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运用生态足迹法对喀什地区的生态承载力进行分析,得出喀什地区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26954 hm2,人均生态足迹足迹为4.4001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3.1305hm2,喀什地区人均生态足迹需求远远高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生态赤字严重化,对此提出提高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调整该区域进出口贸易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生态足迹模型是度量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运用它对吉林省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价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为吉林省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利用生态足迹模型研究了吉林省1978-2002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运用回归分析对吉林省2004-2016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做出了预测。结果表明:1978-2002年,吉林省人均生态足迹从1.090 hm2增加到2.457 hm2,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45%;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210 hm2下降到1.096hm2,年均下降率为0.4%。除1978、1980年存在生态盈余,其余年份均是生态赤字,且生态赤字总体呈扩大趋势。2004-2016年,吉林省人均生态足迹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1.99%,人均生态承载力下降率达0.5%。探讨了生态足迹模型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尚需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缺陷,提出了基于能值分析的生态足迹整合模型,并利用能值生态足迹整合模型对安徽省池州市2001-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时间序列的测度,在此基础上从生物产品、能源等多个账户对该地区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年来,池州市人均生态足迹由2001年的5.8903 hm2增长到2010年的12.5015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01年的6.7385 hm2增长到2010年的16.4547hm2,生态盈余由2001年的0.8482hm2增长到2010年的3.9532hm2。说明池州市的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且生态盈余有逐年扩大的趋势,池州市处于相对可持续的发展之中。但从分账户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来看,池州市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据此,提出了池州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措施,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污染等。  相似文献   

4.
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凉山州2004—2011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运用发展预测模型对凉山州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4—2011年凉山州人均生态足迹由2004年的0.506 66 hm2,增加到2011年的0.593 4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从2004年的 0.873 43 hm2,降低到2011年的0.717 70 hm2;生态盈余值不断降低.2015年,凉山州将由生态盈余变为生态赤字,且生态赤字会不断增大.探讨了凉山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运用能值理论, 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进行改进, 构建了改进模型. 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78—2007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变化进行评价, 对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 与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相比, 能值改进模型充分考虑了整个区域的生态足迹和承载力, 所以量化结果较大; 同时因其采用能值转换率等更稳定的指标, 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兰州市2004年旅游生态足迹计算及其对生态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旅游者的生态消费及结构特征.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生态影响评估.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计算分析了2004年兰州市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2004年兰州市的人均本底生态足迹为1.97965hm2,生态承载力为0.28677hm2,人均本底生态赤字为1.69288hm2.叠加旅游生态足迹0.1062189hm2,生态赤字达1.7991hm2,其中旅游生态足迹的生态赤字"贡献"为5.904%.对兰州市生态赤字的"贡献"不大.但是.旅游者的跨区域流动引起旅游生态足迹的区际转移与交换.使兰州市游客的旅游生态足迹中有一部分转移至区外.  相似文献   

7.
以辽中地区矿业城市(鞍山、抚顺、本溪)为例,基于能值理论并加入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指数对生态足迹模型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运用生态足迹修正模型计算,辽中地区矿业城市人均生态承载力为1.72hm2,人均生态足迹为6.95hm2,人均生态赤字5.23hm2,处于严重超载状态;生态足迹构成中能源足迹比例最大,达到55%.经过验证,生态足迹修正模型计算结果更加全面、合理.  相似文献   

8.
六盘水市2004年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六盘水市2004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对六盘水市2004年生态足迹进行计再,从供需平衡状况定量分析了六盘水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六盘水市2004年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4443hm2,而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1.0167 hm2,生态赤字为0.5724 hm2,表明六盘水市对生态生产性土地消费超过了其生态容量,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一种相对不可持续的状态.最后对理论应用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使六盘水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及减小生态赤字的方法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生态足迹建立在人类消费基础上,根据长周期的资源的人均消费量推算生态足迹,反映长期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临夏州)为例,运用生态足迹方法计算分析了临夏州2004—2008年的生态足迹。结果表明,临夏州的生态经济系统有过度开发的趋势,生态压力比较大,生态经济系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0.
定量地计算了大兴安岭巨大的生态效益,完整地计算了大兴安岭森林、湿地、草地三大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有助于正确评价生态环境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助于为生态环境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结合生态足迹分析、情景规划两种工具,分析、探索参与户外休闲运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试图将其转化成所需要的各类资源消耗。为了阐述如何将生态足迹分析应用于户外休闲运动,笔者通过情景规划技术,构建了四种情景,每种情景中的参与者都在"走过不留痕"准则下,从不同出发地搭乘不同交通工具至重庆武隆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并根据每种情景规划计算其能源消耗。结果显示:生态足迹分析在户外休闲运动中的运用是可能的,同时我们可以开发更多的情景规划,以期为公园规划、政策制定者们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生态承载力是指高职教育资源与环境所能承受和负载的保证相应质量目标和发展规模的容纳能力。当教育发展超出生态承载力极限阈值时  相似文献   

