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高密度视频磁记录 ,采用A磁头记录时相位不旋转 ,B磁头记录时每行相位增加 90° ,使用梳状滤波器使直通信号与延迟两行的信号相加 ,消除邻近磁迹干扰。  相似文献   

2.
利用光栅尺输出的在相位上相差90°的A、B两路方波信号,设计一种正向、负向位移检测电路,该电路形成正向位移脉冲和负向位移脉冲,送至单片机进行计数并在IED数码管上显示出来.同时还提供三个单片机共用一个矩阵键盘的接口电路.  相似文献   

3.
单片机控制的全数字锁相直流调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锁相环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所谓锁相环PLL(phase Loop Locked)是能完成两个频率信号相位同步的负反馈自动控制系统,它有三个基本单元;相位比较器、压控振荡器和低通滤波器。基于PLL原理组成的锁相速度控制系统的原理如图1所示。和PLL相比,其中的压控振荡器由电动机和光电传感器取代。光电传感器是一个转速—频率发生器,它输出的矩形脉冲数与电机转速成线性关系。工作原理:根据电机转速要求而给定的脉冲信号fR和光电传感器反馈回来的脉冲信号fF在相位比较器中进行频率与相位比较,并产生比例于频率和相位差的电压信号。此电压经过低通滤…  相似文献   

4.
一、1 12 0°  2 110°  3 4 5°  4 相交、平行  5 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6 (略 )二、1 B  2 A  3 D  4 C  5 C三、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略五、1 6 0°,6 0° ,150° ,90°  2 90°  3 155°  4 50° ,6 0° ,70°  5 12 6° ,54° ,互补  6 ∠AOC =50°六、略初一几何测试题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5.
三角板是我们所熟悉的,度数分别为30°、60°、90°的三角板可称斜三角板,度数分别为45°,45°,90°的三角板可称等腰三角板,三角板是数学教学工具之一,它的作用除作图外,笔者认为还应教给学生以下两点: 其一,特殊角30°、45°、60°的三角函数值。以上三角函数是学生必须熟记和学会应用的内容,而借助三角板可随时忆起它们,因为三角板三边的比例是固定不变的:  相似文献   

6.
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越来越强调素其次是答题时面窄、点不全。例如: 夜的太阳高度就不知从何下手了,这道质教育,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 “要保证黄河中下游地区近期和长远的 题的解法仍然可以应用公式: H =90°-纬度践能力。因此,高三地理复习要在全面掌 供水安全,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本来这道 差,即 H=90°-〔( 90°-23°26')( + 90°-80° = …  相似文献   

7.
董蔚 《时代数学学习》2005,(4):25-27,50
[知识要点]1 在 Rt△AB C 中,∠C= 90°,则 sin A=   ,cosA=   ,tanA=   ,cotA=      2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如表1)    3 当0°<α<90°时,sinα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cosα随着角度的增大而      表1     α函数值函数30° 45° 60°sinαcosαtanα典型考题解析图1例 1 (2004 年大连市实验区)在 Rt△AB C 中,∠C=90°,a=1, c=4,则sinA等于(  )                   (A)1515   (B)14   (C)13   (D)154例2 (2002 年江苏省常州市)如图 1,在△ABC 中,∠ACB=90°,…  相似文献   

8.
题目已知角a的补角是 132°18′42″,试求∠a的余角。解∵∠a的补角是132°18′42″, ∴∠a=180°-132°18′42″=179°59′60″-132°18′42″=47°41′18″。故∠a的余角=90°-47°41′18″=89°59′60″-47°41′18″=42°18′42″。  相似文献   

9.
1 有关地球的分界线(1 )赤道———南北纬度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长约 4万千米。它与两级之间的距离相等 ,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 ,叫北纬 ,习惯上用“N”作代号 ;赤道以南的纬度 ,叫南纬 ,习惯上用“S”作代号。(2 )南北纬 30°和南北纬°6 0———低纬、中纬和高纬的分界线北纬 30°~南纬 30°:低纬度北纬 30°~北纬 6 0°和南纬 30°~南纬 6 0°:中纬度北纬 6 0°~北纬 90°(北极 )和南纬 6 0°~南纬 90°(南极 ) :高纬度(3)本初子午线———东、西经度数…  相似文献   

10.
一、因概念不清而出现的误区例1已知α是第三象限角,则3α是A.第一象限角B.第三象限角C.第四象限角D.第一、第三或第四象限角错解A.错因分析有些同学混淆了象限角和区间角的概念,认为180°<α!<270°,则60°<α3<90°.正解∵α是第三象限角,∴k·360°+180°<α!相似文献   

