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王冬有 《成才之路》2013,(28):84-84
教材是教和学的依据,课本中的例题、习题是经过反复筛选精编而成的,看似寻常,实则内涵丰富,有不寻常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功能。教师要充分发挥课本例题、习题的作用,在教与学中创造性地加以发挥与延伸,如一题多解(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旧题新讲、小题大讲(深入挖掘、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用)等。这能有效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例题、习题的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要认真搞好课本例题、习题的剖析教学,对典型的例题、习题还要从多角度挖掘其典型的应有的教学价值.1.对解题方法进行深入挖掘和研究,做到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2.学以致用,挖掘例题、习题结论的利用价值.3.变换例题、习题的条件或结论,做一题多变,多题归一,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4.一题多问.挖掘例题、习题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5.认真挖掘教材中例题、习题中隐舍的德育素材.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重视习题的基础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挖掘习题的深化功能,探索从不同角度和方位去审视题目,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覆盖与交汇,追求一题多解,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养成,从而提升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4.
课本中的习题,内涵丰富;教学中若重视对课本习题的思考、研究,充分挖掘课本习题的潜能,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则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下面仅就人教版初中《几何》第三册 P_(117)B 组第2题予以说明.习题已知:如图1,  相似文献   

5.
一道题做完了,再想一想,有没有不同解法,即一题多解;能不能在题设条件下得出不同的结论,即一题多求.课本由于受《大纲》所限,习题的结论一般简单、直观.因此有很多习题结论可进一步挖掘,本文就举课本一题为例.  相似文献   

6.
中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主要通过解题教学这一手段。解题教学还可用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选编一些习题,教学中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总结解题经验,引导学生从“变换”的思想角度去联想、开拓、纵向挖掘、横向延伸。  相似文献   

7.
韩敬 《数学教学研究》2014,(1):33-35,51
课本中习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平常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习题潜在的结论和变式题,通过一题多变、一图多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来培养他们类比、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考题是习题教学的重要资源,利用高考题进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用的习题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考题是习题教学的重要资源,利用高考题进行一题多解和一题多用的习题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通过解题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目标.一题多解无疑是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路,培养思维品质和应变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一题多解,充分挖掘课本习题的思维训练功能,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以一道课本习题解法的挖掘为例,谈谈“一题多解”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立足中学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变式艺术,培养学生具有发散思维的能力,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题多问等方法以用最少时间、最少题量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2006年第6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刊载了四川张继海老师的“例谈数学习题讲评中的演变与反思”一文。读罢此文,受益匪浅。演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能力,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过,我们一线数学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习题讲评,往往总是就题论题、照本宣书,不能很好地挖掘题目所隐含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以及由问题进行演变、反思得到的变式练习。教学中,我们应该以该文为范例,切实有效地提高习题讲解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等的功能,精选各类例题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健.教师要精心设计“教练题组”,揉和知识、解题技巧和数学方法,并注意纵向挖掘,横向加强不同知识点的联系;题目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性、综合性、启发性、代表性与其型性,应尽可能精选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典型习题,应尽可能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目.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教学任务之一.从习题教学中探讨学生能力的培养途径是教师的研究课题.习题教学中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指出在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利用认知冲突策略能够提高习题教学效果,落实物理核心素养目标;举例说明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创设习题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在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自主建构,物理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6.
一道课本习题的多变与多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本着既培养学生能力,又减轻其负担的宗旨,深入挖掘教材,充分利用课本上典型的例题、习题,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下面以高中物理第二册(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第十四章练习八第(4)题为例谈谈作法。 题目让一价氢离子、一价氦离子,二价氦离子的混合物经过同一加速电场由静止开始加速,然后在同一偏转电场偏转,它们是否会分成三股?说明理由。  相似文献   

17.
物理习题专题化包括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其中一题多变尤为重要.一题多变就是对同一道题多次改变条件或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下面以电磁感应习题为例进行分析,请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中有不少习题都有一定的潜在"功能",发挥其潜在功能,引导学生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激发学生大胆发现和探索数学问题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发展学生智力。  相似文献   

19.
一题多解就是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思路、用不同方法给出同一道习题的解答。"一题多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激发学生去发现创造的欲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对数学方法和思想的运用,学会如何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不断提高解题能力。总之,"一题多解"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秦明俊 《辅导员》2009,(13):67-67
在一个主题情境的统领下,精心设计一些有坡度、有联系的题组练习,有利于扩展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突出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这类题组,应该注意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一题多思”的策略,发挥多种功能;应该以“变化”为主线,在“习题多解、题目变化、功能发挥”上下工夫;应该以“比较”为基点,加强对比分析,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