13.
1996年黄山区被国家环保局批准为全国唯一的旅游型生态示范试点,首批跻身全国生态示范建设试点。黄山区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态产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是黄山区经济发展的最好突破口。目前黄山区生态经济发展有了比较好的势头,但生态经济发展的优势与生态环境的优势不对称、不协调,针对存在的问题,对黄山区生态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吉林西部为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和熵权法探讨其生态承载力演变规律与驱动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从影响生态承载力的指标中提取了3个主成分:C1表征系统发展状态,C2表征系统经济效率,C3表征水资源供给。以C1、C2和C3构建承载力评价体系,利用熵权法分层次对各指标赋予权重得到生态承载力综合指数ECC。结果表明:1995-2004年吉林西部ECC从0.316上升到0.527,但ECC波动性较强。系统经济效率的上升是ECC提高的主要原因,水资源供给能力是ECC波动的首要影响因素,也是ECC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吉林西部所承载人口和经济水平上升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资源环境指数发展缓慢,这将会对未来人口经济的发展具有较大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化体现着人类对美的追求,蕴含着一种和谐、自然、恬淡的生活情趣。生态文化的表现形态极其丰富,涉及的范围较为宽泛。生态文化建设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从根本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要措施和步骤。由于长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生态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学批评理论主张通过文学批评进行文化反思,揭露和批判人类中心主义,唤醒生态保护意识,从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平衡的社会。我国的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还处于建设与尝试状态,在普及化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但它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中西方沟通的日益频繁,中国的生态文学研究一定会逐步繁荣起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城市化的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定量研究始终是一个难题。以《西安市统计年鉴》数据为准,应用生态足迹方法研究西安城市化发展中的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状况,我们认为西安市应大力加强高科技和第三产业发展;应从节约型和环保型角度寻求高质量的居民生活方式;从强化土地管理与计划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8.
能源足迹测度是揭示能源消费对区域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压力的重要方法.利用能源足迹计量模型、GM(1,1)模型、指数预测模型及STIRPAT模型,分析199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能源足迹相关要素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发现:1)从人均能源足迹增率来看,长三角地区年均增长率为7.70%,增长速高于全国和上海而低于江苏和浙江省;从人均能源足迹值来看,长三角地区低于上海市,但高于全国和江苏,与浙江省并无明显高低关系特征.2)长三角地区能源足迹产值年均增长8.42%,能源足迹强度年均减少8.37%,全国和江浙沪省市变化趋势与长三角地区大体一致,但程度有所不同;长三角地区及江浙沪3省市能源产值和强度变化主要通过产业转移和升级来实现,而国家则是依靠政策推动和技术发展革新实现.3)通过预测,2015-2020年长三角地区人均能源足迹和能源足迹产值将会持续增长,而能源足迹强度显示下降态势,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4)人口规模、人均GDP、二产比重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对能源足迹均有影响,弹性系数分别为0.596、0.073、0.18和-0.123.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新时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一种全新的殖民侵略方式,生态殖民主义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及表现形式,它的存在给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带来了巨大挑战。因而加强对生态殖民主义成因和本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政绩考核是协调与保障区域经济与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机制,应重视其创新和改革,根据地方承载力以及预见性评价完善生态文明指标.云南生态文明政绩考核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有效协调与保障其可行性、合理性、推进性,需进一步贯彻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追究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合理构建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形成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合力,进行全民监督.生态文明政绩考核本身的时效性,需建立其长效机制,实现其多元化、分级化,以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