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鹤琴是我国第一个运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儿童心理,进行教育实验的教育家,他于上世纪40年代初期提出了他的“活教育“体系,这是由我国学者提出的第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等。他的活教育理论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产生、基本内容及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鹤琴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提出了他的“活教育”体系,“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和训育论等。当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其“活教育”理论体系中的训育论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于1940年创办江西幼师时提出的。他的“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陈鹤琴的“活教育论”虽提出于40年代,但与我们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的地方。一、活教育的“目的论”陈鹤琴在活教育的“...  相似文献   

4.
陈鹤琴是我国第一个运用近代科学方法研究儿童心理,进行教育实验的教育家,他于上世纪40年代初期提出了他的"活教育"体系,这是由我国学者提出的第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等。他的活教育理论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仍有现实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产生、基本内容及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乐 《南昌教育》2006,(5):17-18
陈鹤琴先生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观,陈鹤琴先生说:“五指活动的五指,是生长在儿童的手掌上的……是指要注意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但是不离社会实际,领导儿童作合理的活动,予以适当的教养。”他义说:“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依据儿童心身的发展,五指运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从陈鹤琴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幼儿教育课程的理解是非常科学合理的。他的整体教育观、生活教育观、活教育观原则一直指引着我们对课程改革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陈鹤琴是我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幼稚园课程改革的杰出代表、中国学前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奠基人。其“活教育”课程思想为我国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即课程要体现民族性;课程内容要贴近儿童生活;课程的编制要预设和生成相结合;要以儿童为中心,充分体现儿童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曾小妍 《现代教学》2011,(7):132-133
我校是陈鹤琴早年实施“活教育”的实验基地。从陈鹤琴先生倡导的“一切为儿童”“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发展到今天的“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建构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体系。但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逐步认识到,我们还需要不断更新校本课程理念,赋予校本课程的新内涵,给予校本课程设置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8.
陈鹤琴先生关于“幼稚园的课程理论”提出了“五指活动”课程观,陈鹤琴先生说:“五指活动的五指,是生长在儿童的手掌上的……是指要注意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但是不离社会实际,领导儿童作合理的活动,予以适当的教养。”他又说:“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课程是整个的、连贯的,依据儿童心身的发展,五指运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个教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地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从陈鹤琴先生的论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对幼儿教育课程的理解是非常科学合理的。他的整体教育观、生活教育观、活教育观原则,一直指…  相似文献   

9.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他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道路。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以其丰富的内涵和鲜活的教育理念影响着我国幼儿教育,他重视科学教育,培养儿童的创新观念,并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陈鹤琴的幼儿园课程思想及其儿童教育观对我国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材料”概括为“活教育”的课程论,为中国幼儿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其“活教育”的思想引领下,结合童话故事《小兔乖乖》,我们开展了园本特色童话主题课程《小兔乖乖》。这个主题的开展与实施可以说为我们实践“活教育”、发掘“活教材”展开了一条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