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学习风格的差异、思维发展差异等,对学生实施差异教学,可有效地解决这些差异体现出的矛盾,对学生因材施教,体现"教育以人为本",为培养信息社会创造性人才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实际中信息技术课堂出现的一些差异性现象的思考分析,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学生对计算机的认知程度,操作水平、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尤其是在中专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正符合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它克服了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的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昔遍提高。  相似文献   

3.
分层教学施教实质上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将有效的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分层实施教学,提高了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差异教学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差异教学,有效地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的矛盾,体现了“教育以人为本”,为培养信息社会创造型人才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信息技术课堂差异教学的策略:学生分层策略,教学目标和内容分层策略,辅导分层策略,课堂作业分层策略,学习评价分层策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分层教学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施,阐明了分层教学对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教学方法。化解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地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如何把新课标要求落实到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分层教学与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解决了信息教育普及性、统一性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的矛盾,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郑志胜 《海南教育》2014,(20):68-69
信息技术教学"五步导学"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分为五个环节:分层预习→任务驱动→自主探究→检测评价→拓展提升。这五个环节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征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模式,故可以较好地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相对应各环节具体分析如下——分层预习:信息技术学科学生起点水平差异大,这与班级统一授课制是一个矛盾,应该尊重差异,并以此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有效设计预习缩短学生间的差距,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统一实施。  相似文献   

8.
课改的活动这几年一直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口号也喊了好几年了,但是当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现在网络普及了,很可能以后就是网络社会,因此,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因为中国的评价制度仍然是升学率,导致信息技术课都得不到重视,从而造成了许多信息技术课程中教与学的矛盾,本文中作者多年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经验以及自身对其的不断研究,谈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和矛盾,以及适应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方法,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能学有所成,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分层教学对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教学方法.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的解决了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问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利用博客开展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优点,介绍了分层教学的过程。实践表明,利用博客开展高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克服了学生两极分化的矛盾,做到了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了学生的学习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理论知识多,学生进入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动力更多来源于娱乐而非学习,他们希望老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课让他们玩玩电脑游戏、上网聊聊天……课程的目标要求与学生的内心反应仿佛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另外,高中这门课程还面临着会考问题,因此如何协调这对矛盾,让教学更有效,笔者对此进行了思考。下面以高一《信息技术基础》中的第二章为例,探索高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 ,克服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克服学生掌握知识水平两极分化的矛盾。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应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学习需要,有效解决班级授课制的固有缺陷和因材施教之间的矛盾,为学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3.
闵培红 《教师》2014,(33):91-91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应用于实践,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创新思维及健康的人格。笔者总结几年来对初三年级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经验,针对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就如何开展好初三信息技术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作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是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信息技术学科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理解能力都有很强的要求。由于家庭背景、智力水平等的不同,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时表现出的能力差异似乎更明显一些。信息技术教师更应重视和面对学生的这些差异,运用差异教学法,改善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获、各得其所,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那么,如何开展差异性教学,又要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差异性教学,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尽管信息技术学科已采用了新教材,但在信息技术VB程序设计教学当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的兴趣不同,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有差异,学科的地位仍然很低、不受重视等。针对这些问题,作者经过实践和经验总结,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以期对信息技术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72):116-117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差异问题,结合分层教学理论,旨在探索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高效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水准,提出更高的教学目标,为学生信息技术学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差异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由于智力差异、学习速度差异以及初中教学环境的差异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信息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课前必须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起点水平,了解学生差异,以便做到有的放矢。笔者通过对栖霞市第一中学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中主要存在3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杨通来 《教师》2013,(1):74-74
现今农村中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比如硬件设施建设滞后,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参差不齐,等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程度、操作水平、接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是从学生的差异来考虑,是真正实施"因材施教"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0.
农村初中学生因为生源、学生家境条件等制约在信息技术课堂的表现和学习状况差异很大。课堂教学中,只有关注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差异,开展分层教学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本文就农村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分层教学有效开展做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