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廊 《今日科苑》2005,(11):23-25
珠峰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这是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10月9日正式宣布的2005珠峰高程测量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信息》2014,(1):12-12
正北京将开展人工消减雾霾科学试验,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气象科学依据。12月17日在全市气象现代化工作会议上,北京市副市长林克庆透露,目前北京气象观测站都面临高层建筑阻挡等环境影响。今后两年,将新增气象自动观测站200个以上,人工气象观测站全部达到国家基准站标准。林克庆介绍,北京气象观测环境保护不力,全市一半以上国家气象观测站遭受不同程度破坏,5个台站因环境破坏被迫迁建;全市仅有的2部天气雷达因附近新建高楼被阻挡;全市唯一的国家基准气候站,也因附近高层建筑严重影响探测环境,作用难以发挥。林克庆同时指出,首都气象预报预警核心科技水平难以满足精细化预报需求,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西藏积极推进气象观测系统建设,自动地面气象观测站已达165个,大范围系统性的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联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此前,我国于2005年测量公布了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即8844.43米。几次"身高"含义不同此前,我国曾两次测得珠峰"身高"。1975年,中国登山队首次测得珠峰海拔高程8848.13米;2005年,我国测得珠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此次公布的新高程8848.86米刷新了珠峰的新高程,这是否意味着珠峰"长高"了4.43米呢?  相似文献   

5.
随着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全面展开,越来越多的自动气象站投入了业务运行,维护保障自动站设备的正常运行成为气象技术装备工作的新问题。针对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的日常维护、仪器检测的方法,针对在其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原因分析,并找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重点介绍了生态气象自动观测站各部分的构成,并对站点运行过程中常见故障进行了总结,对站点的稳定运行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有国外媒体援引尼泊尔登山协会前负责人的说法:中国已经放弃珠穆朗玛峰(下称"珠峰")8844米的海拔高程,认同尼泊尔方面的8848米。作为中国组织精确测定和受权公布珠峰海拔高程的法定部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称,中国从未放弃8844.43米珠峰海拔高程。"这一数据,经国务院授权、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规定的程序公布,作为全国  相似文献   

8.
文章基于在国家级气象观测站使用的DTD4型冻土自动观测仪器,对设备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进行简单叙述,对设备的安装方法、调试设置以及输出数据的格式说明进行详细描述,并列举出部分维护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气象探测环境数字模型可监测气象观测站周围环境和观测站设备完整度的信息,进行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用于气象观测站环境的科学评估和管理。本研究使用四旋翼无人机和遥感处理软件,通过遥感影像的采集,遥感预处理与三维数字模型的生成和正射影像的制作等航空遥感一系列流程与处理,实现了对气象观测站及周边环境进行快速数字建模,形成了还原气象观测站及周边环境的高分辨率的正射影像和三维数字模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农业结构调整,三明各地种植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本文认为现有的乡镇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可以为设施农业服务,开发应用山区气候资源,可促进高优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需要有针对性的气象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16,(15)
本文以山东省烟台市气象部门所建设的船舶自动气象观测站为例,通过对其在气象数据的显示、实时位置跟踪、移动路径显示等方面的研究,阐述了其具体的技术实现,为移动气象观测信息的显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的深入发展,地面观测站已全部进入单轨运行方式,并已掌握了自动站地面测报业务软件的审核流程,结合人工预审经验,准确、及时地完成月报表的编制。  相似文献   

13.
自2004年地面气象自动站在基层台站广泛使用以来,地面气象观测场设备布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实现地面观测2020年全面自动化的总结要求,近来年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经过数次调整,并启用了亲型自动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场设备的布局更加合理和规范。本文对调整后的气象观测设备布局和防雷要求进行说明,供基层台站交流和参考之用。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气象观测来说,也从人工观测向以自动观测系统为基础的自动观测方向上发展,地面自动气象站已经被大量的使用到每天的气象观察工作中去。随着气象观测自动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面气象观测系统和相关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实践中去,自然而然对于自动站的设备维护就成为了气象观测部门新的重点工作。在日常的观测活动中要针对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进行日常的维护,及时发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关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17,(14)
2006年至今,仙桃市气象局先后投入建成22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点的投入使用,为当地提高精细化预报和政府决策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服务提供技术支撑。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设备的老化和使用寿命等诸多因素影响,需要对部分站点进行升级改造,本文针对在区域自动气象站升级改造中的技术方案和注意事项进行讨论,为其他站点的升级改造工作提供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巍然耸立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不但是江河之源、众山之源、生态之源,而且还是地球的气象哨,对全球天气气候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人类早已征服了珠峰的今天,高原上却还有更多隐藏的气象密码等着我们去破解.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以下简称高原所),是全球致力于高原气象研究的专业科研机构,高原气象人在高寒缺氧、人迹罕至的环境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测收集着一组组气象数据,探寻着高原气象的种种奥秘,架起了一条高原气象研究的"天路".他们的求索之路,正如著名气象学家曾庆存院士为高原所的题词那样:"攀登科学的珠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无人值守的概念,对实现无人值守的需求进行了分析。以需求为导向,通过托勒气象站实现无人值守的实践经验,探讨了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实现无人值守的技术方法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8.
据中国气象报报道,我国首颗碳卫星国内6个长期地面验证观测站全部确定。这6个地面验证观测站包括中东部城市下垫面综合观测站(北京)、高纬观测站(黑龙江漠河)、低纬观测站(广东广州)、西部城市下垫面观测站(新疆乌鲁木齐)、沙漠下垫面观测站(新疆塔中)、大气本底观测站(青海瓦里关)。我国首颗二氧化碳监测卫星将开展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试验卫星与应用示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整气象观测业务,改造气象观测场布局、供电系统、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方式等,实现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局站分离"的运行模式。从青海省地面气象观测站"局站分离"模式应用情况来看,"局站分离"模式运行状况良好,气象观测数据传输正常。"局站分离"模式的实现对加快气象观测自动化、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解决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等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选取呼伦贝尔市具有代表性的气象观测站单月逐小时气象和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分析气象因子与土壤湿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气象因子与土壤湿度变化相关,相关性最大的是小时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