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生肖杂谈     
1971年中美两国出现“兵乓外交”后,基辛格秘密访华。据说,这位国务卿内心紧张,惟恐初次见面周恩来总理就对美国的政策大加斥责,于是急忙学习中华礼仪,还想了一些缓和会谈气氛的方法。见面寒暄时他说了一则谜语,“世界上惟独有中国,全国有十几个,每家有几个,每人有一个”,请问总理这是什么?周总理笑了,“是十二生肖”。这次会谈为尼克松总统访华的“破冰之旅”作好准备。中国为什么有十二生肖?原来,农历纪年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配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得出甲子年、乙丑年……我国书画家至今喜欢沿用。传说这种历法始自黄帝,干,就是树干,支,就是树枝,可见先民与树木、森林关系非常密切。十二生肖古称十二属相,就是把地支的十二个年份划分给十二种动物: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因此你出生在龙年就属龙,虎年就属虎。这有文学记载,汉朝王充在《论衡》里就提到十二属,梁朝的沈创还写过十二属诗呢。就像以树干和树枝比喻天干、地支一样。把十二个年份归属于十二种动物,说明人类与自然界的动植物有着共生共存的密切关系。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先哲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学说,天,就是自然界,人类与万物...  相似文献   

2.
“九七”前夕的香港文坛古远清以香港“九七”为题材小说的评价自1982年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揭开香港前途会谈的序幕以来,香港便有了“九七”问题。从表面上看,这回归只关涉到北九龙租约期限,其实南九龙、新界、港岛的主权都将一起交还中国。这个问...  相似文献   

3.
因一个人无私伟大的奉献,促使两个国家更加世代友好。——白求恩之于中加友谊是这样,罗生特之于中奥友谊也是如此。1992年秋,奥地利联邦议会常务副议长瓦尔特·施图岑贝格率领奥中友协访华团专程来华参加在山东莒县落成的“罗生特医院”命名、罗生特塑像揭幕和罗生特事迹展览剪彩的典礼。1993年4月,奥地利总理弗兰尼茨访华,行前对记者说:“奥地利医生罗生特作为  相似文献   

4.
1972年9月27日夜晚,中国的毛泽东主席和日本的田中角荣首相初次握手,从那时起已经整整过去30年了。由于这次历史性的会见,结束了中国和日本长期的“战争状态”,最终正式确定了两国邦交的正常化。在北京中南海毛主席的书斋里进行的毛主席和田中首相会谈时在座的人中,日本方面有大平正芳外相、二阶堂进官房长官,中国方面有周恩来总理、姬鹏飞外长和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廖承志。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以上各位现在均已作古。  相似文献   

5.
《对外大传播》2008,(2):24-26
日本首相福田康夫2007年12月访华,他把此次访华形容为“迎春之旅”,日中关系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其间他在北京大学进行了演讲,畅谈了日关系和中国的发展。这里摘录演讲的主要内容。[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5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和南亚中心共同策划推出了《印度家庭中国寻亲记》多媒体融合连续报道。该报道一经推出,很快就帮助62岁的中印混血詹妮弗·安(Jennifer An)在中国找到了半个多世纪未曾谋面的姐姐安罗茜(An Roesai)。相关报道被印度、美国等多家主流媒体关注和转载,取得了良好的对外传播效果。寻亲报道产生始末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华,在他抵达中国的前几天,5月8日,詹妮弗·安和她的丈夫来到中国,希望完成父亲的遗愿:找到同父异母的姐姐安罗茜。来华之前,她还写信给莫迪总理,希望总理能在访华期间帮助她找到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初,根据毛主席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打开了冻结20多年的中美关系,成为当时举世瞩目的头等大事。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作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总统出访未建交的国家来到北京。当晚,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宴会欢迎尼克松访华,任周总理致欢迎词后,尼克松致祝酒辞,他在祝酒辞中竞引用了一段毛主席诗词:“……我们没有理由要成为敌人。  相似文献   

8.
在20世纪70年代初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过程中,杭州龙井茶扮演了"国礼"角色,发挥独特作用。1971年7月9日,基辛格访华,周恩来与他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首次会谈。基辛格对翠芽漂荡、香气升腾的极品龙井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会谈结束后,周恩来嘱咐工作人员送一些龙井茶到基辛格的房间。基辛格启程回国前,周恩来到钓鱼台国宾馆为他送行,并特意赠送1公斤特级龙井茶,基辛格非常感谢。在飞机上,基辛格拿出龙井茶仔细观赏,同行的随从纷纷围上来,分享去一半。回到华盛顿,基辛  相似文献   

