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学之初,我就发现小望同学有点特别:那双隐藏在近视镜片后的眼睛,总是闪过一抹狡黠。当我注意他时,他便低着头,悄悄地抬眼从镜片上方看我;当我不看他时,他便肆无忌惮地环顾四周,甚至高声喧哗;而当我忍无可忍批评他时,他便做个鬼脸,或者吐吐舌头,或者捂嘴偷笑。我想,这可是一个“问题人物”。  相似文献   

2.
接手这个班不久,我便注意到他了--小小的眼睛闪着警惕的光,看人时喜欢用眼角偷偷地看,自我介绍时憋了半天还说不出一句话,只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便“呼啦“一下跑回座位,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什么     
黄建新 《今日教育》2007,(12S):37-37
开学之初,我一走进教室就发现张望同学有点特别:那双隐藏在近视镜片后的眼睛,总是闪过一抹狡黠。当我注意他时,他便低着头,悄悄地抬眼从镜片上方看我:当我不看他时,他便肆无忌惮地环顾四周,甚至高声喧哗;当我忍无可忍批评他时,他便做个鬼脸,或吐吐舌头,或捂嘴偷笑。我想,这可是个“问题人物”。  相似文献   

4.
开学不久,我便注意到了他:个子不高,皮肤黝黑,小小的眼睛闪着警惕的光,看人时喜欢用眼角“偷偷”地看,自我介绍时憋了半天还说不出一句话,只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便“呼啦”一下跑回座位,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一看到老师便躲开,从不与同学一起活动,到老师办公室交作业似乎是他最痛苦的事,要在门外“挣扎”良久才进来。我想:这是怎样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呀!通过电话,我与他的母亲取得了联系,也了解了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男孩上初中时十分贪玩,成绩自然惨不忍睹。老师开始还对他心怀希望,后来便死了心,但为了照顾他的自尊心,以免一二十分的成绩让他面子扫地,于是判他的试卷时便尽量放松尺度,有时甚至根本不看,匆匆批上个60分就完了  相似文献   

6.
人鼠大战     
一天晚上,我去了邻居庞永辉家.他正在看电视,我便跟着一起看.看得津津有味时,我不经意地望了一下门口,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啊,老鼠!"……  相似文献   

7.
人鼠大战     
一天晚上,我去了邻居庞永辉家.他正在看电视,我便跟着一起看.看得津津有味时,我不经意地望了一下门口,情不自禁地叫起来:"啊,老鼠!"……  相似文献   

8.
接手这个班不久,我便注意到他了——小小的眼睛闪着警惕的光,看人时喜欢用眼角偷偷地看,自我介绍时憋了半天还说不出一句话,只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便“呼啦”一下跑回座位,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一看到老师便躲开,从不与同学一起活动,到老师办公室交作业似乎是他最痛苦的事,要在门外“挣扎”良久才进来。这是怎样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呀!我打电话给他母亲,了解到他自小便性格孤僻,不善言辞,一天顶多三句话,都是简短的“哦”“是”“不”等单音节词。  相似文献   

9.
徐光梅 《科学启蒙》2008,(Z3):73-76
猴警官走出警察局时,已是星斗满天。他忽然想起太太此时正在听音乐会,便直接驾车去了影院。他看了看表,才八点半,离音乐会结束还有半个小时,便下车点燃一支烟吸了起来。在路灯的映照下,影院墙壁上巨大的宣传海报泛着光。  相似文献   

10.
一天,猪宝宝去井边喝水。当他向井里看时,看到一只猪宝宝在水里。他便大声喊:“救命啊!救命啊!一只猪宝宝掉进井里了!”  相似文献   

11.
作家的父亲     
作家的父亲不识字,他是一位老实厚道的农民。但是他的儿子不但识字,而且还能"码字",他能写小说,也能写散文、诗歌。作家从中学时代就开始发表作品了。当作家第一次把那叫作"文章"的东西拿给父亲看时,父亲不由得张大了嘴巴。他瞪大了一双牛眼,把儿子从头到脚看了一遍,再从脚到头看了一遍,从此便对儿子  相似文献   

