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覃壮才 《教育学报》2005,1(2):57-64
为更好地发挥公立高等学校的作用,需要进一步配置法人权利结构,引进法人治理概念,完善公立高等学校法人中各权利主体在公立高等学校法人中的权利配置和权利运行机制。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基本模型包括:确立高校法人的公共利益目标;配置好法人内部治理结构的权利机制,即举办权利和经营权利之间的权利机制;完善法人外部治理结构的权利机制,即政府管理权、公众监督权、投资权利和利益相关权利;强化对高校法人内部权利主体的权利制衡。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法人自设立之日即存在着各种矛盾,学校法人主体地位不清、政府干预过度、配套制度滞后、政府和学校之间产权界限模糊,使高等教育传统理论在我国大学发展中遭遇碰撞,高等学校在办学实践中法人权利与政府行政权力、与社会力量之间矛盾冲突不断,高等学校法人内部也存在诸多困惑,大学"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传统在我国本土化发展与适用中遭遇困境。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法人各权利主体之间权利配置及运行机制,将成为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重点研究方向.通过列举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法人治理结构的现状与基本特征,对比公司法中企业法人特点,从内外两方面阐述我国公办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如内部主要缺陷是大学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行政权责与学术权责不协调.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个问题提出了几点改革建议,如完善权力结构、使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分离等,为相关从业研究人员提供参考,以促进我国公办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在法制轨道上高效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4.
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和以社会制约权力是三种权力制衡模式。它们在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中有各自的内涵。以"权力制约权力"模式体现为对政府的公权力、高校的行政权以及权力自身防范制度等权力的制衡和权力制衡中法治精神的遵守和弘扬。"以权利制约权力"模式彰显权利优先于权力和保障权利与限制权力的法治理念。"以社会制约权力"模式在于保障社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有限介入和高校实现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5.
我国公立高等学校产权明晰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万朋  王千红 《高教探索》2004,(2):23-25,29
明晰公立高等学校的产权是建立现代高等教育产权制度的关键。公立高等学校的产权明晰应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并将明晰的重点放在高校具体的运行过程中,本文探讨了实现我国公立高等学校产权明晰的三条主要途径:即改变国家所有权,在某些与市场结合紧密且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公立高等学校中实现彻底的政资分开和政校分开;改革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并对公立高校进行股份制改造,以确立出资者产权与学校法人产权的边界;在公立高校内部建立科学的治理结构,通过法律规定或交易合理划分高校内部各机构之间的权责。  相似文献   

6.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必须确立和坚持法人化治理结构。法人化既使我公立高校获得了公权主体身份,也使其具有了相对独立的私权主体资格。公立高校法人明显地具有机关法人色彩,同时也具有我国《民法通则》所规定的民事法人特质。高校法人的双界性导致了法人治理结构内外部的制衡与保障机制并未得到建立与遵守,公立高校的公益性没有得到准确、有效的发挥。因此,我们需要秉持“良法”与“善治”的精神,建立以学术权力和教育权力为主体的高校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公立高校银行贷款中的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笔者研究了我国高校银行贷款的决策权利配置和还贷责任分配的法律问题。由于公立高校预算约束是软的,如果赋予公立高校银行贷款的独立决策权,必然导致学校贷款过多、支出随意等现象。高校银行贷款的决策权必须受到严格的限制,必要时政府应该取消高校法人的这种独立决策权。公立高校法人没有充分的独立的财产支配权,公立高校不能破产,政府必然补充承担高校法人银行贷款的连带责任。应该完善法律,进一步明确高校法人享有的民事权利、承担的民事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8.
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核心。所谓法人治理结构,是指高校作为一个法人实体,其各个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决策权配置模式。其中,高校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决策权配置模式为高校的外部治理结构,高校内部各个权力主体之间的决策权配置模式为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一所高校的外部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公共权力机构(政府、立法机构、法院等)、中介组织或团体、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立中、小学校法人地位问题,是一个向有争议的问题。我们通过法人地位的立法、法人享有的权利和法人成立的条件对公立中、小学校的法律地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在法律上公立中、小学校的地位模糊和不清晰;与高等学校法人享有的权利相比,其权利受到严格限制和约束;与法人成立条件相对照,其没有独立的经费和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于是,我们得出我国公立中、小学校不具有法人地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高校的法律地位决定了高校的管理权限及其规章制度的合法性程度。大陆法系国家公立高校属于公务法人,高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属特别权力关系。特别权力人有一定的管理与命令的权力,是高校内部规章制度合法性的来源。我国的公立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法人,其根本性质也可视为公务法人,应该赋予高校适当的权力,根据自身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特点制定规章制度,对教师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1.