9.
进入2018年以来,中日关系处于东北亚大的变局中。全球经济同步复苏,亚洲仍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朝鲜半岛形势出现了积极变化,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委员长访华、韩朝首脑实现会谈、美朝"金特会"在一波三折中如期举行,朝鲜半岛局势由一触即发向积极的方向转圜。但美国特朗普政府推行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高调掀起贸易摩擦,有可能直接破坏全球经济复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香港回归祖国”、“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克林顿总统访华”等CCTV重大新闻报道中,人们都看到了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新闻》主播徐俐的面孔。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给新西兰华侨华人回信“温总理给华侨华人来信啦!”新西兰中华电视网记者梁铃铃兴奋地说:“总理在信里问候大家呢。”捧着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写在宣纸上的亲笔信,梁铃铃难掩心中的激动。“总理工作这么忙,还惦记着写信来。而且,他还记着我是从台湾来的,特别用繁体字写这封信……”应新西兰总理克拉克的邀请,温家宝总理今年4月访问了新西兰。在记者会上,梁铃铃代表新西兰媒体提问,请总理向海外华侨华人说几句话。在会见新西兰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代表的时候,温总理说:“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自强不息、团结包容、吃苦耐劳、勤奋努力的高…  相似文献   

12.
《对外大传播》2008,(4):34-35,37
中国与印度,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两国共有25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0%,但过去两国人民交流较少,甚至为边界问题发生过摩擦。近10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和发展。今年1月13日至15日,印度总理辛格来到中国访问,与中国领导人举行了会谈,标志着中印两国关系进入了新时代。中印是两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局势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为了让读者多角度了解中印关系的情况,本刊特别刊载辛格总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演讲:《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郑瑞祥的《中印关系进入"龙象共舞"新时代》,以及印度学者谭中的《"Chindia"中印大同,前景光明》等三篇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近几个月,中国外交持续保持新闻热度。其中,法国总统萨科齐、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印度总理辛格、英国首相布朗的相继访华尤为引人注目,这些访问不但显示了有关国家对发展对华关系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中国与主要大国的相互关系总体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主席称《参考消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报纸”;周恩来总理说《参考消息》是“中国最好的报纸”;《参考消息》有“万报之报”的美誉;它浓缩了国际新闻的精华,是广大读认识外部世界的窗口。  相似文献   

15.
访浙偶感     
2009年9月,我作为关西日中和平友好会访华团的一员,访问了浙江省。尽管我与中国的交往始于1991年初次访华之时,近20年的时光已经流走,但访问浙江省则还是首次。迄今为止的访华,多为友好交流和观光。此次则抱着明确的“商务访问”的目的,与15位企业界人士一起访浙。  相似文献   

16.
今年6月,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率领韩国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使节团,对我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她将此次访华旅程定为“心信之旅”,意与我国寻求真诚的沟通和增进互信。朴槿惠此次访华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签署了两国在经济贸易、环境保护、人员交流等领域深化合作的具体协议,而且为两国今后的全方位合作构建了总体性框架。韩国的主流媒体纷纷发表评论说,应以朴槿惠总统访华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和推动与中国的关系,为充实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内涵做出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王少华在《中州学刊》2008年第4411/1发表的《中原“孝悌观”的产生及其文化内涵》中指出:人的自我身心的和谐,是建设道德体制的根本。它要求将“孝梯”这种观念内化为自己的本质需求,并通过实际行动表现出来,贯穿国家、社会、家庭等的多维系统中发挥长效作用。温家宝总理看望95岁的季羡林先生时,季羡林先生说:“有个问题我考虑很久: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温家宝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  相似文献   

18.
正来自世界"红枫之国"的艺术之花绽放在杭州西子湖畔。2016年10月21至30日,加拿大魁北克的著名艺术家Joanne Gauthier(乔安·戈婕)在杭州恒庐美术馆举办了一场关于"花"和"鸟"的展览。2014年11月,加拿大总理哈珀访华期间,中加两国宣布2015至2016年为中加文化交流年。这是中加两国关系史上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南非正式建交后,第一位访华的南非领导人是副总统塔博·姆贝基。他的温文尔雅和远见卓识,以及他喜欢谈的“非洲复兴”无不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总是面带微笑的姆贝基,常使包括他的“政敌”们感到迷惑,从而不自觉地减轻了对他的敌意,在激  相似文献   

20.
每年“两会”结束后,温家宝总理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都会以其睿智与博学引用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今年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再次显示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风采,倾倒不少记者。坐在总理身边的女翻译张璐因为在现场流利地翻译温总理引用的古诗词,也受到众人追捧,走红网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