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有关图书策划的议论很多,各抒己见,讨论热烈。许多文章从正面探讨了策划的重要性、策划的思路和策划的方法,列举了选题策划成功的生动例子。读这些文章,是颇受启发的。从我这几年的工作体会看,策划确实太重要了,同时难度也是很大的。我们至今还没有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和完善的图书策划理论─—这个理论目前尚在被我们大家“策划”当中,各社只能依照自己的思路摸索前进。读到卢荣同志发表在《科技与出版》1998年第6期题目为《策划精品图书十法》的文章,禁不住也想出来扯两句有关“策划”的话题,不过所谈是从另一个角度,姑…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硬伤” 人得了病要去医院找大夫诊治,书稿中的毛病,就要靠编辑来诊治。书稿会犯各种毛病,其中有一种病,就是书中有“硬伤”。所谓“硬伤”,是指一些学者、专家写的书稿,观点、材料不乏新意,文章也还顺溜,却时不时犯点儿知识性、常识性错误。如前不久我读到王受之教授的新著《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书中讲到古代插图艺术,举《本草纲目》为例。但两处(第23、27页)都把《本草纲目》出版时间说成是“1249年”。《本草纲目》为明李时珍著,1596年刻版,1603年印行。王受之先生却把此书的出版时间提早到了二百多年前的南宋,闹出了明人著作南宋出版的笑话。  相似文献   

3.
2010年3月《中国图书商报》发表了评述2010年全国年度选题计划的文章,有关科技出版的评述是这样说的:全国有436家出版社安排了54418种科技类选题,比2009年增加8318种,增幅为18.0%,占全国图书选题总量的26.5%。现年底将近,估计2010年全国实际出版科技图书约5.5万种,与  相似文献   

4.
《冀版精品图书之旅》就要问世了。在该书编纂过程中,编者要我为该书的出版写几句话,我觉得责无旁贷,便应允了。未动笔时,我觉得充实;及至动笔,却有些茫然:我应该说些什么,又该从何谈起呢? 《冀版精品图书之旅》是一套  相似文献   

5.
图书出版合同是指著作权人将其作品的复制权与发行权许可出版社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以图书形式使用,由出版社承担印刷与发行费用,并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协议。图书出版合同明确规定了出版者与著作权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我国199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围著作权法》(以下称“原《著作权法》”)对与图书出版合同相关的问题作了具体规定。为了加强保护著作权的力度,与国际著作权保护公约有关规定接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于2001年10月27日作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对原《著作权法》作了修正,并重新公布施行。笔者根据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结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际工作,对与图书出版合同相关的儿个法律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6.
1993年创刊的《出版科学》至今已经20年。古人20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出版科学》一路走来,经历种种困难周折,取得很大进展,如今年已及冠,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可喜可贺。著名编辑家林穗芳2003年为《出版科学》创刊10周年写了一篇专文,肯定《出版科学》的工作,指出刊物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7.
美国著名出版家小赫伯特·S.贝利在《图书出版的艺术与科学》中说过:“出版社并不因它经营管理的才能出名,而是因它所出版的书出名”,这句话一语破的,道出了创造出版品牌对于出版社具有的重要意义。出版品牌的创造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图书策划工作是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在做选题规划时,应将创造出版品牌作为图书策划的高级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美国出版社怎样经营管理?──介绍《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王益美国出版的有关图书出版的专业书籍,概论性的有好几本,专讲经营管理的并不多,《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TheArtandScienceofBookPblishing)是经常被人推荐的一本。作者...  相似文献   

9.
一道 《出版史料》2001,(1):69-69
《隔膜》是叶圣陶的第一本小说选集。它的出版经过,叶圣陶说:“《新潮》出版的时候,顾颉刚兄要我写小说,我就写了几篇寄去。写小说并不是那时候才开头,在五六年以前我就写过二十来篇,多数是文言的,有三四篇是白话,从印本撕下来自己订成一本,一直没有想起印什么单行本,到现在,那本子不知道哪里去了。再说给《新潮》写了小说之后,接着《小说  相似文献   

