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毛泽东指出,唯物史观是吾党的哲学根据.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来看,这一科学论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根据唯物史观解决实现民族复兴依靠谁、团结谁、打击谁的问题,制定并确立了实现中国民主革命的总路线;根据唯物史观解决实现民族复兴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问题,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根据唯物史观解决实现民族复兴在推倒“三座大山”之后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根据唯物史观解决了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创建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概括来说就是:唯物史观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哲学根据.  相似文献   

2.
民族复兴信念的逐渐形成推动了近代以来民族复兴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使民族复兴有了新的领导力量并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梦"的提出是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最精辟的概括,不仅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明天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有着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刻,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中国梦思想。她是引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憧憬;她像春风暖流渗入中国各族人民的心田,吹响了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和民族理想而团结奋进的号角;她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是基于中国现实的新发展理念,是蕴含政治发展、政治价值、政治文化等意蕴的中国发展愿景。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政治领导下,在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下,中国梦会变成美好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民族复兴思想可以简单概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国家复兴思想;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复兴思想;性格与精神以及精神在社会建设中运用的文化复兴思想;建立新型军队、践行群众路线、开展党建工作的党和军队的建设思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程长久而艰苦的复兴思想。  相似文献   

5.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大学生要坚定新时代爱国主义的自信,肩负起推进国家富强的责任。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大学生要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的本质,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人民幸福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价值立场,大学生要站稳新时代爱国主义的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要原则,大学生要拓展新时代爱国主义的视野,以努力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  相似文献   

6.
【背景资料】 2006年11月12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全身心地投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事业,高举实现民族独立自由和民主革命的旗帜.对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贡献。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我们永远缅怀他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历史证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8.
百年来的历史,特别是5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才能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历史的巨变和现实的成就向人们昭示,新的世纪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构建民族复兴中国梦理论的科学体系,既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需要,也是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生成规律的需要.民族复兴中国梦理论具有实现体系化的条件,它实现了对十八大以来党的所有理论创新的统领和整合,形成了一个以民族复兴中国梦战略思想为核心的科学体系,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它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理想观。回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经过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三个既依次递进、又交错重叠的逐梦阶段。当前,实现“中国梦”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通过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观,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群众路线,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陕西人民革命斗争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时期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陕西人民积极响应五四运动,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坚守西安孤城,支援北伐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迎接各路主力红军长征会师西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建设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创建豫鄂陕根据地,保卫陕甘宁地区。勤劳、勇敢、质朴的三秦儿女,在中共陕西党组织领导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牺牲精神,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光辉壮丽的篇章,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标语是中国语言生活中一种极其重要的现象,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宣传的常见形式,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打造的一系列标语较完整地反映了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过程,成为保存党的伟大历史和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语言活化石。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标语宣传工作的原则、内容、形式、功能等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占领宣传阵地而展开的敌我双方标语宣传争夺战,认识党的标语宣传工作在中国革命史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对于当前加强和改进理论宣传工作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在从事革命活动的过程中,他结合中西方文化,形成了为其独有的政治思想,包括:关于民主革命、关于民国政治体制、关于民主建设过程、关于政党等方面。孙中山的政治思想对于近代民主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对于中国民主政治体制的设计和构想、对于中国政治思想史,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她要为人民民主而奋斗。民主革命时期以有中国特色的方式正确解决了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问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初曾对人民民主政治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中断和遭到严重损害。三中全会后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人民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到了崭新的阶段。对于这个任务艰巨而伟大工程,需要有序地,渐进地加速它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生活的年代正是中国黑暗时代,大变革的时代。血气方刚的李大钊借着北斗星光,勇敢地引领中国人民走向解放大道,他是中国革命的引路人。辛亥革命后,引领反袁反督斗争,继续反帝反封建。在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尚未传入中国,李大钊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是先进的,指引走继续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道路是正确的。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引领学习马克思主义,走俄国人的路,李大钊是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高瞻远瞩,引领中国人民走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之路,勇往直前,站在革命的最前列,为中国革命立下不朽的功勋。为了新中国,引领建立中国共产党。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实际创始人之一,为党的建立做出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更是信心百倍地引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他指出了革命的对象与斗争方向,不屈不挠、疾志不渝地宣传与组织人民大众为建立自由、民主、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1930年代早期,华北若干乡村中的手工织布业出现了以技术进步和市场导向为主要特征的半工业化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主、客观因素作用的结果,早期工业化的影响与相关区域内的民间组织和地方能人起了关键作用。但是,由于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日本的侵华战争等的迭加影响,半工业化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就步入了衰退。尽管如此,半工业化在农村社会经济变迁中仍起了积极作用,应该将半工业化阶段的乡村手工业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手工业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初,在严重民族危机下,许多中国人抱着寻求国家富强道路的目的留学日本。上海是南方赴目的主要出发点,而东京是中国留学生集中的地方。中国留学生在东京、上海问的流动促进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加速了国内革命的历史进程。20世纪初东京与上海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互动表明,东京与上海这两个城市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想动力源头。研究辛亥革命的历史不可不注意这两个城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90年的的光辉历程,概括地讲,就是三个"30年"、做了"三件大事"、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90年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领导人民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光辉历程和近62年的执政实践中,探索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提出的三民主义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概括了客观历史进程提出的三大斗争任务,表达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民生富裕的愿望。目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依然是我们艰巨的历史任务和神圣使命。三民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富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在帝国主义侵略下,由一个领土完整、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成为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在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喊出"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以后,"振兴中华"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这个梦想历尽百年沧桑,经过十几代中国人的艰苦奋斗,已赋予崭新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当代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中国梦仍有重要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