舰企业进行知识学习,对促进中国本土企业持续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从采集的部分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入手,运用多元线形回归分析了组织学习影响因素、调制因素(即联盟治理模式)对知识转移效用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国际旗舰企业知识属性、国际旗舰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之间关系、中国本土企业组织学习文化对知识转移效用有显著影响;中国本土企业学习能力与联盟治理模式、国际旗舰企业和中国本土企业之间关系与联盟治理模式形成的交互项对知识转移效用有显著影响,联盟治理模式起了调制作用。然后,对回归结果进行讨论,最后给出结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ISI)的引文索引数据库中,检索科学合作领域研究相关的文献数据,通过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绘制该领域国家合作-主题词混合网络知识图谱,对国际科学合作领域的国家合作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当前国际科学合作领域研究的国家地域分布,探测科学合作领域的主要研究力量布局;分析中国科学合作领域研究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问题以及中国在世界科学合作领域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汤森路透公司的Web of Science网络检索数据库中,选取基础数学(Mathematics)研究领域5年(2010年-2014年)平均影响因子前20名的期刊,下载20本期刊从2005年到2015年刊载的全部文献数据。使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系统绘制该领域作者、机构和国家间的科学合作网络知识图谱,对基础数学研究领域的科学合作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在近十年国际基础数学研究领域中,作者之间的合作形成了以PoomKumam和ErdalKarapinar等为核心的合作研究团体;机构之间形成了以大学之间的校际合作为主的合作模式;在国家和地区合作中,发文量大国出现了孤岛现象,发文量较少的国家合作较为紧密。通过研究还揭示了当前国际基础数学领域研究热点为不动点理论、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等。  相似文献   

15.
文章概述了我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丝路")沿线国家长期良好的国际科技合作基础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丝路"建设面临着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跨国自然灾害监测与治理、全球气候变化对"丝路"影响、贫困成因与国际扶贫、国际科学家协同创新研究及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重大科学问题,提出了"丝路"沿线国家广泛开展国际基础科技合作,推进"丝路"持续发展科学计划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实证主义科学观将科学独立于政治之外,并预设了科学知识全人类共享的科学普遍主义,这为科学的国际合作提供了理论基础。但这种科学观在当今国际科研合作中却受到了挑战。分析NASA科研"排华"事件可发现,美国政府采取了立法、财务等多种模式对科研合作进行管控与干预,以"国家安全"为名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崛起国进行遏制与封锁,为科技合作设置重重障碍。面对挑战,我们应增强对全球化时代科学政治化的自觉性,在参与科研合作时既合作又竞争,更要切实维护国家安全,通过自主创新增强国际合作中的科学话语权,真正打破西方国家在科技上对中国的限制和封锁。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取出了制度因子、关系因子、经济因子、技术因子、管理因子等五个因子,得出了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为国际科技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策略的制定及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检索并下载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ISI)的Web of Science网络平台的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分析,通过可视化的科学知识图谱和文献共被引网络中的节点突现率指标,探测国际科学合作领域演进的研究前沿。2000年以前的一段时间,国际上科学合作领域的研究前沿问题主要包括:对科学合作的起源、基本概念界定等,科学合作网络的结构、测度与网络模型,国际科学合作的测度和影响因素,医药和卫生领域的科学合作问题等;另一方面,2000年以后,科学合作领域研究前沿主要包括科学合作网络、国际科学合作、社会网络方法与技术、文献计量指标在科学合作研究中的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汤森路透公司的Web of Science网络检索数据库中,选取基础数学(Mathematics)研究领域5年(2010-2014年)平均影响因子前20名的期刊,下载这些期刊从2005-2015年间刊载的全部文献数据,使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系统绘制该领域作者、机构和国家间的科学合作网络知识图谱,对基础数学研究领域的科学合作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在近10年国际基础数学研究领域中,作者之间的合作形成了以Poom Kuman和Erdal Karapinar等为核心的合作研究团体;机构之间形成了以大学之间的校际合作为主的合作模式;在国家和地区合作中,发文量大国出现了孤岛现象,发文量较少的国家合作较为紧密.通过研究还揭示当前国际基础数学领域研究热点为不动点理论、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合采用地理学、生态学、科学计量学、统计学等研究分析方法,分别从全部论文和数学、材料科学和免疫学等三个学科的角度,对世界科学重心的空间迁移情况进行了详细探讨,继而重点分析比较了国际科学合作中十大主要国家、"金砖五国"与中国的国际科学合作格局的时空演变和趋势特征,并对中国在其中的作用与地位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改进中国的国际科学合作水平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全球科学重心正随着论文总量的增长持续地自西向东、自北向南转移,并主要集中于西欧、北美和东北亚;十大主要的国际科学论文发表国家亦是国际科学论文合作的主要推动者,相互合作是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中国虽是最重要的国际论文新增长源,但仍不是国际公认的国际科学合作强国;建议中国进一步确立开放创新和国际合作的战略观,并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国际科学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