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芸孙,生于1929年8月,浙江湖州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现为一级注册结构师、研究员,任中国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委员会资深专家、中国土木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资深委员。丁芸孙参加工作59年,其中36年从事空间结构与钢结构设计工作,曾获政府特殊津贴,空间结构杰出贡献奖和中国钢结构事业成就奖。为我国的空间结构钢结构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王涵 《科学中国人》2016,(22):80-81
专家简介:邓明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混凝土结构教研室副主任,结构工程学科带头人。同时,兼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砌体结构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纤维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2015年度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材料与新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马克俭,男,1934年12月出生,九三学社成员,湖南岳阳人。1958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学、长安大学、浙江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钢结构协会预应力结构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院士。  相似文献   

4.
马克俭男,汉族,贵州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1933年10月22日出生于湖南岳阳。1958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同年分配到贵州工业大学。现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所所长、研究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贵州省勘察设计(结构)大师、贵州省首批荣誉核心专家、贵州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建设厅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中国钢协预应力钢结构委员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成员等。近二十年来,以项目主持人身份,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38项、国家发明展览会金牌2项、全国创造发明竞赛一、二等奖各1项,香港孺子牛金球奖1项,共计50多项。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4部,培养硕士研究生24名,博士生3名,享受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津贴。并先后两次荣获贵州省劳动模范及“五一”奖章(1994年,1999年)和全国劳动模范与“五一”奖章(1999年),其先进事迹先后在《贵州日报》、《科技日报》等刊物及贵州、中央电视台(10台)报道。  相似文献   

5.
正马克俭,男,1934年12月出生,九三学社成员,湖南省岳阳市人,1958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土木系。贵州大学空间结构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学、长安大学、浙江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钢结构协会预应力结构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克俭从事结构工程教学、科研、工程实践50年,在四类钢筋砼空腹型网格结  相似文献   

6.
土木工程结构常用到两种材料,即钢筋混凝土以及结构钢,对于土木工程来说,不仅要从结构特性的角度考虑,还要考虑施工的成本有效性以及施工有效性。分析了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特点,并简单阐述钢结构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7.
刘锡良,男,1928年出生,河北省深州市人,1955年10月清华大学第一届钢结构研究生毕业,近60年来一直从事钢结构及空间结构的教学、科研及工程设计工作,现为天津大学土木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0月赴德国不伦瑞克工业大学做访问学者,1985年赴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讲学,1993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讲学。曾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及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  相似文献   

8.
土木工程结构常用到两种材料,即钢筋混凝土以及结构钢,对于土木工程来说,不仅要从结构特性的角度考虑,还要考虑施工的成本有效性以及施工有效性。本文就分析了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特点,并简单阐述钢结构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9.
钢筋混凝土以及钢结构,是目前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两种材料。其中钢结构由于具有性能好、环保、安全等众多的优点而备受施工单位的青睐,在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高层建筑和桥梁建设中,对结构的稳定性要求极高,再加上这两种工程一旦出现结构上的破坏,造成的损害将是惊人的,所以钢结构技术成为了在这些土木工程中最为普遍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0.
钢结构在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获得了广泛地应用,特别是在大跨度及大悬挑结构、超高层建筑以及工业厂房等建筑项目中。在本文中,对钢结构的结构特点和施工、安装工艺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浅析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结构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土木工程,如建筑住宅和桥梁建造,特别是用于建造超高层建筑、大跨度及大悬挑结构、工业厂房等。与钢结构相兼容的装饰建材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例如干挂式的外墙铝塑板、石材、玻璃幕墙等有了较大的市场。建筑物一改往日外墙单一的水泥粘贴工艺,在观感品质、安全度上有了极大的提高。建筑结构模式由单一走向交叉化、多元化,使得钢结构建筑物从铁塔铁桥这样的原始单一形象,向世界金融中心、地王大厦这样的高品质建筑延伸靠拢。针对钢结构的应用范围及施工要点加以简略阐述。  相似文献   

12.
钢结构建筑在我国己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钢结构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面临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要求日益提高.本文从稳定问题在钢结构中的地位、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钢结构课程教学几个应注意的问题并探讨了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戴素娟  郇筱林  刘艳 《大众科技》2009,(8):166-166,164
结合多年钢结构课程的教学实践,针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钢结构>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增强课程设计题目的综合性、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等方面,提出了<钢结构>课程设计新的选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设计任务书.  相似文献   

14.
钢结构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本文结合多年钢结构课程的教学实践,针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钢结构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准备教学文件、遵循设计程序、批改学生设计成果、认真总结等几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为提高钢结构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专业竞争力,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10):F0004-F0004
沈祖炎,同济大学教授、博导,钢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院士从事钢结构领域的科研、工程实践和教学工作55年,在高层钢结构、大跨钢结构和轻型纲结构的非线性设计理论、抗震和稳定理论方面有系统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  相似文献   

16.
陈东 《今日科苑》2007,(19):36-37
雷明,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委员,1998年日本京都大学客座副教授(校长任命),2005年香港中文大学黄宽诚客座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协会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理事,中国环境与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能源研究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指标研究会理事,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经济科学》编委。日本国际可持续能源协会ISEA理事会员,国际管理科学与运筹学会INFORMS正式会员,国际投入产出协会IIOA正式会员,加拿大The Global Community终身会员,英国MCB大学出版社学者俱乐部成员。  相似文献   

17.
张岩,现任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研究员,系科研副主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物理学会光物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全息与信息处理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协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理事。美国光学学会(OpticalSocietyofAmerica)会员和光电工程师协会(SPIE)会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在房屋建筑工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房建工程施工中,钢结构的建筑也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而我国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却不完善,由于施工技术影响着施工进度,因此,本文就钢结构施工重点技术分析、土木工程施工中运用钢结构技术的优点、我国土木工程建设中钢结构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控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郝际平 1959年7月生于西安,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学院常务副院长、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建设部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建筑金属协会钢结构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空间结构》等期刊编委,政协陕西省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结构工程及工程力学的研究,特别是钢结构的研究。正在研究和已经完成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厅局及横向项目等,内容涉及钢结构高等分析理论、钢结构及组合结构的抗震理论及应用、空间网壳的形成及应用、桥梁疲劳寿命分析、板壳的受力分析等。先后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学软件一等奖、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博士论文奖、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10余项及授权专利2项。  相似文献   

20.
丁贵清 《学会》2006,(5):43-44
贵州省科协赴港澳考察团,于2006年4月下旬在香港、澳门考察,并与香港工程师学会进行了交流研讨。一、香港工程师学会概况香港工程协会成立于1947年,香港政府于1975年12月3日立法把香港工程协会更名为香港工程师学会,其会员结构和资格审查参照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模式进行。从此,香港工程师学会成为一个资格审查机构和学术团体。学会现有会员1.9万余人,理事会下设执行委员会,该委员会由学术评审、行政、资历评核、学会分部政策委员会组成。学术评审政策委员会负责学士学位、高级文凭或同等课程;行政政策委员会负责阐明、推行各项学会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