现行公立高校的事业单位法人的法律定位不合理,公立高校承担的法律主体角色呈现出复杂化状态,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健康发展。直接由立法机关以单行法规独立规范公立高校的法律地位,在大学与政府平行分权的基础上,确立公立高校独立于行政机关的公法人之特别法人的法律地位,可以提供完整的、对大学主体人群的权益保障,从而确保大学自治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随着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高等教育领域中法治理念和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依法治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要真正实现依法治校,高校必须建立依法治校的运行机制,否则,难以改变我国高校在依法治校方面所面临的尴尬局面。依法治校的运行机制应该由高校法制工作机构及其职权、完善的校内民主制度、符合法治和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监督执行制度和权利救济制度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形成一个自觉有效实施依法治校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高等学校任务体系的持续扩张,高等学校法律地位变革的功能导向不断强化。在大陆法系国家,高等学校通常具有基本权主体、国家机构或公法设施以及民事主体或公法意义上的法人等“多重”且“交叠”的法律地位。在英美法系国家,高等学校作为“混合型机构”的特征日益凸显。经由普通法与成文法的持续发展,形塑出高等学校作为自治机构、公共当局、非营利性机构以及贸易实体或法人等不同类型且富有“张力”的法律地位。高等学校法律地位变革中功能导向的强化,既为高等教育治理中多元利益的整合提供了可能,也客观上导致高等学校作为学术机构本质的式微,并衍生出自治权限萎缩、利益冲突状况加剧、教师权利危机凸显等诸多风险。在此背景下,如何调整学术子系统与法律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构成大学法研究的前沿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自主权的法律性质探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自主权的源头可追溯至学术自主权、国家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这也是高校自主权在法律上产生公、私属性界分的根源。高校自主权与高校法定之权同为一物,既包括权力也包括权利。我国高校具有多种法律主体资格,我国法律并非没有对高校行为公、私属性的应有关注,"事业单位法人"界面即已寓示高校法律地位的独特复杂性。具体界分公立高校自主权的公、私职能,设置"角色串通"的防范机制,对于完善我国教育法制,促使高校更准确地履行其法人权利与义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公立义务教育学校法律地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立义务教育学校不是法人,这是由义务教育的特点和性质决定的。不赋予学校法人地位,是确保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更好地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必要措施。公立义务教育学校不以其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公立义务教育学校都不是法人。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公共财政制度和比较规范的政府预算制度,目前我国公立学校也不具备成为法人的外部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法律救济制度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伍梅 《高教论坛》2005,(4):137-139,121
保护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必须为其提供一定的法律救济途径。但目前高校学生的法律救济制度存在缺陷,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受到侵害却得不到法律救济制度的有效保护。本文试就目前高校学生法律救济制度存在缺陷及完善高校学生法律救济制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建设法治国家目标的切实推进,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相较从前得到了长足发展,法治状况以及人民对法律制度的满意程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若要能够切实有效推进法治进程,国家仍旧需要更多的法律人才,而与人才息息相关的莫过于法律教育.就当下而言,我国的法律教育更多是着眼于理论的教育,而忽略了对于学生职业理性的教育和培养,导致法律人在践行法律的过程中失掉了法律人应有的法律理性,缺失了身为法律人最为宝贵的精神.如何能使法律人的职业化发展取得更加全面的发展,通过反思后认为,除了理论教育的深入,同时也应树立法律人的理性.  相似文献   

18.
完善高等教育立法,规范高校规章制度,健全社会对高校自主管理权的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司法、行政、高校内部的协商救济制度,能够有效化解高校自主管理权与大学生权利的冲突,保证高校自主管理权的正常行使,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利,维护高校的稳定,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优化我国独立学院的对策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独立学院因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我国独立学院的发展模式和办学机制具有鲜明的特点,特别是法人财产权制度有效界定了独立学院在混合所有情况下的产权,及基于产权所产生的各种权利,是民间资本介入的法律保障。独立学院的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创新与规范的和谐统一。独立学院发展的关键在于还其民办、独立、优质的本色,在办学目标、投资回报、管理方式、治理结构、人才培养和筹资方式等方面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