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宪政道德与法律责任之间——论政府信用立法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诚信是一个具有浓厚道德色彩的概念,而政府信用则侧重于客观的行为表现,对二者进行明确的界分是探讨政府诚信保障途径的基本前提.道德自律是保障政府诚信的必要途径,但是对政府信用进行立法规范却是一条更为可靠的途径.从政府道德自律的不可靠、现实中政府诚信面临的严峻考验和借鉴国外的法治实践几个方面,可以看出政府信用立法的必要性.目前一些地方在政府信用立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的解决思路,则成为政府信用立法可行性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如火如荼,地方立法是社会信用法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地方信用立法存在过于依赖政府主导,难以打破行政区域的条块分割和立法技术不高等弊端,制约和影响了地方信用立法的质量。有鉴于此,有必要树立科学的地方信用立法理念,做到准确定位地方立法的权限和空间,探索制度创新,剔除本位主义思想和发挥好专业人才的作用,真正实现社会信用立法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社会信用不良的关键是商事信用不良,重建信用的关键是重建商事信用,重建商事信用的重心是对商事信用进行法律规制,而商事信用的法律规制关键存在于以下三个环节:1.树立信用观念,增强诚实守信的意识。2.加强信用立法,修补、完善信用法律制度,健全对背信违约行为的惩罚制度,强化执法力度。3.树立并提高政府信用、法律信用。  相似文献   

4.
自从中央决策层提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以来,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代表的部门或行业信用立法,与以北京市、上海市为代表的地方信用立法如火如荼、自成体系.然而,这种立法格局不仅杂乱,法律位阶低,而且易于发生规范之间的不协调,不利于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全面、长远的建设,有悖于信用立法的初衷.为此,本文分析了中国现行市场信用立法的模式选择,提出建立全国综合、统一的立法模式的立法思路.  相似文献   

5.
社会现有信用体系的落后和个人信用缺失问题的日益突出,要求我们必须关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在建设个人信用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立法及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加强政府在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加快信用数据库、信用中介机构的建设;积极发展我国的信用管理教育和科研事业。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转型时期,信用缺失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当务之急是切实加快社会信用制度建设,主要对策有:加强信用方面的立法与执法、完善政府的信用监督与管理以及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信用记录和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的部门及地方信用立法如火如荼,但规制力度及范围极其有限。本文提出市场信用概念,并强调以市场信用立法为基础,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信用委任是一项起源于古罗马的特殊保证制度,在给予信用的问题上兼有保证和委任的性质.我国现行法中没有信用委任制度,本文通过考察部分大陆法系国家关于信用委任的立法状况,分析信用委任的特征和功能,提出我国借鉴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和导向性的作用。没有良好的政府信用,就无法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如何有效地全面推进法治行政、责任行政、透明行政,提高政府信用,是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阐述政府信用建设的意义,分析政府信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加强政府信用建设的具体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政府信用总是贯穿在政府公共管理活动及其过程之中。从空间视角看,政府信用表现在一切公共管理活动之中,政府均应遵守信用原则,主要包括政治信用、经济信用、文化教育信用、医疗卫生信用等方面;从时间视角看,政府信用表现在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过程之中,主要有信用决策、信用执行、信用监督、失信补救和惩罚机制等内容;从政府信用的保障机制看,主要有依法行政,严格履行政府职能,按流程办事,信息公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