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者通过实地考察、从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视角对贵池山民跳傩的文化心态进行了探讨。认为山民跳傩的心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跳傩表现了浓厚的万物有灵的自然观;流露了山民崇佛崇道崇巫的迷信心态;反映了山民惩恶劝善的道德观念;山民以跳傩作为维系宗族宗法关系的文化彩带;跳傩契合山民生产和生活的心理需要,折射出他们追求自由幸福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2.
傩堂的神灵体系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陵地区傩堂神祗没有严密的体系,神祗之间基本上互不隶属.按照神祗在傩祭活动中的功能特征,大致可划分为傩神、证明神、传导神、护坛神、先导神、戏神共六个大类.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的概念和巫傩文化进行了解说与分析,并从套路武术源于巫术、武术用鼓源出巫术等方面阐述了武术与巫傩的渊源关系。认为武术与巫傩有割舍不断的历史渊源,研究二者的关系可以更好的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4.
巫傩舞蹈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既是一种内涵“巫傩”信仰而又不乏“审美”表达的民间艺术形式,又是集多元宗教、多种民俗以及多种艺术相融合的复杂文化形态。巫傩舞蹈作为“巫傩文化”的外显媒介和载体,体现和包含了众多内隐文化价值和意义。,通过文化人类学探索向度,研究巫傩舞蹈形态孕育形成的成因、演变发展的规律及其特征,具有超越舞蹈本体方法论意义。同时,对于还原巫傩舞蹈本体艺术,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中国舞蹈史,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傩舞是傩仪中的舞蹈部分,其表演时间一般为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湘西苗族至今仍保留着数量较多的傩舞。傩祭仪式的主要目的是祈求人丁繁衍和祈祷农业丰收。傩舞是苗族祭祀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反映了苗族人民祈福和祝祷的愿望,同时也表现了苗族人民热情善良的品格。本文主要从湘西傩舞文化内涵、湘西傩舞发展现状以及湘西傩舞发展方向等三个方面,讲解湘西苗族傩舞文化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6.
婺源傩舞又称“鬼戏”,它是一种最古老的祭神跳鬼、祈求幸福的传统舞蹈。据说,婺源傩舞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开始流行。这种舞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演员在演出时必须戴着面具。  相似文献   

7.
巫傩与羌姆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巫傩主要为我国南方的一种传统宗教化,羌姆则是我国北方的宗教化的产物,虽基于共同的观念基础——万物有灵,但是由于南北的地域人等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有各自特色的宗教神舞。本从含义、起源、哲学内涵、仪式、面具及相关神话传说等方面对巫傩化与羌姆化进行了研究性的比较。  相似文献   

8.
傩公傩母是湘、鄂、川、渝、黔、滇等省(市)傩坛班崇拜的一对配偶神。二神分别被制作成木雕头像,举行傩祭仪式时,傩坛巫师将这两尊神像供于家宅中堂的方桌上。傩公傩母至迟出现于唐代。有关傩公傩母的传说大致可分为两个类型:放牛娃供奉人头型;洪水—兄妹婚型。后一型传说可视为伏羲女娲神话的异文。  相似文献   

9.
傩舞是湘西侗族在古代祭祀神灵仪式中所产生的一种古老原始的舞蹈,湘西侗族地区至今仍旧保存着数量繁多种类多样的傩舞。傩舞是我国舞蹈研究中有"活化石"之称的舞种,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欣赏意义。本文通过对湘西侗族傩舞的艺术特征与民俗特征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进而探析傩舞中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10.
敦煌傩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傩是指唐与五代时期敦煌官府和民间在每年岁末举办的驱鬼逐疫的大型民俗活动。敦煌傩比起同时期其它地区驱傩活动颇多同异。考其所同,足见与中原古老的驱傩传统同出一源;辩其所异,足见敦煌傩所独有的地方特点。敦煌傩既是我国傩文化传统的流绪,又是我国傩文化中一个独具特点的地方品种。这就是敦煌傩之所以成立以及我们提出  相似文献   

