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提出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必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等学习目标,准确把握这些学习目标,对于改进识宁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乃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在识字与写字方面,实行了“识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写字教学做一些探索。一、激趣使学生乐于识字1.象形识字,感受汉字之奇汉字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教材的编排也有意渗透了汉字的造字规律。  相似文献   

3.
“理”即字理,指的是汉字的理据性;“趣”是说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中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汉字特点,理趣交融,让识字写字教学更有味儿。  相似文献   

4.
“理”即字理,指的是汉字的理据性;“趣”是说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中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汉字特点,理趣交融,让识字写字教学更有味儿。  相似文献   

5.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可采用插图识字法、游戏识字法、字配"画"识字法、歌诀识字法、比赛识字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汉字自身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汉字之源,尝试造字之趣,感悟汉字之理,领会合体字之妙,激发学生学汉字兴趣。同时要加强写字训练,重视对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巧,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相似文献   

6.
张茜 《语文天地》2009,(1):25-26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孩子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人教版实验教材课程标准中1~2年级安排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占小学阶段识字量的50%左右,完成这样大的识字量.教学中必须抛开传统的单调枯燥的识字方法.大胆展开想象,努力挖掘生字中内含的“趣”。引导学生在“趣”中识字,在学习中掌握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逐步学会独立识字。下面具体谈谈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了小学第一阶段(一至二年级)的汉字学习目标:“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通过“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通过识字帮助阅读,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与现行《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相比,提高了认识汉字的量,降低了“会写”汉字的量。从目标的制定到教材内容的编排都体现了让学生“多认少写”,“早认字、早阅读”这一思想。识字是低年级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教师要通过识字教学,使…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渎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同时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些都是对识字教学的重要定位,也是向语文教师表明了一个明确的态度:识字教学是培养语文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石。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自主识字的情境《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识字有这样的表述:学生要“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样的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对汉字和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也就是说在识字教学中,在注重识字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体会和认识,以及进行识字方法的尝试和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汉字有了浓厚的兴趣,必然会主动探求识字的方法,逐渐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习汉字的过程也就变成了一种乐趣,一种享受,而不再是沉重的负担。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识字兴趣,…  相似文献   

10.
探究性“理字本”基于学情、教学需要,引导学生在归纳、整理错别字的基础上,探究汉字学、汉字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领会汉字的文化魅力,掌握独立识字的方法。在识字教学中使用探究性“理字本”的策略有:以“汉字捉虫”的形式,梳理错别字;以“寻根溯源”的形式,追踪汉字来龙去脉;以“字说字话”的形式,悟得汉字之奥秘。  相似文献   

11.
<正>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关于识字教学教师应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提高识字效率,发展儿童的智力。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其中一点就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师识字教学时可以从汉字演化、字理辨析、实际应用等入手,把汉字具体形体的特征与字理相结合,使抽象文字变得生动起来,做到形义结合、趣理相通、认用并重,让学生轻轻松松享受识字的学习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  相似文献   

12.
识字教学既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学难点的所在。如何让学生神采飞扬地学习汉字,把识字当作乐趣,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给汉字赋予生命。让汉字活起来、动起来。 一、发挥想象,趣编故事  相似文献   

13.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的识字教学,尤其是农村识字教学大多数处于一种机械的教学状态,高耗低效,学生错别字多。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的语文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新课标的有关精神,切实搞好识字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和语文素养。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在阶段目标中还具体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  相似文献   

14.
识字教学引入汉字文化内容,不仅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识记文字的启迪,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在文化渗透中完成识字学习任务,这无疑是素质教育的最理想追求。教师应通过歌谣识字、音形识字、字谜识字、字理识字,巧妙接轨学生思维展开识字教学,让学生感受汉字演变历史,自然提升识字教学品质。  相似文献   

15.
识字是小学生学习的重点,让孩子们愉快而有趣地学习是每一个教师的共同心愿。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汉字是音形义结合的整体,在学会方法中得趣,在动手实践中激趣,在课外阅读中找趣,教学中抓住一个字"趣"去突破识字教学,课堂因此而精彩,学生因此而快乐。  相似文献   

16.
蔡敏 《考试周刊》2010,(7):69-69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而且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在识字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学过的词要能正确地读,懂得意思。”“在识字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学过的词要能正确地写,大部分会用。”由此可见.识字教学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同时,识字对儿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巾就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占小学阶段识字量的50%左右,要完成这样大的识字量,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抛开传统的单调枯燥的识字方法,大胆展开想象,努力挖掘生字中内含的“趣”,引导学生在“趣”中掌握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从而逐步学会独立识字。  相似文献   

17.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为识字教学带来了新理念、新方法。它明确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为有了这种喜欢和愿望,可以让学习汉字变得更轻松、更主动。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在识字教学中多年尝试着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增强识字过程的趣味性,以激活学生主动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情境激趣,轻松识字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讲述了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及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并从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识字教学的本身出发,重点阐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授之以渔,高效识字;联系生活,辨析识记;课外实践,提高识字量”四个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各种活泼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汉字,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使识字教学真正达到高效,富有生命力,真正还之于精彩。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识字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识字教学仍然遵循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大量、反复的读写,加深对汉字的记忆。这种做法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但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从心理上抵触学习汉字。在新时代的识字教学中,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保持学习汉字的新鲜感,不断探索和挖掘汉字的奥秘,提升学生识字能力,是目前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课题。以下,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就小学低段智趣化识字教学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正>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识字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那么,如何才能优化低年级识字教学,提高识字效果呢?我认为,应从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入手,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汉字本身的规律,引导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识字兴趣,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一、激趣要激发学生的汉字学习兴趣,就要让他们在轻松地氛围中识字。好奇心是儿童具有的天性,要让低年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