10.
选题立意与出版境界王亚民大学者王国维在其探讨诗词集大成之作《人间词话》首标“境界”,认为诗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然不同凡响,独绝于世。我把王氏“境界”说引进出版领域,认为应该倡导出版境界。出版境界是一种理念精神,是出版者孜孜以求的最高目...  相似文献   

11.
重庆出版社是最早设立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并认真实施的出版社之一。《深化出版改革,出好科学学术著作》一文,介绍了重庆出版社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相似文献   

12.
2020年我国图书销售市场略有下滑,但社科图书出版逆势上扬,成为少有的增长品类.新冠肺炎疫情是影响社科图书出版的最大变量,除了疫情图书成为主要出版内容,更重要的是推动了社科图书出版的融媒化多元形态.内容日渐多元的主题出版,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新知类图书,成为2020年社科图书出版的重要增长引擎.《陈寅恪合集》简体横排与《在...  相似文献   

13.
空闲时喜好写点言论,先后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和一些地方报刊编发了不少。平时也有了一些零星感受,这里,就随便谈点体会吧。信息炅通即文章有人问我写言论苦于找不到好题目,写不出新道道咋办?依我看,这与信息不灵有关。好题目不是脑子里固有的,而是来自生活中的信息。如果你觉得写言论不需要像写通讯消息那样非采访不可,关在房子里想点子也可以写出来,那实在是一种误解。写言论也需要  相似文献   

14.
作者写的是民国出版史,心中装的是当今出版业,故行文中时时可见感慨之语,感悟之论。言外之意,会心人当能体会更多。《民国出版史》的写作基础应该是《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版),作者吴永贵曾是《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的主要  相似文献   

15.
张盈芳 《图书馆杂志》2005,24(12):91-92
《中国图书年鉴》迄今已连续编撰,出版了8卷。随着不断的改进与提高,该年鉴正逐渐成为一种权威的工具书。2004年卷的《中国图书年鉴》(柳斌杰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版),与以前各卷相比,除了继续保持作为专业工具书的本色外,在框架与形式上都有所创新,近300万字的内容亦是十分充实。本卷“出版前言”中说:  相似文献   

16.
陈昕同志历年所著有关出版研究的文章约有百万字之巨,他从中选出一部分编为《中国出版产业论稿》,交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印行,并嘱我为之写一篇序.其实此书已有出版界前辈刘杲同志的序,以年辈与身份而言他的确是一位合适的作序人;我则不然,从哪一方面说都不合惯例.  相似文献   

17.
1999年年初,《新闻出版报》曾经刊登过一版某出版社领导撰写的文章,展望本年的出版工作,记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社长李朋义同志写过这样的话:“出版社之间的较量主要是战略指导思想和编辑素质的较量。”这句话说得何等中肯,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回顾这几年我省的图书出版工作,取得好成绩是有目共睹,值得肯定的。从纵向来看,与前几年我省出版工作比较,各出版社都重视战略性转移,想方设法策划优秀选题,不但出版的图书没发生政治事故,而且出版了一批精品,获得“五个一”工程和国家图书奖,如《孙冶方选集》、《中国863》、《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18.
《出版视野》2008,(1):11-11
2008年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一年.做好2008年图书出版计划的制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就有关事项发出了《关于制定和报送2008年出版计划的通知》。并明确了16个方面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史料》2001,(1):50-50
巴金在1947年时说过,“我的第一本书是《面包略取》,那是用另一个名字出版的,原著者是克鲁泡特金,中译本在1927年出版。我自己写的第一本书是长篇小说《灭亡》。”并说,“我1928年夏天在法国的一个小城里写完它,寄给在上海的朋友A·A,我请他替我打听印价,我  相似文献   

20.
2002年,笔者受湖北省编辑学会的约请,对湖北省近二十年的出版科研情况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出版科学》作为湖北省出版科研的主要学术园地,我曾对之作了通读和重点研究。平心而论,对刊物读与研的过程,也是我个人学习与收获的过程。刊发文章中的知识内容、思想观点、文献学术等方面的营养,不知不觉中被吸收,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这里且不去说它。而贯穿在刊物中的,体现刊物编者的办刊思想与作风、立场与精神、态度与方法等与具体办刊实践有关的种种,对于我这样一个从事出版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