11.
该认为“黄金四目”可释为“黄金四面”,即铜制的四面神像,是上古民众祭拜华夏祖先兼众巫首领的黄帝的宗教表现,黄金四面多与祭方、祭社的原始宗教仪式密切相联,今安徽祁门、贵池等地傩戏傩化中多有此类原始意识的遗存。池州市贵池区桃坡乡诸地傩祭中礼神供盘上插刀当系古代副辜祭法之遗意。  相似文献   

12.
在少数民族众多,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云南,各民族的傩艺术大都带有全民性质,是为集体消灾纳吉服务的.云南傩艺术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保留了许多原始遗韵.目前,我国已经积极筹备将傩艺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傩艺术的抢救和保护更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就云南傩艺术的起源、特征及文化功能等作简略论述.  相似文献   

13.
西南彝族是与神灵共舞的一个民族,是多神崇拜且"万物有灵"的一个民族.彝族传统神灵文化是指彝族历代先民所崇拜的天上的、地上的、地下的、水域的神灵及祖先神灵,其包括天神、地神、人祖神等三大系统,这些完备的彝族神灵系统具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点和特质.彝族传统神权等级观念是彝族上古社会的真实写照和缩影,是彝族传统社会从部落酋长向部落联盟共和制阶级过渡的产物;彝族传统神位等级是古代彝族氏族部落和氏族部落联盟时代宗法制度的真实写照.彝族传统神权结构就是彝族传统社会等级结构.反过来,彝族传统社会等级结构就是彝族传统神权等级结构.  相似文献   

14.
傩音乐是古代驱疫降福、祈福禳灾、消难纳吉等祭礼仪式所用之乐,傩祭仪式中一个重要目的是祈祷农业丰收。江西是中国傩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西傩乐既保存了民间音乐的特色,又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的精华。傩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对赣傩乐的传承和发展势必推动江西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陕南原生态傩舞是中国舞蹈的"活化石".在传承发展与演变中,陕南原生态傩舞是多种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民间艺术混合的产物;是一个在时空上跨时代、跨社会、跨民族、跨地域的庞杂而神秘的融合体.它吸纳了易学、玄学、神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中医学、戏剧学、舞蹈学、美学等多种学科的内容.其种类有"开口傩"和"闭口傩"两种.陕南傩舞的最大特征,就是把"面具"作为造型艺术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在《<九歌>是祈祷胜利的军傩乐歌》中,我们已经对《九歌》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本章我们将对《九歌》的结构和主题进行探讨.《九歌》既然与“傩巫”文化有联系,它当遵守傩巫的一些规则和逻辑。因此,我们有必要弄清《九歌》与傩巫文化有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试析彝族原始宗教舞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原始宗教舞蹈艺术和其他文化艺术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舞蹈源于远古生产劳动、宗教祭典和其他社会生活的彝族舞蹈。从其所表现和反映的形式和内容考察看:彝族原始宗教舞蹈,起初最明显的是为了娱神、祈年或祛鬼,或期盼五谷丰收,祝愿灵魂安宁或人畜康泰,因之向神灵祈求。彝族先民原始宗教舞蹈已经不局限于自娱性,而是发展到具有一定技巧的可供观赏的表演性艺术。  相似文献   

18.
贵池傩舞《舞伞》具有较强的原始文化内涵,该舞既是一种以宗族为单位的事先设防式的公众禳解仪式,又是一种祈祷仪典,具有驱鬼逐疫,娱神娱人和祈求丰收的宗教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9.
《早期教育》2008,(5):18-19
“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包括原始自然崇拜和宗教)、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包括傩仪、傩俗、傩歌、傩舞、傩戏、傩艺等项目。其目的是驱鬼逐疫、除灾呈祥。目前,它仍活跃或残存于汉族和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的广大地区。其中,始于汉初的江西萍乡傩,被称为中国傩文化的宝库,它具备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傩庙、傩面具和傩舞这三大宝,被称为研究中国乃至人类文明发展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20.
傩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化现象,是早期人类狩猎运动的产物。从文化的产生与人类功利的辩证关系来看,傩从产生之初发展到傩文化体系的众多形态,它的文化价值体现在从产生到发展的整个过程里。探寻傩的起源乃至傩的整个历史发展轨迹,对于我们揭示傩的本质、研究傩的文化价值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