11.
要顺利解决地球经纬度问题 ,需要把地球理想化为标准球体后 ,再灵活运用下述知识 :1.面对地球仪 ,使地球仪的北极点在上方 ,则地球仪上各点对应的地理位置符合“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 .经线南北方向 ,格林尼治所在经线为 0°线 ,向东为东经 ,度数从 0°到 180° ;向西为西经 ,度数从 0°到 180° ,东经 180°线与西经 180°线重合 .纬线东西方向 ,赤道是 0°的纬线 ,北极点称为北纬 90°点 ,南极点称为南纬 90°点 .3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 .例 1  (2 0 0 2年高考上海大综合理科三 )据报道 ,中国已初步选定朗伊尔宾 (北纬 78°、东经…  相似文献   

12.
密西西比河位于西经90°-94°和北纬30°-40°之间.全长6262公里。不仅是美国和北美洲的第一长河.也是世界上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和长江的第4条大河。  相似文献   

13.
定理△ABC中,求证:cos~2A+cos~2B+cos~2C+2cosAcosBcosC=1(*) 此定理结构对称而优美,证法很多,下面给予一个构造法的证明。证明:因为90°-A、90°-B、180°-C之和为180°,可构造成三角形,设角的对边依次为a'、  相似文献   

14.
问题: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若有一束与镜面成30°角的光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光的传播方向改变________度. 不少同学这样解:入射角为90°-30°=60°,依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2=120°,所以光线传播方向改变了120°.  相似文献   

15.
从一点向不同的方向引出两条射线,便形成了一个角。门框、窗框、作业本都有四个角,这些角都是直角。直角等于9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下面的图(1)就是一个角,图(2)呢?为了看得清楚,我们把每条射线都编上号码1、2、3。  相似文献   

16.
什么叫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指学生在解题时思考的线索。这里讲的解题,不仅是应用题,也包括式题、文字题以及几何图形题。解题思路既然是解题时思考的线索,那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线索,殊途同归,达到最终的目的。作为学校教育来说、既要允许,有时还应当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思考线索,当然也要引导学生掌握一条比较合理、简洁的思路。例如,巳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40°,求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有的学生列式为180°-90°-40°=50°,有的学生列式为180°-(90°+10°)=50°,也有学生列出90°-40°=50°,反映了不同的思考线索,结果相同,殊途同归,无可非议。又如,班级图书角原有图书36本,又买来44本。平均分给5个小组,每组分得几本?大部分学生列式为(36  相似文献   

17.
摩擦力的功可涉及物理学科内的各个部分,是阻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结石”,本文想通过概念剖析、例题示范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1.功的概念如图1,恒力F对物体做功为W=Fcosθ·s.若O≤θ<90°,W>0即力F做正功;θ=90°,W=O,力F不做功;90°<θ≤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数学中,有一类否定句式的判断题,如“不大于90°的角”、“不大于3的自然数”、“不小于5的一位数”等。它的条件总包含着两个意思,其中一个外露,一个内隐。解这类题时,学生时常因抓不住内隐条件而作出“不是这样,必是那样”的错误结论。如“不大于90°的角是锐角”、“不大于3的自然数只有1和2”。针对学生这一情况,教学时,我把这类题集中起来进行对比训练,十分注意帮助学生理解“不大于”、“不小于”分别含有“小于”和“等于”、“大于”和“等于”两层意思。例如,判断“不大于90°的角是锐角”这一命题是否正确时,教师先让学生解答“小于90°的整十度的角有( );不大于90°的整十度的角有( )。”在学生说出第一空的答案是10°、20°、……80°之后,  相似文献   

19.
例如图1,梯形ABCD中,AB∥CD,∠A=90°,AD=8,DC=2,AB=m(m>0)(1)当∠BPC=90°时,求证:△ABP∽△DPC;(2)当m为何值时,能使∠BPC=90°的点P分别有两个,一个,或不存在?(3)是否存在合适的m的值和P点的位置,使得△APB、△PDC、△PBC都相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如果存在,求出m的值和P点的位置.解(1)当∠BPC=90°时,易证得∠A=∠D=90°,∠1=∠3=90°-∠2,∴△ABP∽△DPC.(2)当△ABP∽△DPC时,也能证得∠BPC=90°,所以问题(2)转化为:“当m为何值时,能使△ABP∽△DPC的点P分别有两个,一个,或不存在?”假设存在合适的m值,使…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家狄欺多惠说:一个坏的教育家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育家是教人发现真理。本人就“发现法”教学作了如下尝试:一、从实践中发现在讲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之前,首先让学生量一下自己用的一对三角板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5°、45°、90°与30°、60°、90°,其内角和均为180°。再让每一个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量出三个内角且算出内角和。这样同学们会发现不管什么样的三角形,内角和都等于180°,这样说得出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让学生完整地叙述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师板书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