12.
讨吉利     
大年三十,兰兰的爸爸挂年画。他挂好第一张后,便叫兰兰从后面看第二张是否与第张平齐。为讨吉利,他叮嘱兰兰说:"我要是挂高了,你就说发财;我要是挂低了,你就说健康。"当他把画挂好时,兰兰左看右看都一样齐,于是报告说:"爸,不发财,也不健康。"  相似文献   

13.
接手这个班不久,我便注意到他了——小小的眼睛闪着警惕的光,看人时喜欢用眼角偷偷地看,自我介绍时憋了半天还说不出一句话,只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便“呼啦”一下跑回座位,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一看到老师便躲开,从不与同学一起活动,到老师办公室交作业似乎是他最痛苦的事,要在门外“挣扎”良久才进来。这是怎样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呀.我打电话给他母亲,了解到他自小便性格孤僻,不善言辞,一天顶多三句话,都是简短的“哦”“是”“不”等单音节词。他的反应不够灵敏,功课也学得不好,常常不及格,父母担心得不得了。但他很爱唱潮剧,…  相似文献   

14.
刚接班,我便注意到了他——小健同学,与年龄不相称的老成,看人时恐惧的眼神,独来独往的个性,沉默无语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句谚语 :“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 ,指的是对于一个人来讲 ,看他三岁时的品德 ,便知他长大后的为人 ,了解他七岁时的言行 ,便可知晓他到老的作为 ,此话虽有偏颇 ,但从另一方面却喻示了幼儿期养成良好习惯可以影响人一生的道理。不少教育家和名人都曾强调自幼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 :“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 ,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 ,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 ,有好有坏 ,习惯养得好 ,终身受其益 ;习惯养不好 ,则终身受其果。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  相似文献   

16.
忏悔的作文     
这天下午,五中高一(2)班的顾军写完作文,走下座位时发现过道上有一张10元钱的钞票。同学们都放学走了,他捡起来看了看讲台左侧锁着的失物箱,便塞进裤兜,想明天交给掌管钥匙的班  相似文献   

17.
闫学 《教师》2010,(28):1-1
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讲过一个禅宗里的故事:有一位禅师,每当被问及佛教的“道”如何解释时,他便竖起大拇指,一句话不说,只让人看他的大拇指。服侍他的小和尚也学会了这样做。  相似文献   

18.
多看一眼     
曾经读过美国马里杰·斯比勒·尼格的一篇《多看了一眼》的文章,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一件发人深思的事。作者说他看见一位坐在矮凳上拔草的男人,便以为那该是最懒散的典型了。临离开时,又看了他一眼,才发现那男人原来只有一条腿。就这样,只多看一眼,原先认定是好吃懒做混日  相似文献   

19.
师爱似阳光     
小雨是小班的一个小男孩,性格也有些腼腆内向,不喜欢和小伙伴、老师进行交流.一天午睡时,我发现小雨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我摸摸他的头,轻声问他:“身体不舒服吗?”他看了看我,一句话也不说.我帮他盖好被子,又问他:“想去尿尿吗?”他还是不回答我.小雨的默不作声让我不知所措,于是便离开了.可起床时,小雨尿湿了裤子和褥子.我赶忙帮他换上干净的裤子,还帮他晾干了被褥.  相似文献   

20.
儿子小的时候,我因为工作忙,没时间顾及他。一天,儿子告诉我,他的裤子刮了一个小洞,让我给缝上。我当时正忙着,没给他缝,过后我便忘了。没过几天,我给儿子洗裤子时,忽然想起他让我缝的洞,我便拿出针线,一看洞不知何时已被儿子缝上了。虽缝得歪歪扭扭,可我还是惊喜不已,因为当时他还只有5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