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建构新型的和谐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师生关系的历史回顾由于我国教育脱胎于漫长的封建教育,师道尊严思想源远流长。古代教师的社会地位至高至尊,在人伦关系上将师与亲并列尊为“五伦”,即天地君亲师,从而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师道尊严、事师如父的父子型传统师生关系。这一关系和理念滥觞于先秦儒道等各派思想家的论述,后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教育家以道德说教的形式加以确认,成为师生关系的普遍行为准则。20世纪初赫尔巴特的“三中心”在我国教育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再加上我国建国后一直学习苏联教育模式,而苏联奉行的是高度的中央集权。所以我国教育不可避免地带…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师道尊严”作为封建专制师生关系的典型特征,“文革”中还对它大批特批,以致于其消极影响深延至今。一谈到建立现代学校的师生关系,必要触及“师道尊严”这一“祸根”。那么,“师道尊严”是否是封建的师生关系的特征呢?回答应当是否定的,而且还应把它作为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师道尊严”语出《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由此可以看出,“师道尊严”实则是“师严道尊”或“尊严师道”,从根本上是讲“师”与“道”,即教师与文化的关系,再以此推衍到教师与…  相似文献   

3.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课题研究的客观背景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在"应试教育"潮流的冲击下,教育早已失去原本的从容和宽容。今天传统师生关系已被过分的异化,在师道尊严被质疑的情况下,师生关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不安。学生杀师、校长向学生下跪等现象就出现在今天的校园。  相似文献   

4.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教育传统,形成了“师道尊严”的教师地位和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这种观念下,教育方式是强制式、权威式、惩罚式的,老师的尊严不容侵犯,而学生的尊严常常被人忽视,甚至受到侵犯,老师和学生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沟壑。在现代社会里,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尊重、关爱、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只有建立了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达到真诚的心灵沟通,架起师生友谊的桥梁。那么,如何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作为班主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本着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原则去关注每一个人,优化教育环境,加快培养学生成人成才。1.更新观念,建立平等和睦的师生关系关于师生关系,孔子最早提出“当仁不让于师”。但真正支配中国师生关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即在教育和教学中无原则地服从教师权威,在教学中强调教师教的过程和作用;在思想教育上,教育习惯于教导而不习惯于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在班级管理上,习…  相似文献   

6.
教育工作的本质是培育人才,育人是学校各项任务的核心,也是教师最重要的职责。在我国,由于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漫长,传统化中“师道尊严”观念深入人心,民主意识淡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待学生,习惯于高高在上,许多清规戒律将学生管得死死的;极少数班主任还“威风八面”,只要他的面孔一出现,学生即刻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其结果往往是使得教育在许多方面成为一种压抑人的全面发展和创造精神的活动。因此,民主、平等和人道的师生关系实质上可以看作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民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它将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塑造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7.
杨海霞 《现代语文》2006,(11):115-115
一、我国目前的师生关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师生关系已从陈旧的“师道尊严”的堡垒中解放出来,正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造就人。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但我国目前的师生关系仍然是应试教育背景下的主从型师生关系,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学生成长和教育质量。我国传统师生关系重视师道尊严,忽视学生的尊严与权利,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今天的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如何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目前我们急需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中 ,新的教育理念正冲击着传统的教育观 ,在这一时代的大裂变过程中 ,充当着重要教育角色的中学班主任在教学和管理中往往受传统文化影响更深 ,不能很快摆脱师生关系中旧观念的束缚。在工作中 ,往往比其他任课老师更难冲破师道尊严神圣不可侵犯这一旧意识。学生的人格更多地成为了师道尊严的反衬 ,受到严重的忽视。这样的师生关系怎能适应时代素质教育的需要?怎能培养具有独立人格和创新意识的人才?以人为本。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中学班主任工作必须构筑新型的师生关系 ,革旧鼎新。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对旧式师…  相似文献   

10.
“为人师表”这一古训因其丰富的内涵和积极的意义而历来被人们推崇,已成为师者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但由于这一古训对为师者有较高的要求,在悠久的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无形地确立了教师在学生中的绝对权威,并逐步掺杂了一些“师道尊严”的封建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早已取代了“师道尊严”这一封建道德观念,但其根深蒂固的影响难免会在我们部分为师者身上有所表现。比如有时我们在教育学生时,总以自己一惯正确的面目出现,和学生缺乏平等的交流。要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学校里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离不开师生参与的,离开师生的任何一方都是不能成立的。现代教学论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师生双方在知、情、意、行等方面是交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两个要素,因此师生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下,我国中小学校里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大都是停滞在“授—受”关系上,师生间往往缺乏双向的情感交流和平等的合作沟通。这种师…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2007,(7):39-41
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非常重视教师威信,强调“师道尊严”的国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师生关系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构建民主、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今天,我们该怎么看教师威信和“师道尊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陈淑英 《广西教育》2008,(29):29-29
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传统教育中,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教师放不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不敢与教师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师生关系也应变得和谐融洽、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亦师亦友。  相似文献   

14.
咸丰三年,李鸿章的父亲给曾国藩写了封介绍信,让小李投奔曾氏,并拜其为师,这便是曾李二人30年师生关系的缘起。一旦形成师生关系,师道尊严这四个字便开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重新阐释了"师道尊严"的含义,即将中心由"师尊"转移到"道尊"上;从平等原则、自主原则、参与原则、宽容原则等四个角度出发论述"师道尊严"下的师生关系,提出"师道尊严"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健康成长和个性化发展、对重塑教师尊严和知识尊严、对我国教育民主化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在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了师道尊严、教学相长、相互为师、尊师爱生的传统师生关系。只有准确把握师生关系发展的来龙去脉,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计敏 《教育现代化》2005,(3):115-115
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新课程要突破的重要课题。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对我国几千年来传统的“师道尊严”式师生关系的根本变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笔者以为.我国目前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是统一教育思想.明确平等师生关系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刻理解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现实意义.旗帜鲜明地要求确立平等师生关系的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师生关系是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即由“师道尊严”的关系转化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我在班土任工作中努力探究新型的师生关系,以便更好地管理、教育学生。  相似文献   

19.
王成凤 《考试周刊》2012,(27):179-180
时下,师生关系已经变成了一种较为模糊的关系。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教师由"育人者"转变为知识型服务者。师生关系已经不是以前那种"天地亲君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关系,但也不能全盘西化为自由平等的关系。随着近几年的"国学热",人们开始重温经典,反思师生关系。我们应该重视师道尊严,重建师道尊严。  相似文献   

20.
庞芳 《成才之路》2009,(26):12-13
从古至今,师生关系是教育永远的话题。古代重视师生关系,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天地君亲师”,学生永远处于卑者,要把老师当做自己的父亲一样去尊敬,师为生纲,师道尊严不能触犯,老师的话自然不能违逆,否则就是大逆不道。而现代教育的发展则重视师生平等关系的建立,学生不再附属于教师,他们和教师一样,是拥有独立人格和平等地位的社会人,教师同样要为师生关系的建设作出努力。我认为,在师生关系的建设中,教师要有“四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